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今年的全国两会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在中国发展面临大考之际,让民意呼声与国家治理充分融合,激荡起全体人民的最大力量。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来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对我区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指出要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兜牢民生底线,努力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这是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发展路径,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  相似文献   

2.
正务实是不变的坚持,创新是不懈的追求。近年来,无锡民政全力聚焦"提升群众获得感"目标,紧扣"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中心任务,坚持"法治、改革"双轮驱动,"社会、市场"双向发力,全力打造幸福民生工程,在现代民政建设的新蓝图上,绘下了温暖而灵动的一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十二五"期间,无锡成功跻身首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先后获得"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称号,两度蝉联全国慈善最高荣誉——慈善"七星级"城  相似文献   

3.
苏州,作为全国"最强地级市""中国最宜居的城市""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古典与现代相融,经济与民生并进,素有"首善之城"、"福泽之地"的美誉。作为入选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深耕养老改革试验田,开辟出一条新时代原居安老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民生是为政之要。本次大会,"共享发展"成为代表审议的高频词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共识,更是承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回望过去的五年,省政府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一张张民生清单、一项项民生实事,让八闽百姓感受到的是满满当当的获得感。全省民生相关支出比重已连续五年超过七成,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800亿元,完成了110件为民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22)
<正>今年,阿拉善盟开展了构建"大生态""大园区""大旅游""大城乡""大开放""大网络""大民生""大安全"的"八大格局"工程。这一系列举措和行动持续不断地推动着阿拉善盟的变化,让这座"秘境"越来越迷人。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9,(6)
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民生质量改善的大文章写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想"方便"时必须方便!去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厕所提标便民工程的江苏省,今年不仅提出了新建扩建城市公厕800座的目标,而且还要让公厕"好找、好用、好闻、好看"——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已被今年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为要继续办好的十项民生实事之一。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4)
<正>台人力资源机构面向"上班族"会员的最新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规划于春节假期后转职,其中74.3%的受访者正在谋职、4.2%已找到工作。台湾1111人力银行2月8日在台北公布"2017上班族年后转职意愿调查"。其中,"民生服务业""媒体出版业""工商服务业"从业人员转职意愿最强。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福建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民生民政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大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以实施"效能建设提升年""养老服务推进年""社会救助提标年"三项行动为抓手,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是做到"五个聚焦":一、聚焦"补短板",养老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将其作为民生补短板重要内  相似文献   

9.
通过纵向分析2014、2016、2018、2019四个年份搜索指数前50的两会热点话题可发现:"经济与发展""改革与治理""民生"为历年两会最热话题;"区块链""改革""一带一路""法"为四年最热的关键词;在民生各领域中,每年的热点话题有所不同,但"获得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一、包头市民生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一,注重抓好教育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人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最大优势,要把人口多的压力变为人力资源财富,要建成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紧抓民生服务短板,抓好顶层设计,创出了民生工程"1+8+N"建设、服务、管养新模式,统一规划建设一批社区"两级中心",综合实施八大民生服务项目,探索N个服务、管养新机制,走出了一条民生工程建设、服务、管养的新路子,较好地解决了民生工程"怎么建""怎样用""如何养"的三大难题,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的民生  相似文献   

12.
灵骢 《群众》2019,(18)
<正>近日,浙江省政府"互联网+督查"平台"浙里督"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APP上线运行。这是全国各省(区、市)开设的首个拥有多个功能模块的综合型"互联网+督查"平台。浙江省由此形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互联网+督查"三箭齐发、并驾齐驱的局面。"浙里督"设置"重点督查""绩效管理""政创空间""民生地图"等板块,与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紧密对接,实现问题线索网上收集、督查事务政民互动、绩效考评结果公开、政府创新同台竞技、民生事项在线监督。  相似文献   

13.
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颁布实施以来,全省人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要求,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力支持下,对标自贸港建设对公共服务、营商环境、人才活力和就业创业提出的新要求,将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取得重要实践成果,有力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推动了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0,(18)
正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随着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本期《小康》将封面报道聚焦于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高度关注"基本医疗有保障"这一民生领域目标。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的总理记者会上提出,疫情过后民生为要。只有切实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只有力争实现他们"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才能织牢基本医疗健康的安全网。  相似文献   

15.
正"果农眼泪流""观光惨兮兮""经济很沉闷""同胞感情伤"……民进党当局上台两年,一手造成两岸关系恶化,冲击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台湾经济民生,让岛内民众怨声载道,舆论批评声浪高涨。台东县鹿野乡的刘姓果农告诉记者,台湾凤梨过去九成销往大陆,现在因为两岸关系不好,销量大减,滞  相似文献   

16.
正万物葱茏的初夏时节,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今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接之年,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之年。特殊之年,人们比往年更关注两会,更需要读懂两会。"新",催人奋进。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出炉。这份自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起草时间最长的报告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和新表述,读来新风扑面,新意十足。"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揭榜挂帅""两新一重""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临难不避、实干为要"……这份报告实中有新,新中有"心",既提出了新概念、新思路,也谋划了新产业、新出路,必将带来新气象。"稳",至关重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释放出民生导向的信号,"六保"是稳的基础,而"保基本民生"又是"六保"的重要一环,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兜住民生底线,确保"保"的任务落到实处,进而巩固"稳"的基石。两会中被频频热议的关键词,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14,(11):F0003-F0003
<正>近年来,山东省邹平县民政局着力打造"4434"工作格局:建设大爱、服务、阳光、现代"四型民政";突出干事创业、政策创制、工作创新、服务创优"四个创先";抓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社会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民政信息化建设"四个新进展"。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示范单位""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全国4A级婚姻登记机关""国家三级救助站""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全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单位""民  相似文献   

18.
贾薇 《今日浙江》2021,(10):42-43
"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近年来,衢州以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为目标,创新"引礼入法礼法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由此,一座"车让人""自觉排队""烟头不落地""使用公筷公勺""行作揖礼""不随地吐痰""没有牛皮癣""拆墙透绿"的"有礼"城市正在衢江畔焕发新生.2020年,衢州以全国第四的成绩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9.
企业开工不足,就业岗位缩减,农民工大批返乡,而高校毕业生人数又攀新高……今年的就业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在这场危机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共克时艰,"改善民生""保就业"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20.
正新的五年,改善民生仍将是云南经济政策的主轴,让人民幸福仍将是政府工作的主题。"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既与云南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也与每一位云南人的未来福祉息息相关。毋庸置疑,新的五年,改善民生仍将是云南经济政策的主轴,让人民幸福仍将是政府工作的主题。关注社会公平,实现安居乐业,尊重人的价值,"十三五",云南将进入民生建设的"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