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汉字趣谈     
汉字的“立”表示一个人站立大地之上。这是个像形字,它早期的写法是“(?)”、“(?)”、“(?)”,以后演变成“(?)”、“(?)”,最终成为现在的样子。直观地看这个字,很有意思,其中的“(?)”表示上天,最下方的“一”表示大地,而中间的“八”是像形的人字,表示一个人站立在天地之间,这便有了“顶天立地”之意。  相似文献   

2.
汉字趣谈     
汉字“力”(li)的最初写法为“(?)”。它中间有一条竖线“(?)”,象征健美的肌肉,另外一笔“(?)”代表的是皮肤。“力”字是经过经年累月演变而来。不过,从它现在的写法上仍然能看出“力”作为一条强壮的胳膊的形状。 由力可以组成许多词,如“力量”(liliang)、“力气”(liqi)、“力求”(liqiu)、“力争”(lizheng)等。 在力的前面加上一个“I”就成了“功”(gong)字。“I”是古代工匠们常用的工具-尺子。一个是代表肌肉的“力”字,一  相似文献   

3.
汉字趣谈     
将自然界中的物质、现象表现在文字中是中国汉字的一个特点,这里介绍的“雨”(yu)、“云”(yun)、“雪”(xue)、“电”(dian)、“雷”(lei)就是这样。汉字的雨在古文字的形象就是雨点下落的样子,即“雨”。雨字里的“(?)”,表示天空中的云层,“(?)”则表示天上掉下来的雨点,十分形象。  相似文献   

4.
汉字趣谈     
远古时期人类对土地的认识是表象而实际的。从汉字“土”(tǔ)的结构和演化过程上,如“(?)”、“(?)”、“(?)”可以略见一斑。人们把土地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层,“土”字中的“二”就表示这上下两层空间。“二”中间的“(?)”表示在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植物。它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给  相似文献   

5.
亚里斯多德把悲剧结构划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如果说《红楼梦》的前五回可以看作是这部伟大悲剧的“头”,那么,我认为第六回即是从“头”到“身”必须经过的“颈”。我杜撰一个“颈”字,是说第六回是带有关键性的一回。  相似文献   

6.
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笔者总结出了“身、情、新、实”四个字.依据“四字经”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身”来指认“人”是始原期汉语思想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进一步发展为“贵身”说,使“身”在中国思想中成为一个本体论概念,并构成3世纪前始原期中国思想的原初立场。汉语思想:奠基于贵身论甲骨文中的“人”字标划的是人身体侧站的形状,也就是说,汉语中的“人”字原初意义乃是指“人的身体”。“人”由简单的字源意义向“汉语思想概念”转化的过程极其复杂。孔子是最有代表性的始原期汉语思想家,他把“仁”赋予“人”为汉语思想关于“人”的原初立场奠基。“仁”从“心”、从“身”,其本义当是“心中想着人的身体”,与从“心”从“人”表…  相似文献   

8.
壹 治身与治心并重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在养生问题上,曾国藩有这样一句经典的总结。他力图做到身心并治、口体兼防,要旨是养生以治心为主,以不药二字为准。他曾在家书中指出了具体的治心与治身之法。  相似文献   

9.
汉字趣谈     
“止”(zhi)在从前写作“(?)”、“(?)”、“(?)”。这个宇的形状像只有三个脚趾的脚,它的意思为停顿、停止。当然不止是脚步可以停下来,人们还可以停下某些念头或制止一些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爨”(cuan)字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孟子·滕文公上》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此处之意为烧火煮饭;《诗·小雅·楚茨》云:“执爨(?)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此处则为灶;另外还用作戏曲名词或泛指演剧。在云南民族历史上,“爨”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则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1.
汉字趣谈     
“家”(jia)字由两部分组成,上边一个“宀”,下边一个“豕”。“宀”是“深屋”的意思。“豕”(shi)指的是猪。从“家”字的结构可以看出这是由豢养驯化家畜而发明的一个汉字。“家”字表示人豢养野生禽兽,使之变为家畜家禽的一段历史。家的初文是这样:  相似文献   

