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喧嚣多日的云南"躲猫猫"事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介入,近日有了新说法:云南晋宁县看守所存在"牢头狱霸",李荞明确系被以游戏为名殴打致死。晋宁县公安局及其看守所相关负责人以及当班民警分别受到撤职、记过等处理。  相似文献   

2.
《法制与经济》2008,(15):64-64
7月25日报道,中国7月24日晚些时候公布了对公民上访事件进行处理的新规定。新规定说,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引发信访突出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官员将被记大过、降职或撤职。  相似文献   

3.
解读一:公务员挪用公款赌博给予撤职或开除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参与赌博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公务员在工作时间赌博的,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屡教不改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公务员为赌博活动  相似文献   

4.
监察顾问     
编辑同志:《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已从1993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条例规定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6种。而《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中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8种。请问:现在应执行6种处分,还是执行8种处分?广西蓝炳全蓝炳全同志: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新法与旧法不一致的地方,应以新法为准。因此,现在应执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如给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处分,应限于给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这6种…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中国官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多 名中高级官员因不同的责任事故相继引咎辞职。"引咎辞职"这 一现代管理中的行政机制,第一次被大规模地引入到了我们的 政治生活中。这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引咎辞职"就它 的本意而言,是高层官员受到了舆论和公众的压力,以致产生道 义上的愧疚感,进而辞去重要的职务。据统计,我国4月份引咎 辞职的中高层官员就有十余人。至于撤职、查办、处分和追究刑 事责任的官员,至少在百人以上。如此大规模的辞职和撤职浪 潮,在中国当代行政史上几乎是空前的。这场自上而下的"问责 风暴"来势猛烈,在政坛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6.
本案涉及到如何看待企业设置罚款制度的问题。企业罚款的法律渊源是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对职工的行政处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该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全体职工。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生活》2012,(20):19-20
在官员财产不公开的情况下,公众对官员廉政与否存在怀疑,官员身上任何一件物品都可能像手表那样成为一个麻烦。 名表、眼镜、腰带……一件件身价不菲的衣着饰品,让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深陷“多宝门”,被眼尖的网友顶成了新闻的“主角”。经陕西省纪委调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在官员财产公开的情况下,收入和财产可以解释所有之时,戴什么表是官员的私事,网友无须大惊小怪。在官员财产不公开的情况下,公众对官员廉政与否存在怀疑,官员身上任何一件物品都可能像手表那样成为一个麻烦。  相似文献   

8.
(新华网消息路透社)7月25日报道,中国7月24日晚些时候公布了对公民上访事件进行处理的新规定。新规定说,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引发信访突出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官员将被记大过、降职或撤职。国家媒体和中央政府网站均公布了上述新规定。新规定还表示,违反规定使用警力处理群体性事件,或者滥用警械、强制措施,或者违反规定携带、使用武器的官员也将受到惩罚。最新公布的规定向官员发出警告,不得拖延处理上访事件,不得加剧冲突,不得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新规定还警告说,不得对上访事件瞒报或误报。北京一名研究上访制度的法学教授说:这些规定的特点是,着重强调政府  相似文献   

9.
丰贤胜 《江淮法治》2008,(20):21-21
近日,“毒奶粉”事件重新上演。在国内22家企业生产的。69批次婴幼儿奶粉产品中.都被“添加”了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这其中.以“三鹿”产品最为严重.含高达2563毫克/公斤,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伊利、蒙牛、雅士利等知名企业亦在其中。  相似文献   

10.
从"毒奶粉"、"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事件,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已经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法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政府法制》2012,(30):10-10
《济南日报》2012年9月24日刊发白靖利的文章:这是一场网络监督的成功,也是一次反对贪腐的胜利。从延安车祸现场的微笑,到被曝身戴数块名表,再到最终定论为“严重违纪”而被撤职调查,“表哥”杨达才的落马引人关注,更促人深思。如何因势利导,构建起更加完善、成熟的反腐制度网络,让网络监督更加有力,让民意反腐更加顺畅,或是这一事件最有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10,(16):6-11
近年来,食品安全,日用品安全问题频遭曝光,继“三鹿毒奶粉”事件之后,日用品质量安全的话题随着“霸王”事件在坊间的讨论不绝于耳,不断刺激着公众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13.
法制信息     
辽宁:领导干部收受 200元以上就地撤职 1995年,中纪委在哈尔滨查出轰动全国.的"国贸城"案,当时抓 了个常务副市长。没曾想,几年后沈阳出了"慕、马"大案,"两规"了 122名涉案官员。辽宁省纪委一名负责人说:原以为官员们会从"国 贸城"案中吸取教训,但东北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常委副市长朱 胜文当时受贿33万元,现在腐败的官员在犯罪的金额上已经10倍 100倍地超过他了,在级别上已上升到省部级。前不久,辽宁省委书 记闻世震,省长薄熙来明确提出,领导干部凡收受200元以上的, 一经查实就地撤职,决不姑息。 (南风/文)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党政官员的特色语言,网友称之为“雷人语言”。讲话者都曾是握有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如今他们有的已因言论不当被撤职或免职,有的已被绳之以法,当然,更多的还是在职官员。透过他们情急之下的“肺腑之言”,可以看到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看到他们傲慢、隐蔽而真实的心态。  相似文献   

15.
一鸣 《政府法制》2009,(2):35-35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对人类来说.“吃”以及“吃什么”绝对是最重要的事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粉”事件,让人们谈“奶”色变,食品安全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6.
“毒奶粉”、“增白馒头”、“瘦肉精”等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使我们的餐桌频闪食品安全的红灯,塑化剂事件和有毒蔬果更使我们忧心忡忡。正当我们慨叹“世界之大,何处能安放一张安全的餐桌”时,“骨汤门”事件又将味千拉面拽进公众视线。  相似文献   

17.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针砭“官员老板一肩挑”的现象。既是官员,又是老板,是为官商。而官商是一种“权力经济”,既破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正公平,也是最易导致腐败的渊薮。腐败,按其本质来说,就是“权力资本化”。一般的腐败,权力得进入市场交易,得有老板出钱去买权力,因而得有一个过程和程序。而“官员老板一肩挑”,亦官亦商,权钱交易的手续就大大简化了,只要他愿意,由他的左手交给右手就可完成。因此,官商现象,一直遭到社会上的炮轰。中央不止一次地下发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干部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党政机关干部不兼任经济实体职务…  相似文献   

18.
邓学平 《政府法制》2014,(16):13-13
今年3月,南方某市官员调整,多名担任正职的处级干部被撤职,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是“裸官”.内部人士透露,官方给他们两种选择,要么退休,要么把家人迁回国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落马贪官的糜烂私生活被曝光,诸如官员包养情人的话题常常被人提起。近日这一话题再度升温,其因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简称《条例》)中规定,公务员包养情妇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  相似文献   

20.
相关条例明确指出,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提拔担任领导职务。问题官员最近"频频复出",甫闻山西省静乐县原县委书记杨存虎因"女儿吃空饷"被免职仅仅两个月,随即便出任地级市环保局副局长。紧接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因2010年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被免职的环保局局长去年12月履新。再往前看,还有三鹿"毒奶粉"事件被免职的官员陆续复出,宜黄拆迁事件中被免职的官员再任职等,这些复出都招致了社会质疑。当然人们不是非得跟这些官员过不去,也不是说曾被问责的官员就该永无出头之日。关注的背后,其实是对官员非正常复出的程序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