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只有锲而不舍,发现问题扭住不放,不彻底解决问题绝不放手,才能让执法检查长出"牙齿",才能让被检查者不敢应付,更不敢怠慢,才能充分发挥执法检查的"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今年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主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强调,人大执法检查就是"法律巡视",是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保证法律得到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张弛 《群众》2019,(15)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新以来,连续在全国开展了大气、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去年,栗战书委员长在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时指出,人大执法检查就是"法律巡视",是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保证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的一把"利剑"。今年栗战书委员长在江苏省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时强调,要让法律制度的"牙齿咬合"。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法治、遵守  相似文献   

3.
执法检查:地方人大实施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张文麒对本级“一府两院”实施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权。依法行使这项职权,对于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有效实施,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树立人大国家权力机...  相似文献   

4.
<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监督,顾名思义就是监察和督促,本意是指对权力的制约。人大监督的目的,通过制约权力,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人大在监督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比如,执法检查,揭露出法律实施过程中存  相似文献   

5.
宪法法律赋予我国各级人大常委会保证法律法规实施的职责。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方面通过完善立法不断增强法律的可实施性,另一方面通过改进和实施各种法律监督方式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正确有效的实施。在人大监督、保证法律法规实施的各种方式中,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最频繁使用的执法监督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人大执法监督手段之一[1]。  相似文献   

6.
围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立足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在执法检查中 ,应突出改进检查方式、运用监督手段、落实整改效果三个重点 ,努力实现执法检查与执法评议的有机结合 ;实现由程序性的“弹性”监督向实质性的“钢性”监督的转变 ;并通过实行执法检查整改目标承诺制、整改方案公示制、整改落实责任制、整改跟踪督办制以及整改建议限时办理制等 ,确保执法检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加大个案监督力度 ,健全完善个案监督机制 ,重点针对投…  相似文献   

7.
根据监督法的规定,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主要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使执法检查更见成效,不走过场?江苏省东海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仲从操揭到痛处才是真执法检查应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目的是为了使宪法和法律切实得到贯彻实施,以期"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假如走马观花不痛不痒,不但民众失望,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8.
正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富有成效的监督方式。监督法就如何开展执法检查进行了具体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这为执法检查这一常态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目前,各地对执法检查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中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借助"外脑"推动人大监督提质增效,增强科学性、提高权威性。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方式方法的一个创新之举,值得叫好。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进行执法检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各级人大加大法律监督,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基本  相似文献   

10.
李江潮 《云南人大》2008,(10):27-28
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对于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为了使人大工作积极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应把握好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代表视察、执法检查都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和宪法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重要工作。很明显,“一府两院”是视察、检查即监督的主要客体,“一府两院”的工作和宪法、法律实施情况是视察、检查的主要内容。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些地方人大及其...  相似文献   

12.
<正>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人大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正确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地方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执法检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及执法部门的  相似文献   

13.
正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2011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食品安全法》执法大检查。通过明察暗访和跟踪监督,许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一、把执法检查放在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地位首先,执法检查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工作。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就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法律这一规定,明确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中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要做许多艰巨的工作,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检查,是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执法检查,可以推进法律的学习、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可以总结贯彻实施法律的经验教训,改进执法工作;可以检查发现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5.
《人大建设》2002,(7):44-44
尹中卿撰文指出,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人大一些手段以便开展监督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使这些手段更加完善,更具有操作性。无论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还是监督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工作,都需要运用这些手段。严格说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批准计划和预算、开展评议工作等与监督手段都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舒颖 《中国人大》2023,(3):27-28
<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做好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沉甸甸的成绩单。那么,怎样的人大监督才是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7.
执法检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不少地方人大在开展执法检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点不突出、工作不深入、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以笔者拙见,要想增强执法检查实际效果,就必须从源头上预防"四种弊病"。一是预防"眼花病"。"眼花病"主要表现在"视力"模糊,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我国现行法律有200多部,每一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任期内不可能对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18.
<正>“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人大要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各国家机关都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牟定县人大常委会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一流”为目标,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不断创新人大工作,使人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权力,依法监督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工作职责,它是对“一府两院”是否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工作是否得以落实到位,工怍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