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十足的真实性是果戈理作品最显著的特征。但要全面、公正地评价果戈理的作品,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角度之外,一定要考虑作家的宗教神秘主义世界观。以《肖像》为例,从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果戈理创作中的宗教神秘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和阿尔志跋绥夫的长篇小说《萨宁》在面世之初都曾引起过关于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激烈讨论。长期以来,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默尔索与萨宁一直是法国和俄国文学史上非常独特且极富争议性的文学人物。从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对待自然的态度和反抗性等角度看,默尔索和萨宁的形象有相似之处。从叙述方式角度看,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亦存在不同,这也反映出作家创作思想的差异。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经典文学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并通过人物形象的联系和碰撞获得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苏联吉尔吉斯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以小说集《草原和群山的故事》蜚声全球。其作品清新、浪漫的风格受到很多人的喜爱。20世纪70年代他创作了一些以儿童为主人公的小说,包括《白轮船》、《早来的鹤》、《我是托克托松的儿子》、《花狗崖》等。这些作品同样充满了独特、深刻、丰富的哲学和美学气质,作家在这些作品中继续着他的道德探索。  相似文献   

4.
《外套》是果戈理著名的中篇小说,小说中作者以外套为主线生动地刻画了令人又怜又恨的小人物巴什马奇金的形象,通过对其卑微一生的再现,我们可以了解到其身后极其黑暗的俄国社会现实以及它对人性的摧残和践踏.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书画院创作的巨幅国画《大美西藏》,于去年岁末在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首展,画卷以长达123米、高3米的恢宏气势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美丽新西藏全景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是一个团队历时4年创作的巨作。《大美西藏》巨幅国画由中国书画院院长陈鼎坤带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书画艺术家突破重重困难走遍雪域高原每一个角落写生,用艺术家的笔触记录下了美丽西藏的圣洁与庄严、雄伟与神秘。四年时间的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大美西藏》终于圆满收笔落章,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  相似文献   

6.
《浮云》是日本近代文学先驱二叶亭四迷的代表作,《寒夜》是中国现代作家巴金的作品,不同时代的作品却在题材选择、情节设计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十分耐人寻味。本文从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与对比中,分析了他们的共通之处,内海文三和汪文宣展示了一种灰色的人生哲学,阿势和曾树生走的都是一条既毁灭别人也毁灭自己的道路。相似的时代背景,相同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两部作品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小说主要描写英国中部的乡村生活,书中的人物及其命运浮沉成为转型期英国社会的一个缩影。186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被公认为是一部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是艾略特的代表作;1872年发表的《米德尔马契》则被认为是她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两部小说采用了希腊悲剧式的结构,分别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悲剧性的人生境遇,生动再现并深刻批判了19世纪英国乡村的社会现实,两部作品堪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3周年,为继承和发展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来自北京的书画家崔承顺、魏楚予、邹起奎、张严之等40多名书画家,举办联谊活动,并展示创作出的一批反映红军革命题材的作品200多幅。有的书画家为了创作,沿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走遍红色根据地,不畏艰苦精心创作,诞生了一批如《过雪山草地》《长征》《延安颂》等。在联谊活动中,书画家们和老  相似文献   

9.
契诃夫在一系列的戏剧创作中始终贯穿着“美被无辜毁灭”这一主题。名作《樱桃园》继承并深化了 这一主题, 集中表现出契诃夫对消逝之美的复杂感受和对永恒之美的不懈追求。依托“樱桃园”之美, 契诃夫天才 般地预见, 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 人类面对物质和精神不可兼得时的情理冲突和思想困惑, 从而赋予《樱桃园》以 超越时代的文学魅力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发表的时间 相隔两百多年,但这两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位 作家都对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并描绘了与之相对照的理想社会。他们在 作品中都用了虚构、夸张和讽刺等艺术手法。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的过程 中,既借鉴了《乌托邦》,也发挥了自己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签署了第230号联邦法律,宣布通过《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四部分"知识产权编",并自2008年1月1日起生效。《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中,作者只能是自然人,只有以自己的独创性劳动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承认为作品的作者,作品的"原始"著作权直接属于作者。作者人身非财产性权利包括:身份权、署名权、作品不可侵犯权、发表权、收回权。俄罗斯著作人身非财产权利属于大陆法系中二元论理论的体现,对我国《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2.
正一有人读了我的作品《黑色马六甲》《死亡之窟》《中国缉毒秘密战》,说我和世界三大公敌干上了。没错,这是我多年创作的一段历程。由于我的作家身份,在完成对国际海盗的研究和跟踪之后,写作海盗与恐怖分子题材作品的早期,20多年前,我悄悄进入云南、广西等边防,参与了武警的缉毒行动。那个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女刑警》,侧重反映打击女性贩毒吸毒,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缉毒的全貌。近五年,制毒贩毒  相似文献   

