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曾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以《受戒》复出文坛,他的短篇小说创作追求“散文化”、“诗化”风格,他的小说体现了一种诗性精神,具体表现为用诗性语言营造诗意的氛围,并融入了作者诗意的人生审美态度。汪曾祺小说中的诗性精神主要体现在诗性语言,散文化的结构和抒情的风俗画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汪曾祺小说在诗情画意的中和之美中对笔下人物采取了诗性的关注态度,这就确定了汪曾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
“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话语自觉,也为建构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话语体系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有特定的历史方位、理论语境和现实旨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底色和本质属性;“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依托于政治引领、思想辨析和问题导向,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大党独有难题”理论命题有助于坚定立场、保持清醒和凝聚共识,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两个大局”“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现代技术的无限膨胀和扩张,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技术造就的人的视觉刺激的麻木与冷漠,机械复制造就的无限重复性和单调性,使人们缺乏自由心灵的动感写真.因此,站在人类的生存状态方面,美学必须为自己发言.对美育学科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势在必行.审美教育不仅仅是情感教育,更应该从人类怀有彼岸理想的"诗意地栖居"的哲学传统中寻找理论和思想支柱,以培养人们精神家园的诗意情怀为主要内容;同时又要对当下艺术审美现象和其它审美文化现象关注、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两山”理论一方面,它破解了经济和生态互斥的局面,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平衡点;另一方面,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所探寻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等接踵而来,“两山”理论蕴含的方法论,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构建,有助于人类进一步理解“两山”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以“道”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 ,并以自然的原则为导向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主张热爱自然 ,尊重自然秩序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它的生态伦理思想是透过“知常曰明”、“知和曰常”、“知止知足”三个命题加以彰显的。其中蕴涵着建构现代生态伦理所值得开掘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
《罗密欧与朱立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剧作,《雷雨》是曹禺成名之作,两部作品在语言上都充满了诗意,本文通过对这种诗性语言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挖掘内在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已经从道路的创造上升为理论的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内涵上包含有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的论述,外延上确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擘画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特别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其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建构的普遍性意义,不仅在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并赋予现代化以新的内涵,而且在于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并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内涵,它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将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实现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梭罗是简单生活的提倡者和践行者,他主张人们抛弃不必要的奢侈享受,回归自然,过一种物质上简朴、精神上富足的健康生活,这些都启发了深层生态学学者。深层生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智慧"与"自我实现",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这些可以总结为"诗意的栖居"的生活方式。《瓦尔登湖》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的生态智慧和梭罗的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实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王德胜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实践要坚守“现代性”的立场,在批判与重建过程中致力于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然而,“什么是现代性”及“现代性是否可能”的问题,却又是一个值得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认真深思的话题。特别...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及其生态危机展开批判的理论流派。在这种生态理论中,资本的逐利本性及其剥削机制被公开揭露,生态危机引发的原因则被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以制度为切入点,指控“资本主义制度在本性上是反生态”的,宣称唯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破解生态困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建构了生态批判理论,从多维向度猛烈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展现出不同于“深绿”思潮与“浅绿”思潮仅从价值观维度探究生态问题的理论视域,实现了对“深绿”思潮与“浅绿”思潮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与“去中心化”为基本品性的西方治理思想不同,“政党引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政党引领社会治理模式源于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治理经验的总结,具有独特的文化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和厚重的历史逻辑。以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理论为理论支撑,政党引领社会治理的模式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和“民本思想”之中,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百年创新历程,打破了西方社会治理中“国家-社会”二元互动的圭臬。在理论维度,政党引领社会治理模式确立和强化了党在治理过程中的自主性、建构性与引领性功能,建构了一种基于“政党-国家-社会”三元互动框架的社会治理模式,极大丰富和拓展了既有治理理论,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和中国话语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乔尔·科威尔从展现人类面临的灾难性境况破题,以批判自然的敌人和人类的刽子手资本为逻辑起点,对资本的反生态本质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癌性增长进行了理论批判,得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制正在历史性地走向崩溃”的结论,从而奠定了建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绿色乌托邦的理论基础。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命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极大深化了人类对自由的认识,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区分“人的自由发展”的两个不同领域,是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从整体上看,是从自然价值本体论的角度展开理论路向的,因此从客观性的角度超越式地继承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说.但罗尔斯顿强调,我们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存在有赖于人类的感知与评价.由于人类是文化的动物,因此他是通过文化实践而认知并体验自然的,据此确定了人类具有最高的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并依据文化的尺度实行生态伦理.这就在事实上建构了人类主体性的“大地美德”.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顿学说的本质是“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命题就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理论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体现。深入研究二者关系,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完成了对政治解放的历史批判,建立起“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著名命题。邓小平把这一命题的展开提到了新的历史层面和新的理论境界。邓小平的政治努力以超越政治解放为使命,实际回应了“历史终结论”,回应了“第三波”。邓小平的政治努力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体系的转换,成功地在中国开始了超越政治解放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借鉴生态学知识与原理来重新解释审美活动及其一系列关键词是生态美学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生态危机这个时代语境来重释"美"的要点则是解释它与"生态健康"的内在关联,其理论难点是将认识性的、不可感知的"生态健康"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审美体验之中,从而建构出有别于传统之"美"的"生态健康之美",进而将传统的审美体验转化为生态审美...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为中国式现代化伟业作出有力擘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与自然的双向驱动为基础,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必然逻辑及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引领所作出的科学研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坚定政治立场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本位,以系统整体观念统筹人类社会诸要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形成总体性视域。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志识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标定了可持续发展方向,其必须从绿色发展理念、低碳发展方式和严格制度法治三个维度建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美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主体“感性之学”的学科形态,其获得自身的场域伦理和知识体系是一项重要的现代性事件,从维柯的“诗性思维”理论到鲍姆嘉通对美学学科的界定,都体现出主体感性能力对美学合法性存在价值的承担。与此同时,主体对“空间”的诗性审美能力是先验存在的,并成为主体感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美学、感性和空间三者便相互融合,生发出崭新的“空间美学”话语。在前现代时期,主体对空间审美的朴素认知构成空间美学的理论萌芽;现代美学的“感性革命”清晰地凸显出主体与空间之间的诗性伦理,比如海德格尔的“空间栖居”和梅洛 庞蒂的“视知觉空间”便进一步延展空间美学的理论脉络;现代文学的空间审美实践和话语流变再次推动空间美学的场域自律,并最终形成既关注主体生存,又充满文化批判的现代美学形态。空间美学将持续给未来美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知识学资源和价值承担。  相似文献   

20.
性善论构成了贯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始终的一个主导旋律并一再支配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品格与风貌及其发展方向。人性论———对人之为人自我的认识是无论东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同时也是无论东西方涵化形成其法文化信念的一个基本逻辑前提和理论前提。中国古代人性论哲学滥觞于周初道德人文精神之跃动。“人类文化,都是从宗教开始,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文化形成一种明确而合理的观念,因而与人类行为以提高向上的影响力量,则须发展到某种程度的自觉性。”在古代中国,这种自觉最早地表现在周初人文精神的初曙上。周人代兴之初其宗教改革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