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谁都无法否认,电影是一门艺术,就象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一样,需要心鹜八极的想象力和追求完美的创造欲;但谁也无法回避,电影又是一种商品,它的产出和销售,离不开预算、成本、票房、利润这些铁一般现实的概念。艺术与商品如此矛盾地统一于电影之中,伴随着电影业历经百年的辉煌与风雨。  相似文献   

2.
樊潮  韩晓露 《观察与思考》2003,(12):150-152
<正> 有一部美国电影——“我看见了你在做什么”情节比较有趣,讲的是两个未成年人给陌生人打了个电话,“我看见了你在做的事,我知道你是谁。”虽然他们并没有看见陌生人所做的事,也不认识电话那头的陌生人。然而他们恶作剧式  相似文献   

3.
电影《高考:1977》中。东北某农场推荐知青上大学发扬“民主”,通过投票,谁得票最多名额归谁,群众“公论”决定:谁能够扛起三百斤重的麻包走完指定的距离,大家就把票投给他.最终“大力水手”变成了“天之骄子”.使看似公正的公论成为最荒唐的儿戏。  相似文献   

4.
穿梭在电影的时光中,邂逅五彩缤纷的电影原声乐,它们是电影的浓缩还是影像的解药?某些人会爱屋及乌地爱上电影原声乐,也有某些人会因为怀着对电影原声乐的痴狂而爱上电影,总之一个画面的无数种配乐可能,都可以让你尽可能的去猜测,下一次又是谁会把你击中?  相似文献   

5.
对于电影艺术,笔者纯属门外之人;但因评议正炽,自可说长论短,故以此题名之。电影艺术已经引起热烈争论。有的编剧正在思索;有的导演陷入踌躇;有的演员略显惶惑;有的观众翘首待望。如何估量电影艺术的成败得失? 成绩是很大的,缺点是突出的,质量的提高是众所瞩目的。这就是我国近几年电影艺术所面对的现实。谁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电影艺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已经超出了教本所示和理论所及的范围。电影艺术以其  相似文献   

6.
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最近围绕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回答。 他首先提出: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呢?是不是谁的财富越多、谁发家致富的速度越快谁就越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这种认识过于简单,在有些地方甚至是错误的。占有财富、聚集财富的多少,不是划分谁是不是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标准和  相似文献   

7.
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呢?是不是谁的财富越多、谁发家致富的速度越快谁就越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这种认识过于简单,在有些地方甚至是错误的。试想,如果把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划分是不是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标准,那有两个问题就说不清楚。第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世纪、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话,那么21世纪是谁的世纪?这显然是现实主义者想要问的问题,但现在谁也不能给出答案。而另外一个问题相对简单,21世纪谁是制造业的主宰,答案是中国吗?印度人希望是印度。  相似文献   

9.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养起了宠物,从幼稚顽童到耄耋老人,从电影明星到家庭主妇,徜徉街头的宠物和看着它们满眼柔情蜜意的主人随处可见,为爱情殚精竭虑的女孩也无奈地喊出“找个男朋友还不如养条狗!“宠物已变成了“他“或“她“,给现代社会成人的脆弱心灵以无限抚慰.就像电影&lt;卡拉是条狗&gt;中所描述的,工人老二在寻找卡拉的过程中,寻找着自己做人的尊严、乐趣和情感寄托.人与宠物,究竟谁在“宠“着谁?……  相似文献   

10.
致命手机     
胡杰 《人民公安》2007,(17):22-25
电影《手机》里有一句戏言:"手机是手雷。"一伙利欲熏心、作恶多端的年轻人把这句话变成了噩梦般的现实。当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相似文献   

11.
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北京云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邯郸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的电视电影《咱老张是谁》于2006年5月22日在邯郸县开拍。《咱老张是谁》以邯郸县政协委员、南程庄党支部书记张金亮的先进事迹为基础进行了艺术再创,以失去土地的农民将如何生存,失去土地的农村将如何发展为切入点,描写了以张金亮为首的农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广大群众充分利用城郊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极大地发展了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城郊农村发展的新路。该剧是去年电影频道首部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电视电影。  相似文献   

