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刑法甚为完备,颇具特色,以中华法系之美誉而闻名于世,其中数罪并罚制度亦有一定价值。本文简述其意,略显端倪。数罪并罚就是犯有数条罪行的人如何负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中国历代王朝对一人数罪的处罚原则有所不同。《尚书》是我国最古的一部以政事为基本内容的文献汇编,其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法律思想是中华法系的基石。《尚书·吕刑》说:“其刑上备,有并两刑。”就是说一人犯有两个罪行时,把轻罪并入重罪,只按重罪科刑,不复处轻罪之罚。这是我国早期的数罪并罚思想,吸收原则的雏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等级法观念,自夏、商,周三代开始萌芽,至近代数千年而不衰,其影响渗透到立法、执法乃至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国国人心理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剖析,可以使我们对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异同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正> 从法律发展史看,军事法有自己特殊的调整对象。军事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律部门之一。它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军队和战争的产生而产生的。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都有专门的军事法律形式。自秦以来,尽管各代封建王朝均采取"诸法合体"编纂基本法典,但在每个朝代的法律中均有专门的军法篇章。如秦律中的《军爵律》、《戍律》、《屯表律》,唐律中的《卫禁律》、《擅兴律》、《厩库律》,等等。其他国家的军事法,也都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古代的军事法,还是现代的军事法,他们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军事和战争领域内的集中的体现。综观古今中外,军事法浩如烟海,形  相似文献   

4.
法律和道德、宗教等混合在一起,从而使法律带有强烈的伦理色彩,这是古代法的一个共同特点。然而,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中国古代法的伦理化倾向特别突出,由此演变成的伦理法观念也特别强烈。这是中国古代法观念与西方古代法观念的一个重大差异。一伦理法观念来源于伦理法的实践,其萌芽见于夏、商、周三代。当时,在法律思想界,占统治地  相似文献   

5.
德国商行为法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商行为法探微范健一商行为的概念在德国法律中,商行为是一个法定概念。《德国商法典》第343条第1款指出:“商行为是商人从事其商事经营的全部行为。”这个概念包含至少三个层次的涵义。第一,商行为是一种行为,该行为同一定的法律规范相联系、受法律规范调整,...  相似文献   

6.
夏商周法制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商、周法律史料扑朔迷离,因而给先秦法制研究造成很大困难,以致出现了一些误说,且流传甚广。作者就其中五个问题进行了探索,认为:汉初提出的”夏刑三千条”乃误说,其来源是《尚书·吕刑》和《书序》;《洪范》既不是夏代的法典,也不是所谓的“宪法”,而是古代探讨统计方法的政论文献;常被法学界引用的甲骨史料中的“刑”字应释为“丹”,而“辟’字应释为“孽”字;西周穆王时制定过法典《吕刑》,但《尚书·吕刑》则是后来依据西周官方档案整理而成的文献;现存《尚书·吕刑》中的“五过”是西周法典《吕刑》一专有术语,是《吕刑》刑罚体系组成之一,即赦免,最轻的处罚。  相似文献   

7.
滚珠合同是从格式合同变迁而来,合同法律制度对格式合同规定了不利提供方解释原则。在滚珠合同中,运营商一头连接增值商,一头连结消费者,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网站,并且按时间或者按信息流量代理增值商收取费用;另一方面为增值商提供客源,并且按照代收金额分取固定比例的费用,实际上就是中介人。所以,当增值商违法时,增值商须承担法律责任,而作为中介人的运营商也应按照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和《律师法》等法律精神,对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12,(14):36-36
木铎据《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引《尚书·夏书》称:“每岁孟春,道人以木铎循于路。”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曾有这样一种被称为道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可以讲,这是我国新闻事业最原始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夏、商、周三代,并没有诽谤罪。那时候,“诽谤”二字,原是个褒义词,意指民众对于国家政事的自由议论。《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中,都曾说到,远古的帝尧、帝舜时期,曾经在皇宫门口,竖起一根“诽谤之木”,木头上钉有一块横板,专供百姓在上面书写对国家政事缺失的意见。据汉儒郑玄之说,诽谤之木亦即后来皇宫门前的华表,亦即今日天安门前的华表,所以华表上仍有一块横板。儒家经典《国语》一书中的《周厉王杀人止谤》一文,也明确地认为,百姓诽谤天子周厉王,即对周厉王的政事提出批评,是一种合法的权利,周厉王把诽谤自己的人杀掉,是…  相似文献   

