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劫持人质案件具有公开的暴力性、对抗性、残忍性和处置结果的不确定性。警方在处置这类突发案件时,成功、顺利、安全地解救人质是根本目标。警方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过程中,处置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质的伤亡。为了达到制服犯罪分子,成功解救人质的目的,现场参与处置的警方人员应当遵守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武力与谈判相结合及智取"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劫持人质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暴力手段更多样化,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成功处置此类案件的同时,仍然还有许多案件处置不当或不成功。警犬作为一种警用装备,本身具有许多人类本身甚至科学仪器也无法达到的优点。文章分析了劫持人质案件的特点、模式,制定出相应的警犬使用方案,同时也提出了完成方案对犬所需进行的训练内容、方法。提出训导员充当"人质"法、明护袖调引法等训练方法,以解决警犬攻击准确性问题,并提出针对室内僵持模式下相应的特殊警犬训练方法。希望通过增加对警犬训练方法的研究,扩大警犬使用领域,为成功有效地解救人质、制服犯罪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绑架勒索案件呈现出犯罪主体团伙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地点跨区域化、被害对象多元化等新特点。处置该类犯罪时应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实战中要在保持人质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手段侦破案件,从而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4.
人质劫持案件谈判技术是当代西方国家警察在处置人质被劫持案件时使用的一项实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我国在处置人质劫持案件方面的经验较为单一,这项技术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使用频率较高,对我国警务工作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警务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处置各种社会矛盾和打击违法犯罪,常常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此警察熟知和掌握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特别是掌握违法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特点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新生事物新型矛盾频出,以往传统的警务工作方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即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公安理论又赋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绑架勒索案件,俗称"绑票"。绑架勒索少年儿童犯罪是指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挟持、扣押少年儿童为人质,并以人质生命安危相威胁,勒索其监护人钱财的一种严重暴力犯罪。年末岁首,温州地区连续发生了6起颇有影响的绑架勒索少年儿童案件。由于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组织指挥得当,诸警种密切配合,已成功侦破了5起,有力地打击了犯罪,鼓舞了士气。但是,这类案件频发,不仅给被绑架者亲属和当地群众造成极大的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而且犯罪分子往往肆意虐待、伤害人质,甚至残忍地杀害人质,直接危及少年儿童生命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因此,一个值得研讨的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如何迅速了解掌握此类案件的特点规律,尽快探讨更加有效的防治对策,掌握工作主动权",已摆到了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为此,笔者结合侦破实践,对这6起案件作一分析,并根据这些案件的特点、规律和新的动向,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处置劫持人质案件具有风险大、难度大、战机性强、策略性强、指挥要求高等特点.为达到无伤亡或以最低限度的伤亡代价解救人质、制服犯罪分子的处置效果,处置现场的指挥员及每一个参加处置活动的警察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人质安全第一的原则;统一指挥的原则;谈判与武力相结合的原则;力求智取的原则;点面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把握战机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劫持人质案件的发生明显呈上升趋势,对社会和谐、公民生命安全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劫持人质的犯罪行为只是一种手段,其实质是用人质的生命权利作为对第三方要挟的条件,若劫匪的不正当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发生间歇或持续的伤害人质行为,甚至发生人质死亡的恶果。一旦发生劫持人质案件,公安机关通常采用先与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侵犯人权的行为.在我国,受传统文化以及警察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态度、认识和工作技巧等因素的影响,警察在家暴案件处置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调查显示,警察性别、所接受的相关培训以及单位领导对家庭暴力案件处置的重视程度等因素与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置效果之间存在显著联系.在家暴案件处置中,由男女警察共同参与的处警组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家暴案件办理的整体效果,公安机关应尽量安排男女民警共同参与此类案件的处置工作,将社会性别教育、家庭暴力处置技巧等内容纳入警察培训课程,并建立健全家暴案件处置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9.
