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市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的重要工作内容和目标。从我市情况看,推动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任务比较艰巨,需要做许多具体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因此,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实现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低工资成本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而且以牺牲劳动者工资收入为代价取得的价格优势,抑制了劳动者收入的提高,难以承担起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重任。为了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要转变发展方式,其核心是转变发展观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路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3,527(2):50-50
河北省威县国家税务局吴睿鸫认为,“收入倍增”作为十八大报告的热门词汇正在从文字变为现实。根据十八大报告,到2020年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O年翻一番,这是党中央首次将经济总量倍增与人均收入倍增的目标同时提出。从目前各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来看,大都把着眼点放在了工资增长机制上,无论是最低工资增长,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1,(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倍增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收入分配的一个最主要问题是,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偏低且呈下降趋势,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偏低且呈下降趋势。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10,(4):56-57
6月9日,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与收入分配改革与网友在线交流。此前他曾表示,我国居民收入5年左右翻番已具备条件。此言论引发各界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热议。  相似文献   

6.
谢玉华  郭永星  张媚 《湖湘论坛》2011,24(2):100-102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增加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收入,而历史经验表明,工资集体协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步推行这一制度,集体合同的覆盖面不断加大。但同时也出现集体协商"走过场"、集体合同形式化等诸多问题。要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提高劳动者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需要在工会改革、三方机制完善、劳资协商制度创新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祁晓红 《中国发展》2013,13(2):38-41
该文围绕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分析了目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并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了优化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观点     
2013年1月14日《瞭望新闻周刊》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等重要领域改革破题当前,收入分配改革已远远超越收入分配本身,成为改革全局的焦点性问题。从总体看,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是有可能的。问题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很大程度依赖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如果中等收入群体能在目前23%的基础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改革陷入困境,实现共享难,与大部分普通劳动者在改革中缺乏话语权有直接的关系。当前收入分配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  相似文献   

10.
张广春  陈季 《江苏政协》2013,(10):35-35
<正>县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实现县域群众的增收,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02元,一些县区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实现省定"2017年收入倍增"目标和各地制定的收入倍增目标,必须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为此建议:一是强化就业服务增加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培训的力度,结合新上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广泛开展城乡居民就业技能培训,努力使培  相似文献   

11.
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要正确理解这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首先必须弄清楚它们的区别。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1.从含义和内容上来讲,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做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其主要内容是:①实行按劳分配,所分配的物质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既不是全部社会总产品,也不是全部国民收入。②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是参与按劳分配的前提。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必须参加劳动,提供劳动;二是必须在公有…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非税收入管理局今天正式挂牌成立了,这是我省深化政府收支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此,受光荣省长的委托,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云南省非税收入管理局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意义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我省政府非税收入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各级政府正常运转和社会经济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据统计…  相似文献   

13.
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结合学习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我们就实现大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提出六条对策建议。一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扩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和农村覆盖范围,逐年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把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放在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斌 《中国人大》2009,(17):37-37
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应该突出"三农"问题和改善民生的问题,民生的问题应该重点放在农村。 第一,扩大内需,要重在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现在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农民的收入偏低,消费能力较弱,扩大内需就没有动力。由于差距太大,老百姓的心理不平衡。我建议中央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成为现阶段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是保证实现收入公平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国家税收,用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且国有企业获得的利润也归全体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和分享,日益做大的国有企业的"蛋糕"如何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对于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作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企业,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其经营获得的收益也应该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这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否持续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能否最终实现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在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释放国有企业改革的红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收益的做大分好,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稳定器作用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6.
一 分配主体与分配的物质基础相互关系的新解释 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认为,参与分配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社会成员,另一类是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社会成员。前者参与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是自己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他们主要包括工业、农业、物资运输、建筑业等部门的劳动者,以及商业部门中从事物质性生产活动如从事商办工业、储藏、包装、分拣、保管的劳动者。后者参与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是初次分配的主体创造的,并已经过初次分配而形成的各类原始收入,他们主要包括从事日常物质文化生活服务如理发、客运、文艺、影相服务的劳动者,从事商业服务、技术服务的劳动者,科教文卫等部门的劳动  相似文献   

17.
捕风捉影     
《干部人事月报》2009,(17):50-50
我国将提高薪酬初次分配比重 近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我国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将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8.
朱幼平 《中国发展》2013,13(1):20-24
中国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需要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未来经济高速发展需要找到新的着力点和增长极。该文建议以做大融资为着力点,通过政府的强力支持和带动,营造中国全民创新、全民创业的生动局面,打造中国中小微企业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广东企业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之我见卢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  相似文献   

20.
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位任务,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到2020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1.88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1月22日,自治区主席马飚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也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如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我区出台《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及相关配套文件,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着力促进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强化政策支持保护、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建立和完善产权制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强力保障增收目标实现。在农民增收往前走时,我们也需要回头看——看经验,看做法,循着以往路径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