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话语表述是推动全球治理国际话语权变革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具包容性的国际话语,既是对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及依附理论等理论困境的回应和批判,也是对当前国际经济话语权失衡、国际政治话语权失序、国际文化话语权失范等现实困境的回应和批判。"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国际话语,旨在倡导构建共同繁荣的世界,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倡导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推动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倡导构建开放包容的世界,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从而构建一种以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为旨归的共同体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成熟思考与设想,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已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与认可。不过,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真正成为全人类真正认可、认同乃至积极合作践行的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同,使中国声音、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得到国际认可、认同以及积极合作,应该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在和平发展中践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知度;在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建构,不断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可度;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认同建构,不断提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认同度。  相似文献   

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世界发展,为探索构建新型国家关系作出的顶层设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价值基础,积极推动国际关系的良性互动,但同时也面临着逆全球化的冲击和文明冲突的难题,在现有国际发展秩序下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未来世界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同世界各国一道,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在合作的基础上突出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提升共同价值认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增强国际制度保障,在国际和平发展大环境中,积极搭建优质传播平台,优化国际传播手段,确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发展格局下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具有顺人类历史之势、解时代发展之问、合中国战略之需、应人民群众之盼的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吸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可从动力论、前提论、方法论、路径论、目标论五个方面概括。这一重要论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占据道义制高点,以理论创新切实增强全球治理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彰显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以国际和平发展统一战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系统性总结和升华,其"发展导向"与"多元包容"特征推动着中国国际话语空间的拓展,而提出的源发性观点与引领型概念也有助于改善中国国际话语不足的状态。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话语在对外传播与外交实践中也面临着话语表达强度与国际话语传播效果不匹配、话语表达导向与话语认知结果存在偏差、中国学者在国际平台话语不足等困境。对此,中国需要通过理性认知西方国家话语反制的必然性、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话语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术建构等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向外交话语权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引领、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法治理念为基础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际法治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法治化的结晶,国际法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法治保障。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内涵包括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价值体系,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繁荣的目标,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基础。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举措是加强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完善全球公正的数据安全规则,提升中国全球化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国际治理的法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于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凝聚世界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团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也面临着世界政治中零和博弈、冷战思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影响国际社会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认同和正确理解以及我国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阐释和宣传力度还不够大等方面的挑战。基于此,新时代大力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须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成为全球共识;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认同;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扩大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恩东 《前线》2022,(11):128-1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国际主义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联系,开辟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新境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新内涵和新路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发展的中国从全球治理现实出发提出的一个宏大时代课题.追溯其思想渊源,可以发现,这一命题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理论为哲学基石,同时又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外交智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借鉴西方全球治理思想的价值内容,是东方智慧与人类先进文明对话交融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延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自然共同体,全球意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全球化治理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国际关系发展仍然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国际政治秩序仍然以西方强权为主宰,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自然生态危机。推进全球化治理的主要举措有:改革联合国体制是推进全球化治理的现实基础,共同制定国际规则是推进全球化治理的关键措施,生态法治建设是推进全球化治理的重要抓手,"一带一路"倡议是推进全球化治理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内涵、要义和实现路径在发展中不断明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表达,吸收和借鉴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外交理论,扬弃和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要在战略和战术上同向发力,使其成为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主要包括人本意识、宽容意识、合作共赢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培育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自我的情感、价值追求和对外立场,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这一新兴社会主义大国对世界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秩序影响力的重要途经。不过,受国际上对抗思维、唯我独尊思想、绝对安全理念、自私狭隘观念的影响和制约,要在全球培育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任重而道远,这离不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中国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和合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瑰宝,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和合文化价值的彰显,聚焦新时代“两个结合”重要命题的现实指向,体现了用马克思主义激活和合文化理论资源的必要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镜鉴、价值支撑与话语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在交互性原则下彰显命运与共的整体意识和共同价值,坚持在“生命共同体”与“生态共同体”二维生存范式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在多元文明包容互鉴基础上谋求人类共同发展等,是对传统和合文化全球观、自然观、文明观的时代性发展与现实性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和合文化的赓续拓新,为推动构建与新时代语境相契合的“新和合文化”,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向度,以及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多元文明认同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理念对全球海洋治理影响深远,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大国在全球海洋治理领域向国际社会贡献的"中国方案",使全球海洋治理秩序朝向更为合理、平等与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了人类合理利用海洋与有效保护海洋的和谐共生。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有机结合,为引领和推进全球海洋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驱动力,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注重理论创新.新时代,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在思想、方法、目标等方面创新国家外交及国际关系理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在深化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基础上,突破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旧体系,积极提高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重构,肩负起自身承担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6.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其形成有着深厚的逻辑,马克思的类哲学是其生成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淀成果是其生成的历史逻辑,世界百年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生成的现实逻辑。在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加深背景下,全球治理体系公正合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持续发酵,共同体国际传播路径的单一与缺乏内涵的国际化范式的转变,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推进遭遇了巨大的现实困境。由此,应建构更为合理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加强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化解冲突和隔阂,同时丰富共同体传播路径,实现思想内涵与话语体系从本土化范式向国际化范式的转变,进而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消解障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史,既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历史,也是根本改变世界发展态势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奉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在21世纪愈加迸发出真理的力量。从历史渊源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吸收借鉴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政策的思想精髓;从现实关照看,它是推动世界各国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朝着更好方向发展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价值意义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中国外交方略的新成果,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其在审度全球发展问题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是科学世界观和经典方法论的集成创生。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必然性,其理论渊源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国际战略思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用实践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共同体,实现了"共"性思维到实践的价值飞跃,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19.
吴凯 《探索》2023,(4):1-14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种文明理念,也是一种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创造,它将人类发展置于更加广阔、深远的历史进程。立足“三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回应全球发展鸿沟、国际安全困境、人类文明冲突等世界之问,具有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文明理念、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进步绘制未来图景的文明特质。在全球发展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促进共同繁荣为愿景;在全球安全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维护共生关系为目标;在全球文明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构共同价值为归宿。以“三大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文明论意义,它为全人类安身立命澄明了新发展观,为全人类普遍交往提供了新安全观,为全人类互利共赢构筑了新文明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也是中国向世界奉献的文明大道。以“三大倡议”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在全球发展、全球安全、人类文明等方面促进互利共赢、多元发展、和谐共处,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0.
薛文婷  张麟 《前线》2022,(2):60-63
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关键所在,北京冬奥会为之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宝贵平台。立足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借鉴传播说服理论,可从话语主体、话语信息、话语受众、话语策略等维度着手,通过推动融合传播、关注内容生产、实现精准投放、增进了解认同等方式,向世界讲好北京冬奥故事,全面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