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货紧缩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是否出现,其特征、成因以及中国现阶段应采取何种对策等等,经济学界对此提出了众多真知灼见。在此归纳总结经济学界和经济工作者不同观点,综述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是否存在论 1.不存在通货紧缩。199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长长戴相龙在答中外记者问题“中国是否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时说,“出现通货紧缩要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是物价连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第二是经济萧条,表现为两个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不完全存在的。中国物价指数在前两年连续下降,主要与农产品价格下降有关,不完全是货币供应量减少的原因。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广义货币这两年都比上年增长15%,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从经济发展来说,这两年不是衰退而是持续快速增长,分别为8.8%和7.8%。我认为现在中国还不存在通货紧缩,但是我们要预防通货紧缩”。认为目前我国只出现不“通货紧缩”的某种迹象,但整体上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不能把  相似文献   

2.
该文首先借助工业化率、投资率、消费率等指标分析了济南市需求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因,然后重点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论述,在消除物价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济南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变化趋势,并借助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具体原因。在得出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明显波折、居民的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且下降较快、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加速作用逐步减弱、近几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度没有明显改变等结论后,从消费文化、投资的产业结构和规模结构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按照经典经济学理论的定义,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价值含量上升而造成的名义物价下降。通货紧缩一般用来形容通货、信用的收缩,但并不是所有的通货、信用收缩都会带来名义物价下降。如在经济衰退时期也会出现物价下降,但这时的物价下降是由于商品价值量减少引起的实际物价下降,而并不是由于纸币价值量(含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通货紧缩是个新的经济问题。目前,关于通货紧缩,还有很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本文以物价下跌或商品供应量缩减来判断通货紧缩,并认为通货紧缩只要不超出限度,也会有利于经济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了1985年、1988-1989年,以及1993-1995年三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三次通货膨胀都是货币超量供应引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是引起投资冲动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的投资热、行政干预是通货膨胀的助推器;需求拉动、成本推动是三次通货膨胀的共同原因,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是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国际因素对中国物价走势的影响不断加大.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着通货紧缩的成胁,但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注入的大量资金,有可能成为下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源,因此,中国在防止通货紧缩的同时,还需警惕外部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6.
1998年以来,我国处于通货紧缩阶段,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信贷集中现象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贷集中现象的产生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从理论的角度看也有其产生的依据。本文拟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理论着手,分析我省信贷集中现象的宏观影响及改善措施。 一、信贷集中现象。 从1998年以来,我国的物价指数不断负增长,但从物价下降(单要素论)来看,通货紧缩已毋庸置疑(谢平、刘锡亮,2001)。同时我国金融业又不断进行改革,1994年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措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进  相似文献   

7.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大幅度滑坡,决定了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当前制约我国国内需求扩大的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受阻、市场需求疲软、乡村城市化滞后、所有制结构变革尚未到位以及通货紧缩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等。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经济从宏观看,通货紧缩势头不减,经济增长活力不足,失业率趋升。影响经济增长的需求不足问题,看不到缓解的迹象:今年1—4月,出口呈现负增长,全年估计也不乐观;尽管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还在发挥作用,但是民间投资几乎没有动静;居民消费不畅,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十分有限。从微观看,相当一批国有企业每况愈下,亏损、潜亏、发不出工资、工人下岗的越来越多;乡镇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景气的现象。为了刺激需求,启动经济,近两年在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收效并不明…  相似文献   

9.
扩大民间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投资对需求的扩大和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但由于融资制约、产业准入制约和环境制约,使民间投资的后续跟进不足,制约了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应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支持,拓展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加快存量资产的流动,建立民间投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推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西部要高度重视科技教育,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为其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西部人力资本投资需要与西部开发进程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协调,并且应该体现在对人力资源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发上。一是人力资源结构与西部产业结构衔接相协调,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与西部各区域经济开发、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知识结构以及人才类型相衔接配套。  相似文献   

11.
论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方市场下结构性需求与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趋同,国内产品相对过剩,商品质量低下,市场购买力分布不均.居民消费心理的变化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使企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分化速度加快,平均利润下降,市场开拓困难.因此,企业应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2.
预计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满足不断增长的跨界交通需求,会加速珠江口西岸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港澳经济持续繁荣和稳定发展。面对珠江西岸相对低廉的物价、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港澳互补的产业结构将吸引更多的港澳资本来珠海投资,大桥直接连通珠港澳,将进一步拓展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的空间和人员来往的便利性。大桥建成后,三地将跨境连接,对珠海房地产业的影响带来可观的变化。对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日益趋同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对外贸易与FDI流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上是相关的,但其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我国贸易投资一体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
试论扩大内需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是应对出口导向战略遭受严重挑战的现实选择;是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的持久动力。为此,在分配政策上,要着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财政政策上,要加大减税力度,扩大企业投资规模;在货币政策上,主要防止通货紧缩,努力保持物价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发,使我国进入新一轮会计改革。此次改革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等更深层次上,进一步完善了会计规则,将有利于规范会计秩序,以实现国际趋同。本文试图从企业对外投资业务入手,通过对新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但其进一步发展却面临着投资安全审查力度加大、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新的制约因素。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来加以推动,一是积极应对投资安全审查,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二是合理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布局,转变对外投资模式;三是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走绿色投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论点摘编     
启动市场需求的难点及对策 启动需求难度大,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第一,从1997年中期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在第四季度变得十分明显。同年10月以后,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由于消费者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所以启动需求比较困难;第二,国企改革已进入一个攻坚时期,在解决国企长期重复建设形成的多余生产力和富余人员这两个问题的同时,需求也相应减少;第三,由于打破“铁饭碗”和住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调控经济的宏观政策中,最有效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必须综合运用二者,使之相互协调,共同担当起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与灵活的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要加大财政政策启动经济的力度,同时,也要继续运用好货币政策。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以消除通货紧缩现象和刺激国内投资以及消费需求为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后移的趋势,导致风险投资业与其他金融业趋同,失去了风险投资存在的意义,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针对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后移现象,理论和实践人士要作进一步研究,探索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后移的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贸易与投资一体化为主要方式的要素和产品的国际流动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改变的不仅仅是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更重要的是从生产经营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微观基础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贸易政策的选择与调整既要有利于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又要有利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提高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