13.
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创作的短篇小说《苍蝇》自问世以来就引起评论家们的 热议。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使得故事的主人公老板的形象让人难以把握。运用叙事学中有关叙述 视角的理论, 可以指导读者分清这篇“第三人称人物意识中心”的典型叙事样本中属于叙述者的叙 述声音与属于故事人物的叙述眼光, 而结合对言语陈述手段的分析可以准确把握老板既是施害者 又是受害者的两面形象。  相似文献   

14.
任蒙 《国际安全研究》1994,(4):49-56,48
《西游记》是一部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意义的巨著。它以奇诡的想象编织出超人间的神话故事,使广大读者为之着迷;同时,故事中隐喻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赋予了作品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其主题,主要在于它对封建社会的丑恶现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本文比较全面地回顾了近十余年来《西游记》研究的情况,评价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作者在论述中对《西游记》是不是神话小说、是不是浪漫主义艺术、是不是游戏之作等争议的热点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见解。作者提出的新论点主要是:对于《西游记》,尤需用文学接受理论来认识其双重价值;认为探索《西游记》的主题,不应仅仅局限在对主人公行为的解释上,作家设置孙悟空传奇经历这条线索,是为了展示封建统治阶级体系的罪恶;《西游记》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对现实社会黑暗秩序的抨击和否定,而不是理想的预示。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该决定对这部法律共做了25处修改,其中增加了10个条款,修改了15个条款,使该法从原来的22条增至现在的30条。在修改增加的条款中,很重要的内容是这部法律确立了我国侨务机构在护侨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修正后的第四条、第八条和第二十三条中。具体而言:(一)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侨务工作的机构在组织实施维护侨益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内容。修正后的《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  相似文献   

16.
乔伊斯的创作被称为很有"东方意味",在他早期创作中采用了一种主张的方法,与禅的主张很接近。《尤利西斯》有"天书"之称,人物复杂的意识活动、无尽的典故和作家人为设置的阅读障碍,对此一切理性的解读和逻辑的考证往往失去了依据。而禅的非思量性、喝破执迷的力量却可以让我们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7.
据《越南之声》广播电台7月5日消息:越南国歌创作运动委员会于7月初在河内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越南新国歌创作和评选情况。文化部副部长、新国歌创作运动委员会副主任、新国歌创作评选委员会主席瞿辉近在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了新国歌第一轮、第二轮评选结果。  相似文献   

18.
《爱玛》被认为是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成熟的作品。女主人公爱玛由于对自己的聪 明才智过分自信而妄图干涉他人生活, 但却屡屡犯错并陷入尴尬境地。小说主人公的塑造选取独 特视角, 让读者能够全面和立体地解读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同时也反映出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体 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1936—)的名字,在中国的文学爱好者中间,已经不是陌生的了。他从1962年成名至今,共创作了七、八部长篇小说,其影响远远超出拉丁美洲地区。1976年他被选为第四十一届国际笔会主席。他的长篇小说《城市与狗》(1963)、《绿房子》(又译作《青楼》1965)、《世界末日之战》、《胡莉娅姨妈与作家》(1977)、《潘达雷翁上尉与劳军女郎》(1973)和《大教堂中的谈话》的中译本先后问世,其总印数近三十万册。一个外国作家,在短短的五、六年间有如此多的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这在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20.
解禁集体自卫权在宪法层面上涉及的是宪法规范的变动问题,安倍政权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是典型的宪法规范的不正常变动,其本质是对宪法的破坏和侵害,属于违宪行为。本文从禁止集体自卫权的法的内涵入手,阐释禁止集体自卫权的渊源、主体和内容,以及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进程。在此基础上,从宪法修改的前提条件、宪法修改的实质性限制、宪法修改的程序性规定、内阁的宪法解释权限,以及《日本国宪法》与《波兹坦公告》和《开罗宣言》之间的法律位阶关系等方面,对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违宪问题进行法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