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歌谣是群众根据革命背景而创作的,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和鼓励的结果。自五四运动以来,红色歌谣的诞生与发展都与社会运动高度契合。因此,红色歌谣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的,它的发展轨迹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运动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对于新时代高校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歌谣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深入挖掘红色歌谣蕴含的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其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构建以学校教师队伍为主导、以整体高校学生为主体的“传唱”式教育,可以实现红色歌谣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史学习中的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的历史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等文化因子,是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资源。百年党史彰显了共产党人对坚定理想信念的自信,镌刻了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担当,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永葆革命精神的谱系。百年党史蕴藏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为全党上下提供了理想信念精神支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提供了镜鉴治国理政的真理智慧。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充分挖掘百年党史所蕴含历史文化内涵,用好百年党史这部教科书,让百年党史成为我们党赓续理想信念的血脉、传承历史使命,肩负时代担当、砥砺政治品格的载体、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深入挖掘党史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作为高校来说,应将党史教育贯穿于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深入挖掘党史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作为高校来说,应将党史教育贯穿于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党史,恢弘壮阔。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阐释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和重要要求,并明确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党史观"不立无从谈起。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观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党史观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党史观,对于更好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更好吸取和传承党的成功经验,更加深入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历史开篇。要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向度认识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要结合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瞩目成就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的实际,从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和团结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三个方面把握和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奋力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充分挖掘党史资源、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契合,进而丰富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拓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外延,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早期领导人,也是我党重要的思想理论家和史学家。他提出的有关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很有参考价值和时代意义,对今天的党史研究仍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100周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州是国内六个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的地方之一。值此重要节点,为深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编辑部拟于2020年第四季度在广州召开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专家论坛。  相似文献   

9.
张林  李强 《理论研究》2012,(3):22-24
努力推动新时期党史研究向人本方向转化,是现阶段党史研究的着力点。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任务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为了实现这个“转化”,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人”的价值与需求,着力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党史具有紧密联系的内在逻辑。两者都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两者都具有客观蕴含主观、主观反映客观的哲学内涵;两者统一于社会历史发展大势之中,共融共生,并因此产生重要的社会效应。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蕴含党的奋斗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作风、伟大成就、伟大精神等丰富宝藏,这些宝藏中都蕴含着政治基因。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之中。新时代,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深刻领悟党史的重要作用来增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以深刻领悟此次教育的重大意义来凸显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以主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来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以融入日常、抓住经常为途径来永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化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独特文化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的历史征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创造的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成果,与红色文化、革命文化、政党文化、党的历史等概念密切相关又有所不同。党史文化大体经历了形成发展期、全面发展期、蓬勃发展期和繁荣发展期等四个发展阶段。党史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是新时代资政育人的鲜活素材、立党兴党强党的滋养剂以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助推器。深入阐释党史文化的基本内涵,深刻把握党史文化的价值意蕴,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新时代大力弘扬党史文化、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逻辑、党史发展逻辑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必然要求。"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追求的逻辑动因和价值归宿,是98年党史发展的逻辑起点和价值主线,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共产主义、共产党奋斗目标基础之上的科学价值理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是"初心""使命"的理论依据,建立在科学理论之上的共产主义是"初心""使命"的价值基础,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中国共产党是"初心""使命"的组织保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核心要义在于弄清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些根本问题,在于弄通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  相似文献   

13.
杨光荣 《湘潮》2014,(7):49-49
党史部门既是党史研究部门,又是各级党委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在研究挖掘党史、写好党史方面责任重大。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不断加强对地方党史的研究和挖掘,在资政育人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挖掘党史红色文化,搞好资政育人服务张家界是一块红色热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中共上海、北京、湖北、湖南、山东、广东等地党组织在中共一大前就已建立,至今已近90年。为深入探讨党的创建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革命理论、进行组织建设、开展群众运动等方面的历史功绩,促进中共早期历史研究的深人,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定于2010年8月中旬在北京联合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9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的重要载体,红色资源融入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证了红色资源融入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的资政逻辑和育人逻辑,分析了在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活动中,运用红色资源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党史一直是党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党史教学应该理清党史教学的“源”和“流”,通过重温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并通过科学教学方法彰显党史教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195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推动全党深入学习党史,胡乔木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以下简称《三十年》)。《三十年》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至1951年这三十年的发展脉络,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蕴含了深刻的党史研究思想方法,也体现了胡乔木在理论宣传和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价值取向,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杰出著作。  相似文献   

18.
对周逸群的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黔东红色文化的切入点和铜仁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前人对周逸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周逸群的革命理论、与贺龙及南昌起义的关系、与湘鄂西苏区根据地和红二、红六军团建设几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学术史的梳理、独立性的思考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方面见诸的文章还不多。未来的研究中,总结周逸群研究的理论体系、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还要深入研究和挖掘。  相似文献   

19.
高炬 《党史纵横》2001,(7):F003-F003
2001年6月1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在辽宁早期活动座谈会在沈阳卷烟厂举行.这是由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中共党史学会组织的纪念建党80周年的一次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20.
辽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区域文化、社会发展、人文精神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遗存,且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价值。辽西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漫长,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深远而厚重,具有丰富性、融合性和可辨识性特征。通过保护和挖掘这些文化遗存,以及人们与文化遗存之间的主客体建构,会产生强化历史文化认知、艺术濡染、精神提升及助推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