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读了第11期《一曲好家风化育清官村》一文,颇受感动。桂林灵川县江头村在明清时期全村有168人出仕,其中一品官4人、二品官4人、五品官37人,因多出廉政爱民的官员没有腐败被誉为"清官村"。村头的爱莲家祠至今保存完好,鞭策周氏子孙做人为官,要像莲花一样品性高洁。如今已成为灵川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江头村,吸引着许多人慕名前来,接受先贤们廉政文化的熏陶。"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江头村正是家家有  相似文献   

2.
马丽云 《传承》2009,(22):158-159
江头村周氏科举家族兴盛的因素很多,有周氏子弟的自身努力、尊师重教、联姻的影响、奖励机制等,除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外,科举制度的延续与变化、广西清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江头村精神文化等社会的大环境对江头村周氏科举家族的兴盛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头村周氏科举家族兴盛的因素很多,有用氏子弟的自身努力、尊师重教、联姻的影响、奖励机制等,除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外,科举制度的延续与变化、广西清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江头村精神文化等社会的大环境对江头村周氏科举家族的兴盛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阳成斌 《当代广西》2014,(17):60-60
正在桂林以北的灵川县九屋镇,有一个周氏聚居的村落,叫江头村。村中的明清古民居青砖灰瓦,层叠飞檐,错落有致,尽显古朴和典雅,令人顿生怀古的幽思。沿着青砖高墙,穿行在古朴幽深,纵横交错的古院落中,每一个古院落的厅堂,都高悬着"太史第""进士""解元""武魁""知县""同知""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奉政大夫""通奉大夫""荣禄大夫"等牌匾,显示了这些庭院主人曾经显赫的身世,让人深深感受到江头村浓厚的科举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5.
何旭娜 《传承》2009,(20):160-161
广西灵川县江头州村"姑娘节"与周敦颐的理学文化、爱莲文化、广西民间戏剧文化、中华舞狮文化、吉祥喜庆等文化有密切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广西灵川县江头州村"姑娘节"与周敦颐的理学文化、爱莲文化、广西民间戏剧文化、中华舞狮文化、吉祥喜庆等文化有密切的渊源.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在济源市思礼镇思礼村,原名虎山村,是原武山镇所在地."思礼"得名于抗日烈士于思礼在此献身就义.1944年2月,经中共太岳地委批准,改武山镇为思礼镇.思礼镇所在地的虎山村也据此改称思礼村. 思礼村的村民以卢姓为主,是唐代诗人、"茶仙"卢仝(号玉川子)的后裔.村北的万羊山属太行山脉,曾叫虎头山,因避唐朝皇帝李渊小名"虎"字讳,改称武山.山顶有北周时始建的九仙圣母庙.明清时对该庙重修,驱羊驮瓦上山,但见山上羊群遍布,如万朵白云,万羊山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8.
刘爱新 《传承》2015,(2):145-147
广西历史上清官文化资源丰富,以于成龙、陈宏谋及"百年清官村"的周氏官吏最具代表,他们身上清晰地体现了为官清廉、勤政务实及爱民惠民的廉政思想,是当代广西廉政文化建设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6,(6)
正黄埔人家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居住在当今湖南祁东县万福岭乡元木冲村的一户周姓人家,被乡邻亲友誉为"黄埔人家"。翻开周氏族谱:太爷爷周树棠,生于道光十七年,享年48岁,是清朝同治年间国子监太学生。在修订家族家谱时,制订了"家训十条、家规八戒",并亲手拟一副对联,金字木板雕刻挂于厅堂的祖宗神龛两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花溪区的黔陶乡有一个骑龙村,昔是白纳长官司驻地,这里的周姓人家,大都是长官周可敬的后裔。周氏一门,在清初出了两个名人,一个是诗人、学者周起渭,另一个是开发台湾有功的周钟碹,时人谓之“骑龙二周”。论辈份,周钟碹是叔,周起渭是侄;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一般认为,诸葛亮后裔不会在东吴,江东诸葛氏可能是东吴左将军诸葛瑾的子孙。不久前,在金坛儒林镇云墅村发现《诸葛氏宗谱》,共37卷。世系支派,清晰有序。儒林镇附近云墅、鲁墅、前笪、厚庄、南阳诸村,集居着诸葛亮嫡系后裔500多户、2000人左右。在鲁墅村旁,又发现诸葛亮第三十二代孙诸葛维贤的墓与碑。此碑由元初大家赵孟頫撰文,现碑为清乾隆二十八年重刻。经到浙江兰溪诸  相似文献   

