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乱世出英雄,治世颂英雄、学当英雄本是历史常态,然当下中国,贬低和虚无化英雄之怪相却迭出不穷、令人警醒。对此,我们决不可听之任之:英雄精神是民族和国家的脊梁;历史证明,缺乏英雄精神的民族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建当代中国社会的英雄主义精神之维,盖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英雄主义精神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以突出宣传,使之深入人心;二是积极营造景仰英雄、爱戴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转变宣传方式,使英雄形象更加可亲、可敬、可学。  相似文献   

2.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需要推崇英雄精神。调查发现,有少部分大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存在诋毁英雄现象,对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出现错误的认知,其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混乱,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作用,充分利用主渠道,强化主阵地,加强网络监管,健全法律法规,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推崇新时代英雄精神。  相似文献   

3.
英雄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特质和核心价值最集中的体现,是凝聚社会道德共识和价值追求最有力的纽带。在历史和现实中的英雄人物,都是以自己的奉献和壮举,树立起了中国高耸的精神标杆,构建起中国坚实的思想高地,为今日核心价值观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应把精力放在英雄是怎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这是一个大主题,也是一个"江山代有人才出,豪壮长领风气先"的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早期历史观尽管具有一些唯心主义色彩,但它仍然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过渡环节,它的形成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毛泽东早期历史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个人英雄史观。这两个方面又具体化为三个逻辑层面:观念造成文明、圣贤慈悲救世、改造社会从改造哲学入手。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落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落差叶南客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分解,是二元人格结构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种划分了,中国古代所谓圣贤与庶民、君子与小人便是这两类人格的早期表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英雄和平民也分别体现了这两种人格精神。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  相似文献   

6.
付静 《人民公安》2021,(7):7-11
"布谷!布谷!"布谷鸟的叫声,唤醒了漫山遍野的山花,唤醒了春天。"不归!不归!"春来到,而那些用生命创造春天的英雄,却再也不归。走过千山万水,越过沟壑荆棘,终于,我们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时刻,而英雄的他们却缺席了。你们的身躯,是逐梦路上的民族脊梁"今天的中国已不是120年前的中国!"近日,这句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评论,源于一段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视频。视频中,面对摆出霸权姿态的美方,中方表示":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相似文献   

7.
正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奋战在一线的先进典型,他们用自己的坚定、执着、勇敢和智慧谱写了一曲英雄的抗疫之歌。这其中有90后汶川护士佘沙,有年逾古稀、却身赴一线的李兰娟院士,有力挽狂澜的钟南山院士等,这些先进人物用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何谓民族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  相似文献   

8.
正"顺德堂"故居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在这样一个特别时刻,总能勾起中华儿女铭记历史、追念抗日英雄的民族情怀。70年并不遥远,·但岁月的尘埃总会掩盖历史的鲜亮。不断地拂去尘埃,一些抗日英雄以及与抗日英雄有关的往事便会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日渐清晰起来。比如从漳州南靖县走出去的南洋侨领庄西言先生,其可歌咏可悲戚的抗日爱国故事在这个特别日子再一次被讲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他在多种场合反复叮嘱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保持革命本色。近期,我们通过到福建龙岩、湖南湘潭、江西萍乡等革命老区走访调研,深刻感受到,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红色文化的立法保护,有利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全社会形成缅怀、崇尚、学习英烈的昂然正气和浓厚氛围,鼓舞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正>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缅怀英烈,讲述英雄故事,强调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2023年5月1日是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关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崇捍卫英雄烈士、加强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集体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的总体情况,法律实施主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亮点、特点、成效及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1.
周斌 《人民论坛》2021,(8):104-106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创作拍摄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我们要立足本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开掘出可以创作演绎"超级英雄"电影的题材内容。要努力塑造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生活气息并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超级英雄"银幕形象。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电影科技手段,努力使国产"超级英雄"电影在视听造型等方面能与好莱坞同类大片相媲美。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的传承、现实的发展与未来的规划绘就立体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更是践行者。一个好的中国故事必然是真实、立体而全面的,也是拥有核心的叙事逻辑的,既要有大历史的磅礴叙事,也要有对当下社会问题的贴心关照,更要有对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和切实规划。好的中国故事必然以文化为底色,文化是铸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举世无双的丰厚文化积淀,是  相似文献   

13.
金灿灿的英雄章,代表着他们无比崇高的荣誉;红艳艳的光荣花,映衬着他们喜悦动人的笑脸。他们,集勤劳勇敢与无私奉献于一身;他们,融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于一体。这就是现代劳模--他们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脊梁,他们不愧为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弘扬劳模精神,展现劳模风采,本刊特别刊登陈永剑、匡开勋、乔书祥等3名来自生产、经营一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事迹报道,旨在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相似文献   

14.
刘建林 《台声》2014,(8):60-60
中国历来有不惧死亡、秉笔直书、记述史实的传统,鲁迅先生称之为中国的脊梁。台湾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身处战火纷飞的岁月,却将一腔热血倾注于一部鸿篇巨著《台湾通史》。他是一个热爱祖国、恪守祖国传统文化、保存台湾文献的智者,身上洋溢着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执著精神。他就是今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他以言立志,在追寻精神高地的路上,不断探索,笔耕不辍,耗尽心血,无疑是鲁迅先生口中的"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15.
正《脊梁》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主线,用艺术形式展现了党的发展历程,表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本人观看后深切感受到该剧政治站位高,史实把握准,艺术呈现好,是一部优秀的大型史诗情景话剧。该剧突出了党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脊梁的历史和时代主题。《脊梁》用四个篇章,历史地呈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标点符号的完善与广泛使用,不过一百年的历史,而且是"土洋结合"的产物。老祖宗最早的书面语言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不但阅读困难,而且不易理解意思。秦汉时,开始有了"离经辨志"读书法,据汉、唐两位经学大师郑玄、孔颖达的解释,离,指断句;经,指儒家经书,是说读断经书文句,理解圣贤志向。可见当时的读书人已有分章断句的意识,但还没有相应的符号。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6,(10)
正最近,邱少云烈士被辱案在京宣判,判决两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邱少云的胞弟邱少华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该案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应该说,被告将"邱少云烈士在烈火中英勇献身"比作"半面熟烤肉",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是对英雄、历史的抹黑,是信仰的缺失和文化的不自信。对历史、先人乃至英雄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否定一切的结果,必然是否定自己。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其中"聚合"二字,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办好中国的事情,千头万绪,矛盾多多,千变万化,方方面面,往哪里"聚"?向着中国共产党"聚"。作为中流砥柱、作为主心骨、作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宪法修正案第一章第一条第二款,在"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国共  相似文献   

20.
正《脊梁》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就艺术特色来说,该剧主要有如下突出表现:一是历史意识和时代精神相交织,唱响主旋律,激发中国力量。《脊梁》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的重大事件和悲欢离合的命运,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谱写的中华民族新史诗。二是人物群像扫描与典型形象刻画相结合,呈现了中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