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科学术语和公式超出了公众所习惯的认知方式,深奥理论通俗表达,才更容易为公众接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表达和阐释,与传播的内容同样重要。同样是指出缺点,有人会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也有人会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同样是形容工作忙累,有人会说"头一  相似文献   

2.
香雪引     
雪与香山有缘,雪与梅有缘。 披着一肩香山雪下来,我果然看到了那喷红欲燃的花,那一树炽热得几要将人的整个心魂都要燃烧起来的梅! 我的身心整个儿被眼前的雪里红梅俘获了。 这铮铮如铁的躯干,这至纯的热烈和蓬勃的燃烧,使我在刹那间泪花盈眶。 我不羞惭我的泪水:一旦被大  相似文献   

3.
凌寒溢梅香     
正我国是梅的故乡。自古以来,梅花就供人欣赏,特别在寒冷的冬季,万物凋零,惟有梅花竞相开放。江南很多地方植梅,梅开时节,暗香浮动,香雪成海。梅花,情贞雅逸,幽峭超然,冰肌玉骨,气韵清香,高标独秀,寒而愈香,且花期最早,凛然开放于风雪之中,为百花之首。"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古人认为,梅花是一种品位高尚  相似文献   

4.
金波 《今日浙江》2008,(6):10-13
冰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2008年的春天,破冰化雪,希望像春风般拂在众人的脸上。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李锦昌这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一提起"胡须梅"、"达摩李",全岛很少有人不知道的。李锦昌得此"尊名",是因为他那秃头和那一脸胡子,很像达摩,而且他为人又乐善好施,很受当地人的尊敬。久而久之,人们只知"胡须梅"和"达摩李",却把李锦昌的真名淡忘了。达摩李在台湾种梅是出了名  相似文献   

6.
成杰 《浙江人大》2011,(8):46-48
"仙梅"以其果大核小、色美味甜享誉省内外,每年都有数万游客慕名来到仙居。可正是这个当地数十万农民赖以生存的"致富果",数年前却因一些果农违规使用农药、激素,名誉扫地。为挽救"仙梅",仙居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强杨梅质量问题,展开了持续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正梅兰芳,一生可谓"梅"样的高洁、"兰"样的幽香,芳华一世。梅兰芳先生曾在香山偶居,却与香山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因"梅"字结缘1922年春,时年28岁的梅兰芳先生受朋友之约,在香山雨香馆别墅小住。雨香馆原为静宜园28景之一,是乾隆皇帝赏雨、听雨、闻雨香的地  相似文献   

8.
案情:5月11日上午10时,家住桂林市资源县车田乡石寨村的李某驾驶两轮摩托车搭乘妻子杨某,在途经县道车田农贸市场路段时,惨剧在瞬间发生了。路旁一棵枯腐多年的绿化树枯枝(约40厘米),突然从20多米高的空中掉落,正好砸在李某的头部,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李某当场死亡。杨某身体也多处受伤。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认定李某之死是由于公路绿化树枯枝突然断裂掉落砸中导致的。而绿化树的管理方是资源县公路部门。  相似文献   

9.
踏雪寻梅     
<正>自古文人都对春天情有独钟,描写春天的经典诗句不胜枚举。相对于景色怡人、生机勃勃的春天,文人墨客描写寒冷萧杀的冬天却多是触景生情、低落伤感的。其实,自然万物历经千年风霜雪雨,存在就是一种美,四季流转,每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美。余以为,冬天的美,唯独缺少不了雪和梅。雪是冬日的外在与内涵,是冬天洁白美丽的外衣,也是冬天晶莹纯净的灵魂。梅花不畏酷寒,独自绽放,让凛冽的冬天温婉多情、活  相似文献   

