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对村官的政策满意度影响其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与绩效。目前南阳市大学生村官整体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满意度整体不高,尤其对身份角色、政策落实、前途出路满意度偏低,不同性别、学历、生源地的大学生村官对政策满意度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提高其对村官政策满意度,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论坛》2013,(11):I0014-I0014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服务新途径,通过四项创新举措,用好用活大学生村官,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开创大学生村官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培养和造就党政后备人才,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如何实现和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预期目标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目前,学界主要围绕大学生“村官”计划总体分析、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与基层组织建设、大学生“村官”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与历史上的知青运动的对比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本刊记者肖华良、周红一和金世杰等通讯员采写的长篇通讯《一位大学生“村官”的别样人生》在今年第四期刊登后,在读者中引起好评。4月16日,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专门编发了一期《大学生“村官”的好典型》的新闻阅评。阅评员认为,这篇典型人物通讯具有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职业发展是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核心,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在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此,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人才应明确思想教育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先导;岗位匹配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础;能力本位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核心;跟踪反馈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关键。按照这一思路,真正培养出农村所需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正月初八,新年上班的第二天。我们便驱车来到黄冈市英山县百丈河村。记得去年8月,在全省新任大学生村官培训会上。高金磊给1000多名新村官讲心得体会,朴实铿锵的言语让我顿时对这个义黑又瘦、看上去有点土气而且比实际年龄沧桑许多的大学生村官心生敬意。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后继管理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只有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培训保障机制及有序流动机制,构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大学生“村官”计划健康有序开展,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发展过程中,其选用机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社会适应。笔者选取了福建省2008年的部分大学生村官为访谈对象,揭示了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庄任职,对于年轻一代大学生的锻炼培养以及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总体看这项工作的实际效果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培养、使用、考核等环节存在缺陷与不足。促进这一新生事物健康发展,一要完善选聘机制,让大学生村官既下得去更“待得住”;二要建立健全培养机制,切实让大学生村官“用得上”;三要建立健全使用机制,切实让大学生村官“有所为”;四要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我叫汪志林,黄冈蕲春县人,武汉科技大学2008届毕业生,是2012届的大学生村官,目前还在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大学生村官管理初见成效,但管理中仍然面临着主体内在动力不足、大学生村官履职能力不足、期满出路不畅等困境。为此,要在管理体制机制上探索创新,着力激发主体动力、提升客体能力、激发客体活力、优化管理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机制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机制缺陷日益凸显,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培养选任、帮扶教导、社会保障、监督考核奖惩等五个方面的机制,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体系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现乡土化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障碍。可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待遇、扶持创业、实施“大学生回乡计划”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阃的积累发展过程。200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广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我们称这些学生为大学生村官。从《村委会组织法》角度审视大学生村官,会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以及与省委选调的关系等等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沈浩曾对身边的大学生“村官”说过。“融人农民中,又要跳出农民的思维,起到引领的作用”。他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很有启示。我当大学生“村官”的体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扮靓文明和谐新家园,需要一心为民、任劳任怨的干部,需要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的干部,更需要开拓创新的带头人,需要头脑活、观念新、眼界宽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6.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广大基层农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推广.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不清、工作能力不高,农村的不良环境制约着大学生村官的进步成长,乡镇截留借调大学生村官现象突出,大学生村官长期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大学生村官定期选聘制度,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现实工作预览,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组织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营造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到民族地区农村任职,有效地推进了民族地区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受制于各种制约因素,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研究总结,探索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由于大学生村官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融入农村社会难、身份地位合法性受质疑、遭遇"无事可做"的尴尬、面临未来发展困惑等问题。因此,政府要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招录选拔制度、大学生村官法律制度、大学生村官工作管理考核制度和大学生村官保障制度,以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大学生村官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通过对河北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现状的调查走访,发现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也有大学生村官本身的因素。笔者认为,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应大力宣传党的村官政策;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拔制度;建立全方位的考核监控及评价、培训体系;落实现有村官待遇,健全保障机制,多渠道拓展村官未来出路,保障大学生村官计划健康发展,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下,各地大学生村官计划取得不错的成绩,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大学生村官身份模糊、工作难以开展、自身难以适应、工资待遇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国家政策,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应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和措施,构建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