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男女两性的平等发展对于社会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着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为了促进社会性别平等,需要以政府为主体,引导社会性别意识的转变,同时在法律制度上进行细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一些女性题材以及非传统的女性形象频频出现于国产连续剧当中。这是传媒谋划对女性刻板印象的一种颠覆!本文以大热季播剧《丑女无敌》为例,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发现这只是传媒以另一种形式在对女性刻板印象进行固化,颠覆的表象只是吸引女性的手段。男权社会下要改变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必然要靠社会的进步,但也需要传媒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3.
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塑造廉洁、高效、责任、服务型的政府,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焦点与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在以家庭美德为基础的传统社会道德体系逐渐解体的背景下,需要构建现代社会道德体系,需要顺应中国社会的转型推动道德转型。相较于传统社会道德体系以家庭美德为基础而言,现代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则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提升全民道德水平的支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及公职人员应从态度、行动和形象上转变角色,积极构建现代社会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杂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业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大众传媒的繁盛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大众与传媒联袂狂欢中,女性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女性的性别意识、文化观念、话语权、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角色在何种程度上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大众文化所传播的性别文化观念又怎样对受众产生影响?本文拟从当代杂志这种主要的大众传媒入手,揭示潜藏于其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并就相关社会效应以及女性形象的重塑展开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王梦怡 《法制与社会》2011,(23):202-202
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速发展,"剩女"这一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剩女"作为现代中国社会新现象的代表之一,也引起多方的思考。研究"剩女"这一群体的社会心理,对于减少"剩女"数量,解决社会婚姻、家庭、性别问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也应该对此现象的出现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政治现象,平等的政治价值就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了实现男女平等,赋予女性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为女性参政给予了法律保障。女性参政权利的实现,在女性自身争取的同时,还需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女性参政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付晓梅 《法制与社会》2012,(22):245-24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她们仍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尽管国际上以及我国国内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诸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儿童保护法》等,但时至今日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尤以婚姻家庭领域十分突出.本文以此为研究视角,对女性在婚姻家庭领域的权益保护进行法律思考,使女性得到更多的保护,让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9.
《中国律师》2002,(12):85-85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律师执业模式正在发生质的转变,律师执业的基点从职业谋生发展到职业谋生与社会效果兼顾,从关注个案的公平转变到关注社会变革和推动社会进步。律师作为社会精英群体,其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正在悄然发生历史性的转变。近期在北京启动的“919阳光行动”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0.
柔美、温婉是我们对女性形象的第一定位,但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因各种原因而诱发的女性犯罪呈明显上升态势,女性作为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女性犯罪率的不断提高不仅不利于家庭的稳定,更有悖于和谐社会的理念。分析现状、找出原因,进而对症下药的提出对策对于抑制甚至降低女性犯罪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阳  杨述兴 《法制与社会》2012,(11):284-287
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独身女性.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独身女性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生育观念已不能适应新型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育权的基础已经由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发生转变.新的生育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再加上社会的开放,域外文化因素的渗入,许多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笔“三高”女性摒弃婚姻而选择独身,并且作为一个社会人她们一样有做母亲的心理需求和价值体现.独身女性是否有生育权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争论,本文主要探讨了独身女性的界定、独身女性生育权的含义及其内涵、独身女性生育权的性质、独身女性生育权实现的可能性、独身女性生育负外部性处理.  相似文献   

12.
吕倩  穆洁 《法制与社会》2011,(21):202-204
在当前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媒体对于女明星嫁入豪门这一现象的大肆报道中,隐含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其本质就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贬低了女性的社会价值,不利于两性的平等和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娱乐圈的一些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缺乏。本文从女明星嫁入豪门这一现象入手,揭示背后隐含的性别刻板印象,并探讨了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天花板现象“与女性领导胜任力的保障、培育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云 《行政与法》2007,(10):72-74
女性参与和组织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是妇女参与的最高形式,在当今世界被视为提高妇女地位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但是,我国女性在职务晋升中还存在着只能担任低层职务,或者做到一定职位后便再难晋升的"玻璃天花板"现象。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的表现、形成根源,并提出了通过提高女性领导胜任力克服"玻璃天花板"现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成功地塑造了海斯特——一个性格坚强,敢于独抗逆境,热烈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她坚强、勇敢、勤劳、善良,并具有崇高的自我献身精神,正是这些使她有勇气与宗教社会对抗,捍卫自己的爱情。《红字》揭示了清教社会的严酷,女性生存的艰辛;揭示了清教意识的强大和女性地位的卑微。海斯特的形象具有女性的温柔顺从等特征,同时也有男性坚定勇敢、主动积极的性格特点。本文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视角探讨了她的坚强个性、独立自我的精神,赞美了她的母性和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涌现中许多致力于改变女性受压迫现象的学派-自由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这四个学派的共同之处在于承认受压迫且重视这一现象,都在追问女性受压迫问题是如何产生以及怎样才能消除女性受压迫现象,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学派相较其它几种学派起步较晚,大约是在70年代,建立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也吸取激进女权主义和自由女权主义理论的精华,其理论更完善,更科学。本文就是立于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角度和立场来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受压迫的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犯罪现象的重要部分,而且也已经成为犯罪的一种独立的类型。剖析女性犯罪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缓和女性犯罪的增长趋势。本文主要从大量的案件透出的女性犯罪特征和女性犯罪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原因入手,挖掘女性犯罪趋势增长的潜在危害性,并根据此来制定相应的打击、预防和控制的方法,以便更好的达到减少和逐渐消灭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政府形象这一名词虽是近几年才被在行政管理中提出,但却是一个自有政府以来就始终存在的客观现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旧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形象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形象的内涵也相应发生变化,重塑政府形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女性网站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很有必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全新的思考,以引导女性网站更进一步适应女性的发展需求,塑造女性的独立、自信形象,促进女性网站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馥毅 《法制与社会》2014,(32):256-257
女性职务犯罪已经成为危害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负面现象,对于女性职务犯罪我们应该认识到其相对于男性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同时也应该从其本质出发分析出原因,例如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社会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最后从制度管理教育方面共同来解决女性职务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现有的大量数据表明,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现状严峻,其特点主要有:犯罪主体出现低龄化倾向、犯罪类型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从性质上看,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化方向发展;从犯罪手段上看,智能化犯罪增加;从组织形式上看,团伙犯罪现象严重、女性犯罪增加。本文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将其消灭在犯罪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