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纵览》2001,(4):15
胡耀邦4个子女有3个姓,除分别随父母姓胡、李之外,还有一个姓刘的,这便是胡耀邦的次子、现任国家经贸部副司长的刘湖.次子为何姓刘呢?说来话长.  相似文献   

2.
为消除小说《沙家浜》对“郭建光”、“阿庆嫂”的诋毁,《刘飞将军与<沙家浜>》揭开了鲜为人知的历史面纱。  相似文献   

3.
田宝君 《党史纵横》2004,(11):30-31
随着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广为流传,"阿庆嫂"的名字家喻户晓,尤其是<智斗>这一经典唱段中,"阿庆嫂"沉着机智有胆量","舍己救人不慌张"的艺术形象,成为人们心目中巾帼英雄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我的两位叔叔一位姓谷,一位姓刘。谷叔叔名叫谷枢记,祖籍原察哈尔省尚义县。1941年5月8日前,他是一个武装汉奸。8日深夜,他和其把兄弟(日伪军)十余人扛着一挺机关枪、  相似文献   

5.
一碟辣椒油     
洛英 《党课》2006,(3):88-88
去年冬天,我们工厂大门口的东西两侧有两家烩面馆同时开张。东边烩面馆的老板姓刘,西边烩面馆的老板姓王。大冬天里一开张,这两家烩面馆便食客盈门,好不热闹。然而没多久,王老板的烩面馆里总是会排起长队,前一拨儿还没走净,后一拨儿就跟上了;而刘老板的烩面馆呢,却渐渐有了些清冷。  相似文献   

6.
1938年7月28日娄底老街上一户姓姜的家人正在为姜母刘太夫人做七十诞辰寿庆。厅堂正中两幅红色彩绸寿幛,吸引了几乎所有的来客。两幅寿幛提首均为“姜母刘太夫人七旬寿诞志庆”。  相似文献   

7.
董柏生  赵国堂 《党建》2011,(2):30+41-30,41
谢延信本姓刘,小名"亮",是河南煤化集团焦煤鑫珠春工业公司的退休工人。  相似文献   

8.
赵毅敏这个名字,现在并不为大多数老百姓所熟悉;但是,在延安时期,由于他的资深经历和同毛泽东的亲密关系,许多革命青年都熟知他、敬重他,尊称他为“赵大爷”。其实,“赵大爷”原本不姓赵,他姓刘,叫刘,河南省滑县牛市屯人。1904年1月5日出生,1922年由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考入河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4,(9)
谭震林说:她是真正的阿庆嫂像另外7部样板戏一样,全国人民已绝少有不知道《沙家浜》的,阿庆嫂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但是,阿庆嫂的原型──陈二妹却不被人所知。江苏常熟董浜镇政府办公室韦毓华主任向记者介绍说:那是著名作家汪曾棋根据评弹《江南红》的一个片断改编...  相似文献   

10.
水中之谜     
走马街有两家烤鸡店,一家的老板姓朱,另一家的老板姓刘。朱老板的烤鸡店取名“朱烤鸡”,刘老板的烤鸡店取名“刘烤鸡”。两家烤鸡店隔街相望,却像隔着一条江,两家老板从不往来。这也难怪,生意场犹如战场,他们是竞争对手,彼此对着干,都想自家店的生意好过对方。  相似文献   

11.
拍案惊奇     
老师为“礼貌”收学生红包今年元旦前后,福建省永泰县某小学六年级的老师收取了该班学生的“感恩红包”,钱数为10元到150元不等。对此,一名姓刘的老师说,教书  相似文献   

12.
大凡经历过“文革”的人,都对“革命样板戏”《沙宾浜》的剧情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这一剧目是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却未必人人皆知。在历史上,阿庆嫂、郭建光、胡传魁、刁得一都确有生活原型。“阿庆嫂”不仅掩护过以“郭建光”为首的新四军伤病员,而且还搭救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沙家浜》中的“沙家洪”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常熟市董洪镇。当年,这里远离县城,地处水网地带,土豪劣绅势力薄弱,群众基础较好,被新四军开辟为抗日根据地。“阿庆嫂”的原型名叫陈二妹。受党组织的委派,她与丈夫陈关林(后壮烈牺牲)在董浜镇…  相似文献   

13.
有个小伙子姓刘,最近刚从基层调到关办公室做秘书,许多人见了都挺羡慕的刘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干啥都是勤勤恳恳的吗?你尽管放心去开会,保证误不了事!”小刘校对得很认真,只要发现和原稿不一致的地方,哪怕是一个标点,也马上改正过来。  相似文献   

14.
鄂闻 《党建文汇》2001,(4):23-23
走进郑州市经七路上新开张的阿庆嫂饭店,眼前所见令人目瞪口呆:除了有满屋子身穿蓝花小袄的“阿庆嫂”忙前跑后,在这里跑堂的竟然还有一群“新四军”战士。原来,这是饭店招徕顾客的手段,让服务生穿上新四军军装,饭店称之为企业文化,然而食客们对此却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5.
正老牛不姓牛,姓刘,叫刘华仁,是一位典型的军垦第二代,50多岁的他,被同事们称做"老刘",老刘平日里少言寡语,吃苦耐劳,工作勤恳踏实,性情质朴敦厚,在兵团农资公司阿勒泰配销中心一干就是10年,同事们更愿意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牛"。忠于职守攻战"细、小、苦、碎"刘华仁担任的库管员工作可以用"细、"小、苦、碎"四个字来概括。  相似文献   

16.
《助字辨略》的释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字辨略》系清代刘淇所著,是一部专门研究古籍虚词的著作,成书于康熙五十年(1711)。此书在中国语法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即如杨树达先生所说:“文法之学,筚路蓝缕于刘淇,王氏继之,大备于丹徒马氏。[”1](P5)本文拟就此书在释词方法上的特点加以探讨。一关于释词方式,刘  相似文献   

17.
1944年初,我在敌区北平一个伪建设工程施工所,临时做点儿事:帮会计扒拉珠算理账,日薪3.3元,按当时飞涨的物价,吃窝头将能填饱我一个人的肚子.这是我哥朋友之朋友帮忙给找的暂时安身之处,也是我的人生十字路口.此时,同事中有个雇员姓刘,中国大学毕业生,人很好,我俩交了朋友,常一起谈心.一天,他带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元旦前后,福建省永泰县某小学六年级的老师收取了该班学生的“感恩红包”,钱数为10元到150元不等。对此,一名姓刘的老师说,教书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家长这么客气,是想表达感谢之情,我们不接受红包显得不礼貌。  相似文献   

19.
窗口见闻     
魏兰 《当代贵州》2008,(23):22-22
2008年11月18日,贵阳气温骤降。然而,贵州省公安厅制证中心服务大厅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接待窗口一阵急切的话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只见一位中年汉子正向工作人员焦急地诉说着什么。原来,这位姓刘的男子是铜仁地区松桃县人,常年在贵阳做生意。  相似文献   

20.
正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变"脏乱差"为"洁美富",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新农村画卷。在他的字典里,"百姓"永远是他最关注的字眼。在美丽的沈阳市康平县郝官屯镇刘屯村,只要提起他的名字,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说他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贴心为民的"实干家"、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董俊,一心所想的是——走进康平县郝官屯镇刘屯村,一派喜人的景象映入眼帘: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的门前,村道两侧树荫下、文化广场上、农家书屋里,到处洋溢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