绑架人质属于严重暴力犯罪,由于案件的特殊性,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对人质人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并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就解救人质的战术设计与应用提出了几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将博弈论思想应用到处置人质劫持事件指挥决策当中,从着眼人质安全出发,对在解救人质过程中博弈双方的策略运用、得失计算以及对抗过程等进行建模研究。在处置人质劫持事件博弈基本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博弈对抗过程中双方策略选择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最终得出我方的最优策略选择,最大程度地保证人质安全,实现指挥决策效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王炳成  罗兵兵  景畅 《警察技术》2003,(5):31-32,30
如现场上提取到的子弹系不同标号,则击发所形成的痕迹有较大差异,使得在检验中对枪支数量的判断容易出现失误;本文介绍了对不同标号子弹击发形成的痕迹差异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的发现和分析结果,以提请同行在分析检验此类案件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受害人在警察未充分回应或不当处置他们的援助请求时,是否能够成功对警方提起诉讼,是公权力介入反家暴这个课题中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在警察应对处置家暴案件方面,英美两国有颇多有益的经验及做法,但即便如此,家暴受害人诉警察不当执法的案件却未绝薪止火。基于此类诉讼案件在两国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包括豁免权、注意义务等在内的障碍、争议,以及发展趋势,结合家暴案件的特殊性及国内执法现状,提出了构建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与免责事由在内的公安机关不当处置家暴案件的法律责任机制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的持刀劫持人质案件大多是因感情纠纷、债务索要或勒索钱财等问题引发,因此,民警在劫持现场大都应无条件地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反劫持案件的成功标志就是"人质获救",即劫持者与反劫持者都安然无恙,现场无任何伤亡代价视为成功,劫持者被警方击毙、人质的生命得到保障视为胜利,相反,劫持者被警方击毙或被逼自杀而人质被劫持者加害即视为失败。案件处置"失败"是警方乃至社会大众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对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徐州市绑架劫持人质案件逐步演化、升级。在侦破此类案件时 ,要坚持确保人质安全的原则 ,积极争取受害人亲属配合 ,认真分析案情 ,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侦查部门要研究掌握主动出击的各种措施和手段 ,选择精干警力秘密开展工作 ,争取把犯罪分子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在反劫持人质的案件中,劫持犯劫持人质大多都是为了达到要威胁有关部门答应他们的各种条件。虽然人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但是杀害人质并不是劫持人质犯罪分子的目的和追求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反劫持斗争既然首先是力求人质生命不受到伤害,那么,同劫持人质犯罪分子谈判  相似文献   

16.
此类案件应如何处置更合适法博士: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有一些人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到公共场所去消费,在结账时就是没钱,怎么处理都行。可在我们的治安处罚中又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在此类案件处理的定性上产生了不同的意见。请问:此类案件应如可定性处置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学校人身伤害,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受到的人身伤害。近年来,学校人身伤害案件逐渐上升,学生一旦受到人身伤害,不仅学生本人和其父母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而且学校、教师也将被推上被告席,承担很大压力。对学校人身伤害赔偿案件的处理,学校、教师到底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在审判实践中,法官对此类案件的处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争议,严重地影响了案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解救人质案件的谈判功能和操作模式着手,初步分析了处置人质危机案件的策略原则和操作方法,并且结合公安实战应用的现实特点,提出了个性化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使用罐装液化气劫持人质案件,这几年在我国频频发生,因处置方法不当,曾造成严重后果。文章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分析罐装液化气对人体伤害的特点,提出了处置使用罐装液化气劫持人质案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质谈判中的积极倾听,作为一组系统、稳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谈判技巧,具有重要功能。积极倾听功能价值的逐步发掘是劫持人质案件及其他危机事件谈判实践积极推动的结果。人质谈判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重武力轻谈判阶段;重说理轻用情阶段;用情与说理并重阶段。在后一阶段,倾听的功能和价值得到充分的认同,积极倾听作为一种成型的谈判技巧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形成指挥员谙熟谈判、谈判与武力双线运行、"行为改变阶梯模式"得到完善、积极倾听谈判技巧得到充分运用的"四位一体",是劫持人质案件处置方法体系、特别是人质谈判方法体系走向科学、趋于成熟的标志。在中国,必须推进积极倾听谈判技巧的规范化、实用化、本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