12.
正榉溪村地势狭长,顺溪而居,旧时叫榉川,皆以水命名。一入村庄就能明显感觉到它的古朴,泥砖墙、黑泥瓦,还有石子小巷。榉溪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它的人文气息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古朴,更是因为这里住着的孔氏后裔与他们的孔氏家庙。据介绍,榉溪孔氏家庙最早建于南宋宝祐年间。现存的孔氏家庙是明末清初时的建筑,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氏家庙主要用于祭祀,保存较为完好,门口匾额上的"孔氏家庙"四个字依稀可辨。据资料介绍,孔氏家  相似文献   

13.
周建人漫忆     
<正>绍兴周氏三兄弟,"大先生"周树人鲁迅先生,他的文学成就和深邃思想已是举世公认,加上钦定的圣人地位,有关他的研究超过古往今来的文人,这就不必多说。二先生周作人岂明先生,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后半生过得也很是惨淡。不过三十年河西之后的今日,岂明先生的遗作又再次受到学界追捧,一版再版。生前老死不相往来的周氏二兄弟,如今成为文坛关注的热点之一,这也是当年蛰居八道湾的知堂老人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的。至于周氏三兄  相似文献   

14.
他们以"艺术联体"的创作形式,创造了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他们的作品同时获得东西方艺术界的认可。在西方人看来,他们的出现不可思议;而他们自己则说,我们的艺术,一定会征服这个世界。他们,就是从广西走出去的世界知名华人艺术家周氏兄弟——周氏山作、周氏大荒。  相似文献   

15.
鲍锋 《今日海南》2012,(12):35-35
10月12日(农历八月廿七),是我国占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63周年纪念日,海口市长流镇美新村600余名孔子后裔一如既往,开展祭孔活动,老夫也赶去凑个热闹。进了村,只见花花绿绿的标语就布满了道路两旁,不乏孔子的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16.
遂昌县云峰镇的长濂村,曾是该县远近闻名的"猪粪村",当地百姓形象地自嘲道:"生猪满村走,猪粪随地有"。可如今,这个臭名远扬的"猪粪村",摇身一变成了省市县三级文明村、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说起这些变化,村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丽水市、遂昌县两级人大代表,长濂村党支部书记郑宗长。15年前,郑宗长刚当选村委会主任时,就  相似文献   

17.
文净  ACE 《福建乡土》2006,(1):38-38
不知是何年何月,蜀地李氏的一脉后裔,经过千里跋涉,来到清流县南部的一个小山窝。面对四围青山,数脉流泉,遍地沃土,一派生机,最年长的那位不由脱口而出:“吾李氏开辟之地也。”于是,他们便在这里安了家,村名就叫吾地。  相似文献   

18.
吾地·梧地     
不知是何年何月,蜀地李氏的一脉后裔,经过千里跋涉,来到清流县南部的一个小山窝。面对四围青山,数脉流泉,遍地沃土,一派生机,最年长的那位不由脱口而出:“吾李氏开辟之地也。”于是,他们便在这里安了家,村名就叫吾地。吾地后来又名梧地,据说是因为村民在村子周围种了很多梧桐。“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也许其间寄寓着村  相似文献   

19.
时下已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但在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村民们的心里却热呼呼的,新一届村"两委"刚刚选举产生,就忙着联系专家学者帮助村里搞旅游开发规划论证。"李家疃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是山东少有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的村之一,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李家疃村党支部书记邓永荣告诉我们。交谈中,我们得知,早在2010年,李家疃村就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总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相似文献   

20.
《山西政报》2010,(8):F0003-F0003
阳泉市盂县秀水镇东白水蒙古族聚居村是全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东白水村的蒙古族是元皇子(其父元太宗窝阔台)塔海、元将拜不花的后裔,元朝灭亡,其子孙改为。孙、鲍、鄯”姓,定居盂县白水、东梁、西烟、元吉等地,白水孙姓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