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与编者     
《国际展望》2007,569(15)
言论中国应成为世界主导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值得中国与世界为之自豪。这是一个饱经屈辱而历史漫长的国家重新屹立于世界的大事,值得全世界为之赞叹。对于中国的未来,是满足于成为一个区域强国还是成为主导世界发展的世界大国,许多学者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向世界雄辩表明:中国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又是中国面向世界的新起点。面向世界的新起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高度依赖期。近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和平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内在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是透析世界发展历史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作出的明智选择。中国和平发展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奥运遗产与中国人的国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静 《当代世界》2009,(2):45-47
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0年,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才能谋取发展。30年的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国以更加自信与负责任的心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并向世界郑重承诺要在世界事务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相似文献   

5.
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国的事情、中国的发展和安全离不开世界发展变化的大环境。结合最近国内外的事态发展,从较大的视野来看世界的发展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以下的变化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根本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国际展望》2007,569(15)
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阶段,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中国的利益不断得到拓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更需要坚持改革开放决不动摇。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经济崛起与世界经济的内在关系。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依靠自身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创造和分享全球化红利,由此实现了经济崛起。在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开始在更深、更高层次上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崛起和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中国将会在新一轮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新规则建构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在未来30年中呈现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一体化互动发展,既要求中国自身进一步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也要求国际社会与中国共同形成有效的平衡机制和修复机制,不断平衡与及时修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从而维护好、建设好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一体化互动发展新格局,争取更多的双赢和多赢。  相似文献   

8.
从"和平外交"到"和谐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以来,"和谐"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高层的外交活动中,它已成了反映中国外交新内涵和新特点的一个响亮的关键词.这说明,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并希望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繁荣、和谐世界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王帆 《当代世界》2009,(9):13-16
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外交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也面临不断袭来的问题。只有求变求新才能摆脱困境,取得更大突破。中国外交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的发展水平和实力与中国试图推进的和谐世界目标之间仍有巨大的差距。中国外交有一个宏大的目标,但力不能及,中国希望和谐世界的实现,但前路漫漫。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显著发展是近年来世界事务中最重要但却最不受重视的事态发展之一。不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分别加强了与中国的关系,而且欧盟本身也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交往。欧盟率先制订并实施了一套有着广泛理论基础的战略,以加强它和中国在一系列领域里的关系与合作。欧洲与中国关系的广度和深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关系对于全球的重要意义使它成为世界事务中一个正在出现的轴心。虽然这一点在亚洲和欧洲广受重视,但美国却迟迟未能认识到欧盟与中国的关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及其在日趋形成的全球新秩序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王帆 《当代世界》2008,(5):33-35
从毒饺子事件到巴黎名店对中国顾客的无礼与违法,再到西藏事件西方媒体整体的迷失。都令中国感觉到一种深深地被误解、被诬蔑与被刺伤的痛楚。当北京正怀着美好的期待准备与世界共享一个盛大体育节日的时候,中国一时问竞被流言与诽谤所包围。为什么中国倡导和谐却传来如此不和谐的声音,为什么中国不断向世界释放友好的讯息却总是遭到冷遇,为什么中国渴望与世界共享发展的时候却总是遭到怀疑?  相似文献   

13.
虽然中国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稀缺的资源去与西方军事强国进行军备竞赛,中国适度发展军事力量,既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世界军事实力的基本格局,更不会对其它国家构成威胁。但遗憾的是,总有人视而不见,他们一会儿拿中国的军费说事,一会儿又对中国的军事发展说三道四,甚至还无中生有地炮制“中国威胁论”。事实上,中国的军事透明度正在逐年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潮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等新的战略思想和决策。进入新世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世界的战略决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幸福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望30余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历程,最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环节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最璀璨的光环就是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时代语境相结合,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仅让中国找到了一条独特而正确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更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回答了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和当今世界将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措施,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实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展与世界不同国家的伙伴关系,谋求各国的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世界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达到一个新高度。但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看,世界多种不同声音同时出现,再次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推到前台。"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选择。以"软实力"为和谐世界理念的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世界最根本、最直接的动力;"和合意识"是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基础及理论资源;"和谐共处"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本质,建设和平、和睦、和谐的政治秩序范式是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制度的多元化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系统的支配因素,中国对外战略逐步实现了从"三个世界"到"一个世界"、从"敌友外交"到"伙伴外交"、从"意识形态外交"到"经济外交"、从"低层次对外开放"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处"的适应性转变。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是中国与世界在三十年互动中完成的,是世界系统的支配因素作用与中国自觉选择的结果,它体现了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实现了中国国家利益、国家发展目标和国际行为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者间的协同,推动着中国和世界沿着繁荣稳定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范东君 《当代世界》2010,(11):63-65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农户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收入不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日本资源禀赋、文化背景与中国极其相似,因此认真总结日本农业发展相关经验对于转变中国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4):2-2
今日的世界处于一个最不确定的年代,始自2008年的危机仍在以各种方式向全球的不同地域、不同领域蔓延、深化,世界面临的选择是:现行的脱胎于冷战终结的世界体系最终得以修复和维系,还是一个新的世界体系破茧而出。在这个历史性选择的关口,中国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在当下,全世界都指望着中国的发展带动复苏,中国也扮演着既有国际体系的最坚定维护者的角色。中国思想界极度缺乏对危机的根源和我们过去与未来道路的反思,而且认识上的安于现状成了一种坚硬的默契,以至于任何批判性的反思都会招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