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民主权原则在宪法中的地位 人民主权论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核心内容。人民主权学说是导致宪法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的政治思想理论基础。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首先近代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平等、自由竞争为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之所以这样选择,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性与高度负责精神相统一的政党。  相似文献   

3.
在建构现代国家的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应当认为,目前的政体安排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结果,也适应了中国开启现代化过程的历史要求,但它还难以坐实人民主权原则。在国家基本制度的安排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政协制度,其功能还没能得到真正发挥,无法有效落实人民主权,而执政党对于国家权力的掌控,自身高度的行政化定位,决定性地影响了国家权力的具体运行。因此,必须区隔党权与国权,进而从目前政府改革意义上所讲的还政于民逐步走向国家建构和政体选择双重意义上的还权于民,真正坐实人民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4.
从人民生活的变化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太原 《理论前沿》2006,485(20):18-19
吃穿住行,这似乎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是人们在政治上决定取舍的重要根据。因此,认真总结和汲取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应该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5.
6.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执政新理念,对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贯彻落实这一新理念,即要从思想上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宣传教育,也要在行动上贯穿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中,体现在制度上,改革完善政治经济体制,建立科学完善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激励和惩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90年的光辉历程令人鼓舞: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领导和依靠人民在胜利旗帜指引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领导和依靠人民成就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业绩。新时期的繁重伟业任重道远:面对新时期党肩负的三大历史重任,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理论武装,始终把握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始终抓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始终重视专职党务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牢牢扎根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才能永葆执政活力,创造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丰功伟业。  相似文献   

8.
从性质与制度设计上看,洛克主张的是逻辑上的人民主权和代议制;而卢梭主张的则是实际上的人民主权和人民亲自行使主权,并坚决反对代议制;从目的上看,洛克是为个人权利和民事权利之目的;而卢梭则是为集体权利和政治权利之目的;从时代特征与宪政践行上看,洛克主张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是对英国宪政的理论总结并被美国宪政所践行和发展;卢梭主张的则是古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是对古希腊、罗马宪政的理论总结。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作为一种思想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有着较大的影响,但也极容易产生思想方面的负面影响。但其人民主权理论,作为一种政治方案不适合于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人民主权论与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民主权论出发 ,以违宪审查制度为焦点 ,揭示了在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下民主集中制与违宪审查制度的内在矛盾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违宪审查模式的选择和宪法监督机制的完善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坚持人民至上映射了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宗旨和奋斗主线,是党领导人民赓续奋斗、坚持进行理论创新的宝贵实践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围绕人民至上的生成机理、历史脉络、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重点聚焦、内容丰富的学术成果,对于在新征程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拼搏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若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还需要在现阶段的成果基础上,下潜研究深度,聚焦实践问题,总结经验启示,拓宽研究视野,以期得到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首先要牢固确立人民主权的思想意识,人民主权意识是现代法治政府推进民主政治和实现法治的思想起点和价值元点。只有确立了人民主权意识,法治政府才有了最基本的法理依据和价值属性;拥有和行使公权力的政府才会自觉限制自己的权力,成为有限政府,进而成为真正的法治政府;政府才能确立权利本位的执政理念,坚持为民服务,成为服务政府、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方式、方法所做的重要阐述中,关于祖国大陆当前对台方针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重点目标的论述,试分析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对台政策中的体现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人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人民情怀、鲜明的人民立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显著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历史性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这是指导我国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理念,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一崭新的课题。下面一组文章,将与您共同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提高执政成效、实现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针。党的执政成效主要通过发展业绩体现出来,提高党的执政成效应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提升党执政成效的重要路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是提高党执政成效的出发点和归宿;依据政党执政规律推进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提高党执政成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观念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历经艰难探索以后确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其本质是要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当家作主和党的领导相结合的问题。为实施党的依法执政,必须正确认识党领导人民、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执政权力的来源、执政权力的受约束性以及法的本质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践行依法执政奠定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7.
县级行政区划作为我国行政体系的基本单元,无疑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而县委书记作为县级领导班子的"班长"和"一把手",直接联系着广大人民群众,担负着振兴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确保一方平安的重任.因此,每一个县委书记都应当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执政能力,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励精图治、增长才干、奋发有为,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军队的宗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二者提出时代不同,但政策地位相近,基本精神一脉相承,以人为本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但二者又不完全等同.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从总体上看,二者的提出时代、参照系、论理层次有别;从中心词看,"人"与"人民"二者的外延、内涵、概念类型有别;从理念上看,理论视阈、规范强度、与民关系、人性假设有别.  相似文献   

19.
于咏华 《理论前沿》2004,3(23):21-22
树立什么样的执政理念,首先存在着一个立场、观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始终倡导并坚持的是“目的和手段统一”的“民本”理念和关怀弱势、注重人全面发展的“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0.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新形势下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