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恢复开封县。以合并于开封市的原开封县行政区域为开封县的行政区域。2、恢复商丘县。以合并于商丘市的原商丘县行政区域为商丘县的行政区域。3、恢复宁陵县。以合并于睢县的原宁陵县行政区域为宁陵县的行政区域。4、恢复获嘉县。以合并于新乡市的原获嘉县行政区域为获嘉县的行政区域。5、恢复新乡县。以合并于新乡市的原新乡县行政区域为新乡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2.
1、恢复武功县。以合并于兴平县的原武功县行政区域为武功县的行政区域。 2、恢复扶风县。以合并于兴平县的原扶风县行政区域为扶凤县的行政区域。 3、恢复(氵千千)阳县。以合并于隴县的原(氵千千)阳县行政区域为(氵千千)阳县的行政区域。 4、恢复麟游县。以合并于凤翔县的原麟游县行政区域为麟游县的行政区域。 5、恢复岐山县。以合并于凤翔县的原岐山县行政区域为岐山县的行政区域。 6、恢复郡县。以合并于盩厔县的原郿县、岐山两个县行政区域和凤翔县的部分行  相似文献   

3.
1、恢复禹城县。以合并于高唐县的原禹城县行政区域为禹城县的行政区域。2、恢复陵县。以合并于平原县的原陵县行政区域为陵县的行政区域。3、恢复武城县。以合并于夏津县的原武城县行政区域为武城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4.
一、恢复汶川县。以合并于茂汶羌族自治县的原汶川县行政区域为汶川县的行政区域。二、恢复理县。以合并于茂汶羌族自治县的原理县行政区域为理县的行政区域。三、恢复南坪县。以合并于松潘县的原南坪县行政区域为南坪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5.
1、恢复佛岡县。以合并于从化县的原佛岡县行政区域为佛岡县的行政区域。2、恢复定安县。以合并于定昌县的原定安县行政区域为定安县的行政区域。3、恢复屯昌县。以合并于定昌县的原屯昌县行政区域为屯昌县的行政区域。4、撤銷定昌县。5、恢复临高县。以合并于澄迈县的原临高县行政区域为临高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6.
1、恢复柘荣县。以合并于福安县的原柘荣县行政区域为柘荣县的行政区域。 2、恢复清流县。以合并于清宁县的原清流县行政区域为清流县的行政区域。 3、恢复宁化县。以合并于清宁县的原宁化县行政区域为宁化县的行政区域。 4、撤銷清宁县。  相似文献   

7.
1、恢复正宁县。以合并于宁县的原正宁县行政区域为正宁县的行政区域。2、恢复华池县。以合并于庆阳县的原华池县行政区域为华池县的行政区域。3、恢复合水县。以合并于宁县、庆阳两个县的原合水县行政区域为合水县的行政  相似文献   

8.
一、恢复虎林县。以合并于虎饒县的原虎林县行政区域为虎林县的行政区域。二、恢复饒河县。以合并于虎饒县的原饒河县行政区域为饒河县的行政区域。三、撤銷虎饒县。四、恢复樺南县。以合并于樺川县的原樺南县行政区域为樺南县的行政区域。五、設立鸡东县。以密山县和鸡西市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鸡东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9.
1、恢复濉溪县。以濉溪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濉溪县的行政区域。2、恢复肖县。以合并于肖砀县的原肖县部分行政区域为肯县的行政区域。3、恢复砀山县。以合并于肖砀县的原砀山县行政区域为砀山县的行政区域。4、撤销肖砀县。其行政区域除划归肖县、砀山两个县以外,其余划归濉溪市。5、恢复滁县。以合并于滁全县的原滁县行政区域为滁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一、恢复北安县。以合并于北安市的原北安县行政区域为北安县的行政区域。二、恢复德都县。以合并于北安市的原德都县行政区域为德都县的行政区域。三、撤销北安市。  相似文献   

11.
恢复友谊县。以合并于集贤县的原友谊县行政区域为友谊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2.
恢复化德县。以合并于镶黄旗的原化德县行政区域为化德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3.
恢复路南彝族自治县。以合并于宜良县的原路南彝族自治县行政区域为路南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一三一次会议通过恢复西林县。以合并于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原西林县行政区域为西林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5.
1961年8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裁第112次会裁通过恢复屯溪市。以合并于休宁县的原屯溪市行政区域为屯溪市的行政区域。国务院关于恢复安徽省屯溪市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裁第1挂次会裁通过恢复鄂城县。以鄂城市的行政区域为鄂城县的行政区域。撒销鄂城市。3、撤精沙洋市。改毅为沙洋旗,划归荆阴县倾导。4、恢复嘉焦县。以合并于武昌县的原嘉焦县行政区域为嘉焦县的行政区域。5、恢复蒲沂县。以合并于咸宁县的原蒲沂县  相似文献   

17.
设立乳源瑶族自治县。以合并于乐昌县和曲江县的原乳源县和韶边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域为乳源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8.
1、设立昌平县,撤销昌平区,以原昌平区的行政区域为昌平县的行政区域。2、设立通县,撤销通州区,以原通州区的行政区域为通县的行政区域。3、设立顺义县,撤销顺义区,以原顺义区的行政区域为顺义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9.
一、设立新汶市,以新泰县孙村公社全部,汶南、城关、宫里3个公社的部分地区为新汶市的行政区域。新汶市由济南市领导。二、设立牟平县,以烟台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牟平县的行政区域。三、设立平阴县,撤销东平县,以原东平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平阴县的行政区域,其余行政区域划归汶上县。平阴县由济南市领导。四、设立垦利县,以原淄博专员公署所属孤岛人民公社的行政区域为垦利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20.
1、设立滦具,以唐山市原滦州区的行政区域为滦县的行政区域。滦县由唐山市领导。2、设立丰润县,以唐山市原丰润区的行政区域为丰润县的行政区域。丰润县由唐山市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