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卧底侦查是指有公务员身份的警察.为了瓦解组织犯罪而化名潜伏到犯罪集团里的侦查活动。与卧底侦查相关的概念有诱惑侦查、卧底人、线人等。诱惑侦查俗称"钓鱼",是指侦查机关为逮捕犯罪嫌疑人,以实施某种有利可图为诱饵,暗示或诱使其实施犯罪,待犯罪实施时或结果发生后,拘捕被诱惑者。卧底人(又称普通卧底者)是指没有公务员警察身份的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却做梦也想着整顶"乌纱帽",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顶"乌纱"."绿帽子"与"乌纱帽"这两顶特殊的"帽子",对中国男人来说无疑是一悲一喜.说到这两顶"帽子"的来龙去脉,则各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  相似文献   

3.
薛颖 《中国公证》2013,(2):56-56
声明公证属于对"声明意思"这种法律行为的公证。而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故有必要对声明公证中的意思表示做简要分析。意思表示的成立要件包含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有两层含义,分别是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目的意思是表意人的直接目的所在,效果意思是表意人希望对自己以及对相对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的主观意图,也就是说表意人在主观上是希望这种受法律约束的、导致法律关  相似文献   

4.
李世清 《河北法学》2005,23(12):116-120
近现代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尊重和关怀人的自由和尊严成为现代法治国家创设各项制度的重要价值目标,我国宪法也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了进来.反映在刑事诉讼中,则表现为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不应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视为"单纯的客体,即司法的奴隶",而是把其"提高到一个自由的自我决定的地位"(黑格尔语)为此,刑诉法创设了在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律师帮助的制度,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专门对律师的介入作了新的的规定,即律师可以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并可以提供法律帮助.转眼九年过去了,律师的提前介入却被人誉为"铺满鲜花的陷阱",为何会事与愿违呢?从实际入手,浅谈一下成因,略论一下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法>第8条对共同加害行为做出了新的规定.笔者认为,该条中"共同实施"应理解为"共同故意",即数个加害人仅在具有意思联络而实施侵权行为时方构成共同加害行为.以意思联络作为共同加害行为之构成要件,不仅能充分实现共同加害行为之规范目的,还可以有效区分共同加害行为与共同危险行为,并厘清二者之适用关系.同时,意思联络还能够将多数人侵权责任区分为共同侵权行为与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侵权责任法>第11条与第12条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规定恰恰表明了第8条中之"共同实施"是指加害人之间的意思联络.  相似文献   

6.
一、那事儿 "那事儿。"哪事儿呀?"不就是那 事儿嘛!"中国的语言有一种含蓄之美, 说起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指代词, 可一用到特定的语境中,便有一些特别 的意思,之所以不直接说出"那事"到底 是"哪事",通常是因为不便宣之于口。而 且如此一来,信息量极大,想像的空间也 大,比如办公室里议论张主任和刘秘书 之间的"那事儿",十个人可能有十个版 本,两人的隐私也就被一网打尽了。  相似文献   

7.
佩饰,永远是时尚中的一个风向标,而在古人的世界里,佩饰不仅是为了华丽的装饰,更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地位、等级观念和个人风范礼仪的象征。古语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话的意思是指,任何一位谦谦君子,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身上都需佩戴一块美玉。君子常以玉比德,用美玉的德行来端正、教化自身的品行谈吐。  相似文献   

8.
近读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文化是什么,很受启发。她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  相似文献   

9.
在公证制度高度发达的大陆法系国家,公证人的身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国家公务员;另一方面又是自由职业者.这种"公""私"兼具的"二重性",肇端于拿破仑1803年颁布的"风月法令".1845年法国政府颁布<公证机关条例>进一步规定,"公证人是从事辅助性司法活动的公务员,不领国家薪金,实行个人或合伙开业".之后,大陆法系的传统国家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等以及大陆法的移植国日本、韩国、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在立法中确立了公证人的"二重性"身份.到今天,公证人身份实行"二重性"已经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的通行做法.  相似文献   

10.
透视贪官"裸体"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长期受传统道德的浸润,中国人对于与"裸"有关的东西特别敏感,不过现在已习以为常,"裸泳"、"裸睡"比比皆是,"裸奔"、"裸聊"见怪不怪,就连"裸课"这样的事,也有人呼吁要"从精神上尊重".……  相似文献   

11.
自治为私法的基本价值理念,而"私"自治的具体内涵应该包括私法自治、私人自治两方面,前者是指私法相对与公法、社会法的独立地位,而后者则是指私法主体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的意思自主。其二者既相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从法规范的层面来看,"私"自治是以任意性规范为主,但基于更高的价值目标,强行性规范也会对自治进行介入,但是根本目标在于更好地实现"自治"。  相似文献   

12.
安乐死     
《法律与生活》2011,(16):53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痛人无痛苦地死去。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元痛苦死亡,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理论的传统观点认为,盗窃是指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是指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是,根据这两个传统定义的字面含义基本上不可能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本质特征区分开来.因为"秘密窃取"本就意味着"乘人不备",反过来说."乘人不备"同样也具有秘密性,所以"乘人不备"并不是抢夺罪的主要客观要件.正因如此,许多教科书删除了抢夺罪定义中的"乘人不备"一词.形成了如下定义:抢夺是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1]  相似文献   

14.
车浩 《法学研究》2013,(1):40-45
中国刑法学正面临着"古今中西之争"。所谓"古今中西之争",是一种常见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思考框架。其中有两层意思,一层说的是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古今之争,另一层说的是在文化空间中表现为中西之争。前者能容纳中国古代的今古文之争、西哲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位中央领导尖锐批评某些官员"不会说话"现象:"与新社会群体说活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沈活,给顶了回去." (<光明日报>8月20日) 平心而论,现如今的官员,都是优中选优,百里挑一,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又在文山会海里千锤百炼,按理说不该不会说话,之所以被批评为"不会说话",是指他们不会讲实事求是的话,不会讲能说服人的话,不会讲老百姓爱听的话,不会讲与时俱进有生命力的话.  相似文献   

16.
第一,从继承和继承权的概念来分析,继承类公证应为"继承权公证"。"继承"应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依法承接死者的遗产或权利;二是指后人继续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等。民法中的继承是指将死者生前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归有权取得该项财产的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继承"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来干预或调整自然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间  相似文献   

17.
先秦诸子中法家和儒家是塑造中华法律思想史的两个最强大的力量,儒家主张"礼治"、"德治"或所谓"人治",而法家则崇尚"以法治国",很明显,法家更注重法律在政治和社会中的作用.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史上,法家先驱管仲在<管子>就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概念:"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其字面意思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自己的权威不必要建立在更多的基础之上,只要不政出多门,仅仅运用法律,就会象人们举手抬足那样,轻而易举地治理好国家了.  相似文献   

18.
"人权"入宪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此次宪法修正案中提出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将"人权"二字引入宪法,无疑,这一举措对我国人权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通过对我国宪法文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宪法中有关人权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缺失.因此,为确保这一人权条款的实现,我国有必要从立法、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人格尊严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荣誉权等。我国立法和司法上并未对人格尊严进行规定或解释,因为人格尊严本为抽象。但我国民法学理上,基本倾向于认为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的内容之一,也是一般人格权的最重要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的最基本尊重,是民事主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与其在社会上享有的最起码尊重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在粮食部门组织的一次采访中,经济日报广西记者站两名记者观察到一些问题,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到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两人觉得大有"文章"可做,于是频频出击,每到一处,一手挖"黑洞",一手索要钱财,两个月的时间里,便"进账"22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