12.
早春的阳光,给上海市监狱的小礼堂洒满了温暖。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就要在这里举行了。小礼堂里装饰一新,彩灯、鲜花,烘托着正中的大红“(?)”字。这是中国监狱里第  相似文献   

13.
突出一个“准”字、抓好一个“查”字、贯彻一个“实”字、确保一个“议”字、落脚一个“办”字,奉贤区人大常委会以这五个字为工作准则,形成了以“工作流程为保障,监督方式为抓手,整改落实为重点”的监督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群众工作是我国公安工作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在新时期公安机关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引导民警在六方面下功夫。苦练群众工作基本功,要在加深一个“情”字上练,要在守好一个“正”字上练,要围绕一个“用”字上练,要落在一个“走”字上练,要在巩固一个“安”字上练,要在体现一个“亲”字上练。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作保证。针对金华婺城区农村治安的实际,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和优势,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治安打防控新机制,重点是狠抓一个“防”字,突出一个“严”字,强化一个“基”字,倡导一个“情”字,强调一个“宣”字。  相似文献   

16.
“指示代饲跟三身代词在来源上有密切的关系,多种语言里都有或显著或隐微的例证。法国人W·Bang就曾经注意到这个现象,他的结论是:初民先有指示的概念,后有三身的概念。第一身往往跟近指代词同源;远指代词又分较近较远两类,前者大多跟第二身相关,后者大多跟第三身相关。汉语只有第一身代词跟指示代词没有发生过关系。古代多借指示代词为第三身代词,如之原来是近指代词,其原来是中指(较近的远指)代词,彼原来是远指代词。”“………若字原来兼为第二身代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不过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关系。底下先考察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意为“念”、“诵”,亦代指宗教仪式活动;“摩”意为“长者”、“老师”,毕摩即“念诗诵经的长者”,是彝族传统社会的知识阶层和仪式活动家。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彝学专家马学良教授曾经指出,毕摩“身系一族之本位文化”,也就是说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彝族民间知识分子。彝族独特的文化之所以传承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靠毕摩运用彝文(基本字1000个左右)撰写并世代传抄,或者以口诵记忆方式传承下来的。彝族文化遗产大量地保存在毕摩的彝文典籍中,所以彝文文献以及口碑文献习惯上被统称为毕摩经,也称毕摩文化。  相似文献   

18.
《风俗通》:“楚俗常以十二月祭饮食,又日赏新,始杀也,食新日(?)膢”。《续汉书》:“武帝令天下腰五日。蔡邕曰:(?)兽常以立秋日还食其母,猛蟲搏挚。王者亦以此日出猎,还以祭宗庙”。《周礼》:“以白琥礼西方”;注曰“立秋为白帝之精,散白琥以象秋气之严肃”。从以上三资料可知古人于秋天五谷熟时祭宗庙,出猎。这是农业与狩猎生活一致的祭礼。因为“(?)兽”(白虎)以立秋还食其母,名叫“(?)膢”。这里的“(?)”和“膢”  相似文献   

19.
二、不断扩充同源字,是完善苗语声类韵类的关键 在《比较》一文中,王辅世先生利用了590多个同源字来进行苗语方言声韵母的比较,得出苗语有121个声类,32个韵类。(《民族语文》1988年第2期,王先生将“地”韵、“耳”韵合并为一个韵类,“接”韵、“拍”韵合并为一个韵类)因受材料的限制,近20个声类,每类只有一个例字;32个韵类中,其中的“二”韵也只有一个例字。此外,有的声类不但例字少(2至3个),而且这样的例字还只出现在二至三个点。上述情况的声类、韵类,它们的科学性与可靠程度当然就差其他的声类韵类了。要弥补一个声类或一个韵类独有一例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汉字趣谈     
在成千上万个汉字中,“人”(ren)是一个象形字,结构简单,一个“(?),一个“(?)”,象是叉开双腿站立的人的形象,也表示人的两条腿一前一后在行走。来自人类最原始的认识是,人是可以站立并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