10.
从法律文本规范到法正义的实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由于法律文本规范本身的技术性因素,以及司法者适用法律文本规范的诸多主观因素,使得从法律文本规范到法正义的实现障碍重重。许霆案早已尘埃落定仍然争议质疑声不断,其原因亦主要在此。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适用我国《刑法》第264条文本规范存在诸多法的背离如因对银行与银行工作人员两个主体概念的混淆导致对盗窃罪构成要件之秘密窃取的错误认定、司法者对264条文本规范的立法目的以及对法律共同体的共同价值的背离等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军事法的形成与发展,上起夏初,下至晚清(鸦片战争前),绵延4000余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法对于维系古代军队,强化军队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尤其是在中国频繁而激烈的古代战争及历代王朝政权更迭中,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和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一、以法治军为阵战之首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强调,治国先要治军,治军则以法为本。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三代帝王兴兵出征,往往都以“替天”伐罪名义发布誓命文告,如夏启攻打有扈氏而作《甘誓》,成汤伐夏桀而作《汤誓》,武王伐商纣而作《泰誓》、《牧誓》,周公伯禽伐维夷、徐戎而作《费誓》,它们既是战争动员令,又具有“作战条令”的作用,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军事法。古兵书上说:“三代令王出兵伐罪,必立誓命之文,所以申  相似文献   

12.
夏、商、西周时期,奴隶主阶级主要利用神权法思想进行统治,这三代的神权法思想经历了一个抛物线式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文本中的“可以”是一个常见的法律用语。包含着“可以”一词的法律规范即为授权规范。在中国现代宪法文本中 ,“可以”一词总共出现了 1 2次 ,但是 ,每一次出现的“可以” ,都蕴藏着不同的法律意义。通过对宪法文本中“可以”一词的意义疏理和归类分析 ,可以透视出中国现行宪法及宪政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一、比较法的产生比较法的产生很早,可以说,自从有了法律和法学以来,就有人研究外国的法律,并对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的不同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就形成了夏朝奴隶制国家,出现了《禹刑》.《禹刑》不仅包含调整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而且也包含调整所有权和宗法关系等民事法律规范的内容.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十一世纪的商朝,参考《禹刑》,有所  相似文献   

15.
周祯祥 《政法论丛》2015,(2):134-142
理性是古希腊文明的创造,它与规范紧密相连,法律则是理性的集中体现。法律规范的层次性特点是建构法律论证体系的基础,这种层次性表现为一条法律之链。现代规范理论从科学取向转向实在的生活世界,具有商谈论辩的取向,黑尔的道德论证理论和图尔敏一般论证模式正是这种商谈论辩取向的典型。规范的商谈论辩取向的进一步延伸,是产生众多的关于法律论证的新设想,这些有关法律论证的设想既是法学理论工作者面向司法实践的产物,也是法律实务工作者寻求理论支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对巫术邪教的法律惩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巫术是指利用虚构而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来实现某种愿望或作出某种预测的法术。在中国古代,巫术主要包括祈求鬼神加害于人或降福于己的祈祷术,以蛊毒等邪术使人产生迷惑昏狂、病痛乃至于死亡的巫蛊术,以及某些神秘的占卜术等。在夏、商、周三代,拥有巫术的巫、祝属于享有重要政治地位的国家职官。尤其在殷商时代,国事无论大小,均由巫、祝占卜后决定。战国以后,巫、祝开始丧失其政治上的显赫地位,逐渐沦为借鬼神求食的寄生者。巫术也逐渐蜕变为危害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骗取钱财,以及危害他人生命健康①的邪术而为法律所禁止。中国自东汉时始…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结合新《民事诉讼法》、新《行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范,本文选取了与一般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公益诉讼为主题,以新《环保法》第58条为切入点,采用法律文本分析、立法精神推断、法律体系参照等方法,结合国内外实际与经验,对环境公益诉讼之原告资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一系列规范政府管理的法律《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使得部门立法越来越需要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立法方式。充分利用法律界人士群体智慧的“开门立法”,成为明智之举。在此过程中,身处法律实务之中的律师协会如何为立法建言献策,从一个行业组织过渡到为社会群体利益执言的公众代言者?《法人》记者通过对中国知名律师协会会长的专访,讲述律师协会与立法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9.
《唐律疏议》作为中国古代法律解释的集大成者,在法律解释的文本形式方面具有"一律一释"、"律释合典"、文本结构的非独立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中国古代法律解释发展的重要经验。中国当代法律解释应当借鉴《唐律》法律解释文本形式的经验,改进我国当代法律解释的文本形式,实现我国当代法律解释在文本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罗斌  刘少夫 《法制与社会》2011,(30):16-16,20
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法律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以“仁”思想为形上依据的,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儒学“仁”思想的源流及含义并不清晰,见仁见智。本文以文献研究与分析论证相结舍的方法,对儒学咋,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揭示出“天-道-天(道)人合——仁”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包含法律文化)形上依据的发展过程。本文介绍的是“天”思想在《易经》、《尚书》、《诗经》等原始文献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