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再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刚 《行政论坛》2009,16(4):69-71
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一行政诉讼中不适用调解的规定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目前学界对行政诉讼是否适用调解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是否定说,即不主张调解的适用:二是肯定说,即可以用调解制度(有限的调解).主张行政诉法不适用调解的规定是我国权力制约理论的渊源所在,是司法权制约行政权在法律层面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治安调解是行政调解的一种,是公安机关对特定治安案件作出调解处理的法律活动,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拟在阐释治安调解概念的基础上,对治安调解的适用条件、适用原则和适用程序进行论述。同时,拟针对在适用治安调解的实践中存在的办案民警忽视调查取证工作、治安调解的法律效力不足,以及基层公安机关违法行使调解权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行政法理论通说认为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对此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原因主要在于行政职权的不可处分性。制度上的缺失不等于现实中的虚无,事实上,行政职权是可以有限处分的,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有其优势所在。从法社会学、法经济学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角度看,行政诉讼可适用调解对行政案件的顺利解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民法院越来越多地使用了行政诉讼调解,不少学者认为,行政调解应该在行政诉讼法再次修改的时候正式写入法律.为了批驳这种观点,重新分析了行政诉讼不应适用调解的原因,并认为,它只是目前行政法治面临的种种压力下产生的另一种坏制度,或者说,坏的原因导致坏的结果.它不应该成为解决行政诉讼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行政调解作为一种法律制度被广泛运用.而警察行政调解是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警察行政执法活动的重要形式.警察行政调解在公安机关诸多强制、命令的行政行为方式中,以其非强制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公安机关服务社会的职能.但警察行政调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调解范围和规范的调解程序,而且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在对警察行政调解的执行上监督机制规定得很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警察行政调解的范围、程序、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以引起理论界与实践中的重视,并予以广泛研究与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随着行政法治理念的发展,是否真的不适用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这是个值得考量的问题。域外及我国台湾地区早已在行政诉讼中确立调解制度,并在行政纠纷的解决中产生了重要作用。现行法治也要求行政机关实行服务行政和参与式行政,这就为双方进行协商制造了空间。本文将借鉴其他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法治的实际情况,阐述并分析我国在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刘鹏 《理论与改革》2012,(5):125-128
行政调解作为我国三大调解制度之一,具有独特的功能价值和职能优势,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对行政调解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我国行政调解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应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为指导,完善我国行政调解制度。为此,必须加快行政调解立法,扩大行政调解范围,规范行政调解程序,明确行政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建立专门的行政调解组织,积极推进行政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一规定从立法上否定了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存在。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是因为调解原则在诉讼活动中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当事人能够自由处分其权利,而行政诉讼的被告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这个职权是人民通过法定程序赋予的,往往是特定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  相似文献   

9.
李升元 《理论探索》2005,(1):105-106
特别权力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 ,其法律救济主要是以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为原则 ,有限适用司法审查。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行政申诉、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谈判、调解及仲裁等 ;有限适用司法审查主要指根据“重要性理论”和正当程序原则对特别权力关系进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视角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出现的困境,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重构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热点话题。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接纳不适用调解的原则,本意是防止行政主体任意处分其无权处分的行政管理权,其防范的对象应当是作为被告的行政主体。但这样的法理无疑忽视了现代行政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集权行政,而是包涵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非权力行政的客观事实;忽视了行政主体依法享有很大的行政裁量权的客观事实;忽视了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已从一种利益冲突、对立或对抗、互不信任的关系发展到一种利益一致、服务合作、相互信任的关系的客观事实。正因为这一法律制度有这些缺陷,我国行政诉讼法在一定范围内承认和确立调解制度是十分必要,也具有可能。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08,(3):62-63
《人民日报》2月26日报道,2010年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今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社会,很多矛盾存在于市场不为、行政不到、法律不全。社会管理通常依靠三种力量:第一种是社会自治力量,我称之为“社会基础性调解”;第二种是行政力量,第一种力量失效后可借助行政调解;第二种力量失范后,动用第三种力量即司法调解。目前的状况是,行政调解过多,自治调解太弱,司法权威不足。在经济管理方面,政府已学会用市场机制这个基础性手段来配置资源,而在社会管理方面,也需要多用社会自治这一基础性手段来管理社会。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4)
行政调解作为我国目前力推的"大调解"的环节之一,在解决纠纷时受到了行政机关的青睐。然而,盲目的推广可能导致对法治价值的损害,因此,行政调解的进行需要以尊重法治为前提,行政机关在调解的过程中,必当认识到行政调解的能力范围,警惕由于对其范围、程序、效力、救济途径等认识上的误区,从而防范其对法治价值可能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四川、河北等地探索和推动的行政调解实践表明行政调解在定纷止争、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作为公权力运行的一种方式,行政调解是把双刃剑,让其在良好的实体构建和程序保障下运行福泽万民,反之则贻害无穷。从法理层面看我国行政调解具有秩序、公正、自由、效益等应然价值。为了促进行政调解的应然价值良好的转为实然价值,设计并强化相关实体性保障路径是十分必要的,希望这种探索对行政调解制度早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道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进程中,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出现了出嫁女基于土地产生的集体经济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其成因主要有:村民自决权的局限性,村民的传统观念,村民基于现实和长远利益的考量,现行法律适用的冲突与补救措施不到位,村级"法律"与村级领导的行政专断等。因此,要尽快转变村民的传统观念,围绕协商民主恳谈方式构建新的调解方案,完善法律体系以及行政、司法救济,加强对村规民约和村干部权力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地解决纠纷是我国行政诉讼追求的一大目标.然而,调解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并未被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所认可.从我国的具体实践中看来,在我国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制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但也应当对其适用方式加以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技术自身的发展和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己成为一种多发性社会矛盾。从传统政治、文化背景的视角看,行政调解作为医疗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笔者在分析现行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强化调解中立性、加强人员配置、完善调解程序等措施,以期为《行政调解法》的出台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强行政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峻 《理论探讨》2012,(1):11-13
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是中央对深化改革提出的最新要求,这一要求同样适用于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要有逻辑架构支撑,逻辑框架解决的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系统性问题,顶层设计还应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深层次、难点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也就是要通过顶层推动及顶层自身的改革突破瓶颈.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提高了司法资源的使用效率湖南省近年来以人民调解为依托,探索建立了一套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提高了司法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调解联动机制要充分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种调解资源,理顺各种调解主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要密切衔接互动的关系,明确各自调解范围内的定位与职责,实现处理各种纠纷的效益最大化。当前黑龙江省已初步建立了完善的调解联动机制,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各自为战、衔接互动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着眼于上述实际问题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为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决策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石惠惠 《学理论》2010,(15):126-127
我国行政诉讼立法不主张适用调解制度,但是司法实践中却广泛存在法院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的现象,这种隐约而又顽强地生长的调解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如何给予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以牢固的理论支撑、有力回击反驳意见并构建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是促使调解制度得以合法合理运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