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与法制》2010,(11):63-63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前,在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一名24岁河南籍女子从8楼楼顶跳下,当场身亡。据称,此女子是富士康集团的一名员工,该公司是从事电脑、通讯、电子等高新科技的一家大型企业。自今年1月以来,富士康公司已经接连发生八起员工跳楼事件。  相似文献   

2.
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热议。富士康科技集团发生的员工连续“跳楼事件”,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有些深层的原因。涉及员工个体、企业和社会多个方面的因素,但是,它与富士康企业文化的变异和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缺失,无疑具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弓 《世纪行》2010,(7):43-43
<正>富士康年轻职工12连跳震惊了社会,引起了各界关注和探析:有的认为是血汗工厂所致,有的归因为一代人的精神迷失,有的认为是媒体发酵后的维持效应,还有的认为是社会心灵情感抚藯缺失和行政执法管理滞后与懈怠的结果。分析都切中肯綮,言之成理。自杀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谢建芬 《前沿》2010,(22):80-82
网络时代频发的集群事件,具有参与主体的广泛复杂性、参与形式的虚实交互性、效应扩散的难以控制性、事件演变的结构性、事件效应的双重性等特点,因为这种集群事件已经开始侵害当事人的私权甚至伤及无辜,政府部门需要着手构建社会控制机制.基于网络群体事件的社会环境条件、行为者心理情绪习惯、社会新闻诱因等原因及信息技术的支持,对社会控制机制的构建需要从网络秩序体系、网络集群事件的预警机制、通达有效的宣传机制、有效的协调机制、对网络事件中弱势者的救助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媒体事件,就是因媒体集中关注而放大社会影响的各类事件。这些事件既包括突发事件也包括常发事件。因媒体报道而引起超出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广泛关注,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这类事件将会越来越多。警方面对媒体事件,不论是警方集体或是民警个人引起的媒体事件,如何趋利避害,正确应对,这是每个民警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青年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制造者和推动者。青年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动因主要源自于社会正义感、诉求利益、宣泄情绪、获得认同和从众心理。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青年群体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心理需要,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呈现出轻信与质疑的矛盾性,网络表达带有随意性和非理性倾向,思想和行为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而关注负面信息的心理偏好、消极的刻板印象与心理归因、群体认同和群体极化、负面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等,则是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进程的重要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种种不良表现 ,使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反思现行的高校德育 ,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 ,还是教育方式上都存在着与网络社会道德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他律性与网络社会道德自律性存在着矛盾。因此笔者认为 ,要解决这一矛盾 ,就要加强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高强 《前沿》2014,(3):24-2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对社会舆情进行反应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对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社会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论坛、贴吧、微信、微博、QQ等形式,都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监督的处理,也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凌 《理论月刊》2020,(6):106-115
当今网络新媒体、社交媒体时代,消极、负面或矛盾冲突比较剧烈的境内外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网络舆论共振现象频频可见。解析近两年境内外消极、负面的网络舆论共振典型案例,探讨境内外网络舆论共振现象的话语传播机制、风险衍化及其防范策略,对于预防和化解境内外网络舆论共振风险,具有明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热点事件引发境内外网络舆论共振的话语传播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网民话语交互作用——网络舆论共振的触发机制;二是网民话语势能聚集——网络舆论共振的聚合机制;三是舆论涟漪效应——网络舆论共振的扩散机制。消极、负面或矛盾冲突比较剧烈的社会热点事件所引发的境内外网络舆论共振现象,不仅会造成虚拟化、观念化、符号化的网络话语"软风险",还可能为现实社会引发诸多"硬风险",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在"多中心治理"语境中,境内外网络舆论共振事件的风险防范需要打破传统的"维稳"惯性,及时回应网民的合理诉求和关切,提升"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风险防范能力,实现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媒体、网络意见领袖、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包容性共防共治"。  相似文献   

10.
当富士康迫于社会压力,为甩掉“血汗工厂”的恶名而宣布大幅加薪时,或许鲜有人会想到带来的后果会如此“严重”。一些大型制造企业随后出现了员工要求加薪的呼声,在呼声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一直“单打独斗”的劳动者们,终于开始团结起来集体维权,要求加薪。这些事件使不少企业开始担心,尤其是那些代加工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相似文献   

11.
社会燃烧理论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互联网作为载体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社会燃烧理论及其用于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的适用性;详述了社会燃烧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要素:社会矛盾是燃烧物质,网络助燃剂系行为动员和情绪动员所起的作用,社会点火温度是刺激性事件;论述了网络助燃剂对刺激性事件和社会矛盾的集合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过网络激化,群体性事件的传播具有自发性和快速性,其影响具有广泛性和参与性,参与者具有隐匿性和盲目性,因而使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具有复杂性和应急性。推动这一激化过程的是网上利益相关方、网上知情方和网上参与方等三方通过一定的网络激化路径实现的。面对这一新形势,政府应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教训,改变原先否定、回避的立场和态度,进而探索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典型案例2009年10月16日,明某驾驶无牌轻便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超越杨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时,与相对方向行驶过来的由杨某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相撞,造成明某等人及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该交通事故经某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视阈中的公共精神:缺失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斌 《前沿》2010,(11):175-178
公共精神是一项重要的认知型社会资本,是政治发展重要的心理基础。现阶段,公共精神在我国还比较欠缺,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结构的“特殊化”倾向、公民社团发展的滞后以及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开展多样化的公民教育、大力加强公民社会的建设和积极推进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来培育公共精神,为我国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性力量。  相似文献   

15.
方然 《电子政务》2013,(2):40-48
在界定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空间、主体、客体、传播模式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总结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四个特点,即舆情更易快速集结,舆情体现出大学生日益增强的公民意识,与公众舆情相比更易治理,舆情相对比较理性等;对已有网络舆情管理研究提出的治理发展模式及其可行性和困境等成果进行了综述,借鉴西方治理理论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综合治理模型,即建立以"信息公开、对话、事后分析、决策"为流程的治理体系,对于信息不透明、制度缺失和政府不作为等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信息公开和对话可以增进政府与社会的相互了解,分析和决策能够化解社会矛盾,从而从根本上预防或平息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复杂社会网络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引入群体性事件生成机理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复杂性社会问题,在事件的生成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人群网络结构,并且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着潜移默化或明显的关系与结构的双重变化,由简单随机网络逐渐演化成一个存在明显社团结构的非随机复杂网络,导致事件发生后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广东肺炎事件”的妥善化解提示我们,政府今后为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一是应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可以迅速启动的危机处理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与监督的功能,着眼于提升政府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三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大非常时期的执法力度;四是加强对公众危机意识的教育,提高其危机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环境问题引发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群体性事件正以年均29.8%的速度快速增长,形势严峻。在2012年及2013年公布的"十大公民事件"的评估结果中,环境群体性事件连续两年榜上有名。不同于大多数因经济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  相似文献   

19.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对立性公共事件在网络出现;二是网民热议,生成网络舆论;三是传统媒体参与,与网络舆论相互呼应促动,生成社会舆论;四是出现制度外社会行动;五是事件消退。在前四个阶段,事件对社会秩序的冲击逐步增大,强度和危机指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旭 《青年探索》2001,(1):21-22
本文以关于"王丽萍事件"的网络讨论为个案,探讨了网络帖子及网络讨论的社会学意义,讨论了网络帖子的常见风格流派与其中所折射出来的价值观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