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家训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家训家风蕴含着修身之道、治家之道、处世之道、家国同构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创新家训家风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民认知、多渠道宣传传统家训家风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认同、优化传统家训家风教育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体践行等路径,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同时规范了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在基本道德准则中,传统家风家教文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家风家教文化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家风家教具有原始性、深入性、终生性等特点,能够使民族精  相似文献   

3.
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2016,(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中所包含的有利于时代进步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基因。中华民族优秀家风传统中,睦亲勤俭的治家之道、蒙以养正的教子之方、重品崇德的修身之法、亲仁济众的处世之则等,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资源。传承优秀家风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因此应立足时代语境塑造优秀家风,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注重父母长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传承优秀家风;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共同助推,形成以优秀家风涵育核心价值观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建设,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搞好家庭建设,培育优良家风,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新时期的家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增强影响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建设的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青年摆正价值心态,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新时代,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鼓励青年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并在家风文化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新时代青年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组成一个社会、国家的基本单位,家风则是一个家庭道德教育上的集中体现与价值观念的集中表达。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由此可见,家风建设始终是维持国家繁荣稳定、始终是保持中国传统道德一脉相承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对象,在思想上呈现出个性化、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充分发挥优良家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符合中国的道德传统,同时符合人类社会的教育规律,更符合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发展。对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的理解优良家风的相关内涵,还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家礼、家训、家风是我国传统社会主要的家庭教育模式。以家庭教育为核心世代衍化而成的家教文化,对于个体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在我国优化家庭教育、塑造良好家风过程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接住地气、聚拢人气,在全社会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8.
家正国清:优良家风家规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风家规既是一种德性伦理文化,又是一种规范伦理文化,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品行与伦理规范的一种企盼和期许。在现实实践中,优良的家风家规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它有助于守护家庭幸福,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道德要求,有助于凸显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自觉。为了确保优良家风家规伦理价值的顺利实现,就必须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日常训诫与奖惩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媒介宣传并进以及相关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重视家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延安五老"的家风家教是老一辈革命家家风的集中体现,是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加强党性修养的充分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严治家,传承优良家风,尤其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寻找最美家庭”“写家史·传家训”“做诚信人建诚信家”……从2015年开始,辽宁省把建设优良家风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要内容,各地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推动“家文化”建设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6,(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应当充分发挥家风弘扬和建设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桥梁作用,增强家风传承和影响现代家庭立德树人的效果,使其自然地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对家风在家庭立德树人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时代阶段,要迎接新挑战与新使命,更要做好家风家教的内容建设。而从内容遵循上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家风教育的启蒙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主要遵循,红色文化是其拓展遵循。  相似文献   

13.
正以家风建设为重要实践载体和有力抓手,创新思路举措,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家风具有自发性,蕴藏在言谈举止和约定俗成之中。家风具有传承性,一经形成,就能不断地继承发展。家风具有民族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家风具有  相似文献   

14.
各地传真     
濮阳市以家风巡讲涵育清风正气濮阳市纪委监委强化正面宣传引领,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妇联等部门开展“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家风”征文暨巡讲活动,广泛征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风、革命先辈红色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新时代好家风故事,共征集主题征文150篇,从中筛选优秀家风故事,组成报告团,先后赴全市9个县区巡讲18场,5000余名党员干部现场胯听报告。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的摇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宽阔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为指南。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家风家教是社会最基础、最有效、最直接的德育教化方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风家教的培育和传承提供导向和引领,而家风家教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支撑,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具有内在契合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找准培育的着力点是关键,从着力点上下功夫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从家风家训这一着力点入手,充分发挥优秀家风家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化育功能。本文以岳西优秀家风家训为例,试图从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形式等方面寻找着力点,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学习导报》2014,(7):21-22
中国古代家训,是一个巨大的传统文化宝库。从先秦到明清,我国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有的堪为经典。为了更好地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社会各个家庭良好家风的养成和实践,本刊特从立身、治家、敬业、处世四个方面选取部分经典家训,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建设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之一,在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必要弘扬医德、铸造师魂,激发文化自信与自觉从而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与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面向高校学生开展红色家风教育,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即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有利于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应构建立体化的教育体系,实现"五推进":推进红色家风教育走入思政课堂,推进红色家风教育渗透校园文化,推进红色家风教育进军网络阵地,推进红色家风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推进红色家风教育取得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