12.
这个冬天英国女王最想看什么电影?答案是“007”。每年英国皇室都会挑选一部当年的电影公演,为慈善事业募捐,这次中选的就是“007”第20集《谁与争锋》。自1962年10月5日第1集《诺博士》首映后,“007”已经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13.
杨圣捷  小武 《小康》2005,(4):72-72
正如媒体的关注始终在于作为女人的徐静蕾,而不在于作为导演的徐静蕾;人们对于一部电影的价值的关注,也总是难以落在电影本身。这注定是一部足够引发关注却无法期待完美的电影,电影中关于爱、关于成熟男人的讨论,就像徐静蕾本人:简单,偏执,却并不让人讨厌。  相似文献   

14.
史海一勺     
《乡音》2007,(12)
是谁第一个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名播海内外,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是谁第一个报道了五壮士呢?他就是著名的抗战诗人钱丹辉。钱丹辉1938年参加革命,长期在新华社、报社、电影制片厂等部门任职。狼牙山五壮士事迹,是他第一个赶赴现场采访的。1941年秋,钱丹辉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任宣传科长,一天,他接到杨成武司令员的命令,立即采访狼牙山幸存的  相似文献   

15.
铿锵803     
神探是谁?亨特。大侦探是谁?波洛。看熟了电视连续剧《神探亨特》或是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的一代人,或许会不假思索地抢答。反正不会死的神探身边,如果再加一个艺高胆大如《古墓丽影》中的劳拉那样的美人,这类神探电影自然总有市场,这种神探生涯自然令人神往。“神”的背后是苦练。扮演劳拉的姑娘在拍摄前先得接受全封闭的跌打滚爬的军事苦练。这似乎不一定会让爱美的女孩子们羡慕了。“神”的背后是素质。当年,上海市招生委员会用一个月的时间在两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层层复查、审核、座谈、目测,筛选出三百名学生。…  相似文献   

16.
邱娥国电影故事片《阳光小巷》在南昌首映后,好评如潮,很多观众都说:“电影很感人,我们是流着眼泪看完电影的……”一部好的电影给人的回味是深远悠长的。我们收集了部分观众与电影产生的共鸣和他们的真知灼见,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7.
爱,不必说抱歉,这句话,得看是谁说的。由受害人说出,这是伟大。为了爱情,不计前嫌。雨快快过,天快晴。电影里的原装对白,也是这个用意。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国电影有两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暑期档里几部现象级电影的出现,二是互联网大腕们纷纷布局大电影。这两个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的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渗透给电影带来的巨大影响。本文主要从粉丝电影的角度入手,分析几部现象级电影之所以受追捧的原因以及互联网大腕布局大电影的最终目的,从中窥见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对用户体验和品牌运营的重视,由此看出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用好手中的权力。经常思考权力是谁给的,应当为谁服务;经常反思权力是怎么用的,应当维护谁的利益;经常扪心自问,是不是真正践行了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坚持心想美事,念及大事,多做好事,成全实事的原则。这样的权力,是一种大气魄、大境界。  相似文献   

20.
枪的细节     
电影上,咱们看到的游击队员携带的手枪大多不带套子直接别在皮带上。小时候觉得,游击队员这样插枪,是为了“威”。如果让现在的小年轻儿张嘴,这就得叫“酷”了。可据史料记载,游击队员这样别枪是有原因的。和正规军相比,游击队员的特点一是人少,二是活动在敌后。这样,他们就难免会经常和敌人打遭遇战。狭路相逢,谁死谁活,也许就是由拔枪先后的那几秒来决定的。所以,游击队员们宁愿把驳壳枪别在腰间,不背枪套。不仅如此,因为嫌手枪往出拔时,上面的瞄准器挂着皮带碍事儿,有些人干脆把瞄准器给锯掉了———这些人大多是些百步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