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绿色崛起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列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从中央到全国各地,由此开启了一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旅程。对广西来说,绿色发展有着"山清水秀生态美"的良好底色,我区森林覆盖率达60.17%。2015年我区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8.5%;全区39条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水质达标率为93.1%。特别是自2013年我区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来,更进一步擦亮了"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绿色招牌。  相似文献   

2.
"山清水秀地干净"是我区一大生态品牌和优势,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更是要打造成生态西江、绿色西江及千里绿色走廊。去年以来,西江主干道涉及的7市32个县(市、区)重点抓好邕江、右江、红水河、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一张靓丽名片。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2.2%,跻身全国最绿省区前三强;森林总蓄积量达8亿立方米以上、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均居全国前列;每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广西地表淡水、空气质量在全国也居一流水平……这一切源于我区上下齐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同时统筹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守住雄厚的"绿色家底",把广西建设成为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4.
覃茂鑫 《当代广西》2009,(17):18-19
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空气清新,这是众多外地游客对广西的第一印象,也是广西良好生态最感性、最直观的体现。 “当今中国,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水系,珠江水质最优;珠江水系中,广西境内的西江水系水质最好;大陆沿海,最洁净的海水就是广西北部湾,最美丽的海岸就是广西的海岸。”这是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陈秋华对我区生态环境质量充满自信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工程的相继实施,将进一步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的金字招牌,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一个个重大生态环保项目的加快实施,起到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到2020年,我区生态环保领域计划新开工重  相似文献   

6.
正"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古代诗人对广西美景的赞颂。如今,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广西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生态优势金不换"。如何擦亮我区"山清水秀生态美"这块金字招牌?7月24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的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擘画新蓝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水、土壤、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作战行动,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优、百  相似文献   

7.
正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我区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资源与宝贵财富。自治区做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战略部署以来,就一直要求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为生态好、污染少、能耗低、效益高的"绿色通道",把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带"。《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打造黄金水道,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通过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安全保  相似文献   

8.
秦文凯 《传承》2006,(6):47-49
建设生态省(区),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基于对我区区情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对新世纪国内外发展趋势的超前洞察,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整改方案》中提出的。建设生态省(区),是我区主动适应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根据我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培育优质资源,运作生态资本,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发挥后发优势,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这一决策对于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寄望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2013年年初,在建设“美丽中国”指引下,我区启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用8年时间依序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活动。4年来,随着“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区“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愈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美丽广西,必将是经济与环保共存,发展与生态共赢。多年来,广西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守望,让"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广西一大优势和亮丽品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四,人工林、速丰林、经济林面积均居全  相似文献   

11.
正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最大的优势,是广西的金字招牌,是最宝贵的财富。然而,"绿水青山"并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需要建立"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转换机制和转换路径。本文在分析广西生态资源的优势、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探索"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7)
广西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交通便捷,具有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优势。当今,广西老龄化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因此,应依托广西生态、环境、气候、政策、交通等优势,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养老空间布局,把广西打造成全国养老基地。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和紧迫性。本文结合广西实际,认为广西要守护"山清水秀生态美"这块金字招牌,必须践行生态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一定的空间秩序为基础,空间生产是绿色生产的保障,空间正义是生态正义实现的前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空间建设的重要维度。然而,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面临生产空间的结构和分布失衡、生活空间呈现物质化及分化、生态空间保护与发展的质量不高等现实困境。政府应通过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发展、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需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把生态建设上升到了文明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指出,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4条路径是:优化国土开发,促进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相似文献   

16.
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步伐,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对于推动我区沿海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全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升我区在国内国际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也是拓展我区经济发展新空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广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区上下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自治区发改委、交通厅、水利厅、经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国资委、环保局,更是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全区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大力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和建设,形成上下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自治区发改委、交通厅、水利厅、经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国资委、环保局管委会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参与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努力推进港口、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和临海工业项目建设,搞好资金筹措、管理和监督使用及土地资源利用、沿海岸线资源开发和保护等。”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管委会成立之初,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就对9个管委会成员单位提出了殷切希望。为了解在新的形势下,9个管委会成员单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如何创新工作思路,真抓实干,推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建设,本刊记者对这9个管委会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安吉余村时强调,"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之路,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之路。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引领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更加坚定地推动绿色发展,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重要嘱托,不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奋斗目标,根据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现就建设生态广西作出如下决定。一、生态广西建设的重大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积极进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长期以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经济总量明显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口过快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消除贫困成绩显著,资源合理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强了我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加快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我区人口基数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耕地、煤炭、石油、铁矿等重要资源较为匮乏,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消耗较高,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致使部分江河湖库和局部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酸雨问题突出,一些地方不合理的资源开发造成局部生态破坏和退化,水土流失、石漠  相似文献   

19.
广西山清水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广西的优势,更是广西的竞争力。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关系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性问题来抓,全力推进生态广西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从广西果桑产业现有的资源、规模、环境、效益及国内外市场消费前景等发展趋势看,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把果桑产业打造成1000亿元产业,对我区促进蚕桑基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国家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广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桑蚕产业发展。目前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