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处于亚热带地区的桂林市,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为标志的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是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的大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要改变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非粮农作物,加速发展林果业、花卉业以及旅游观赏生态农业;加速发展包括畜牧业和水产业在内的养殖业,形成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  相似文献   

3.
新疆温泉县经济发展受到文化、资源、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发展相对滞后,寻求温泉县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已迫在眉睫。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温泉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经济 ,其核心问题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解决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需要做出新的探索。关键要努力探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 ,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切实解决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重大问题 ;以改革为动力 ,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 ,山西农业产业结构经历了由偏重种植业到全面发展 ,再到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优化山西农业产业结构 ,一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二要合理利用耕地 ;三要改革农作物生产方式 ,从而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效益,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指明了方向。今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稳定增加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各产业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一、乡镇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要积…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是通过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农村经济高效、持续、协调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促进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认识是关键,法规是保障,政策是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一、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第一,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第二,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第三,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  相似文献   

9.
梅黎明  蓝光喜 《求实》2003,(7):59-60
要从根本上解决永新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改善农作物品种品质为着力点,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二是以壮大总体规模为着力点,调整优化养殖业结构;三是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着力点,调整优化农民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过程。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并随之升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不仅制约了乡村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而且也大大削弱了三村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要完成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村经济跨跃发展和壮大扩张,就必须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矛盾。着力解决素质低与要求高的矛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已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在谋求发…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资源消耗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发展目标上,由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转变;在发展思路上,从"就农业抓农业"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在农业生产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从相对单一的农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在发展路径上,从依靠投入、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在整体布局上,从调整经济结构向调整社会结构转变。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非常的举措,全方位推进。只有坚定不移地转方式,才能开创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转变农村经济方式,须通过以下途径:消除误区,更新观念;调整经济结构,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集聚,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改善生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宁夏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掌握规律,重点制定并正确运用措施、对策。宁夏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和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宁夏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下大决心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宜居生态九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宜居生态九江的必然选择.为此,应树立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发掘三大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与土地等资源矛盾非常突出的农业大国来讲,因地制宜地提倡和发展高效农业,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是提高农产品国际国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我国的高效农业,一要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要完善农业科技研发体制机制和农村科技椎广服务体系;三要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四要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五要以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搞好农业节会经济和旅游观光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彭琳 《世纪桥》2010,(19):7-8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使公共财政以较大幅度向"三农"倾斜;要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大致均衡的公共产品;要推进城市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加强组织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农村经济发展核心而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如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喀尔墩乡充分发挥伊宁市近郊乡的地缘优势和农产品资源密集的优势,把特色畜牧业养殖和特色种植作为牵动整个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确立了“以良种牛养殖和温室蔬菜园艺为龙头,以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建工作,要注重“三个结合”,树立“五种意识”。  1.党建工作要与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这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当前,农村党组织建设一方面要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奔小康步伐这个中心,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载体,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保持农村社会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的关键在于要切实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做好“三农”工作,要切实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做好“三农”工作,首先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隰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矿藏资源极度匮乏,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按照“山区抓特色”的结构调整思路,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之路。在种植业上,把农业园区作为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切入点,重点培育和…  相似文献   

20.
杜萍 《学习论坛》2004,20(2):47-48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的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积极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