10.
梅花是百花中的珍品,原産中國,由於性傲霜雪,多在冬末清初開放,又有清香,歷來是人們喜愛的珍貴花木之一。由野梅引種馴化成家梅、藝梅,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據說我國自公元五世紀開始,文人雅士賞梅、詠梅、畫梅之風已逐漸形成。“踏雪尋梅”自成佳話,並不乏畫作。公元十世紀,北宋詩人林逋隱居杭州孤山,身邊無妻室兒女,以種梅、養鶴自娛,人稱其“梅妻鶴子”。他的著名詠梅詩句:“疏影横斜水清淺,  相似文献   

11.
我國長江以南地區自然條件得天独厚,民間向有早春探梅的習俗。每當春寒料峭,百花園裹的梅花却“一樹独先天下春”。人們感到其最為可贵之處,在於“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一九八二年以來,先後有無錫、南京二市選梅花為“市花”。在文化古都南京,南北朝(四二○——五八九年)時就已栽種梅花,歷史上留下來不少賞梅勝境,如冶上道院(今朝天宮)、清凉山以北的陶谷、雨花台麓的梅崗、城南的花神庙、靈谷寺梅花塢、石頭城、玄武湖以及梅花山等地。如今,又在浦口珍珠泉一帶建“萬樹梅海”景區,佔地萬畝(十五畝為一公頃),為當今國內大型賞梅景區之最。  相似文献   

12.
属于自己     
古人在评论梅与雪谁是春天的使者时,发出了“梅须让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感慨。然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在这个偌大的世界里,你无法完完全全地将两个人进行比较。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完全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完全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鼻子。”这句话是几乎没有破绽的,因为即使是双胞胎也可能会因性格、爱好不同而区别于彼此。所以,不要轻易将两个人划上等号,更不要将两个人毫无根据地进行比较。人人都各有其特殊的一面。这特殊的一面往往会折射出…  相似文献   

13.
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来形容"冰城夏都"哈尔滨再贴切不过。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来形容"冰城夏都"哈尔滨再贴切不过。盛夏,当南方大部地区进入30摄氏度以上的蒸笼般酷暑,哈尔滨却用一个25摄氏度,微风拂面的大晴天来迎接探望她的游客。作为中国位于最北端、纬度最高的大城市;哈尔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相似文献   

14.
微头条     
《小康》2016,(16)
正#陈冠希微博骂林志玲#@新浪娱乐:此事被疑与女友秦舒培有关。林志玲经纪人@閻柔怡大方称用温和的语言沟通,并表示林志玲正在努力工作中,不明原委。经纪人赞林志玲与人为善,常常教人要有真善美的信念。雪姨@演员王琳挺林志玲"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网友转发评论量:646018)  相似文献   

15.
梅尧臣注《孙子》现存三个版本:《十一家注孙子》系统诸本,题名为《十家注孙子》的日本昌平坂学问所本,明末梅士生辑题名为《梅氏孙子注》的天一阁藏本。前二者为集注本,后者为单注本。梅尧臣作注的动机主要是向朝廷进献制胜御敌之策,其次是不满前人注说的繁琐。梅注的时间在景祐末至宝元元年之间,元昊称帝前。梅尧臣的军事思想可概括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恩威并著的治军思想,重视外交,重"兵势"的作用四个方面。梅注的特点主要是简洁洗练,辞意畅达;句式整齐,句多骈俪。欧阳修等人对梅注给予了高度评价,而朱熹却贬低其不如杜牧注。  相似文献   

16.
梅文化初探     
前言梅是我国的名花和佳果,蜡梅是中华特产香花。这一对姐妹花虽分属蔷薇科与蜡梅科,却均于冬春先叶而花,香又相近,故多将二者相提并论。中国育梅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人有云:“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此种不畏寒威,独步早春的精神,历来被人们作为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的象征,从而出现了许多咏梅抒怀的佳作名句。梅诗、梅词、梅文、梅画、梅照、梅歌、梅曲、梅饰、梅食、梅药、梅饮、梅名、梅舂、盆梅、瓶梅等越来越发展。梅花精神深入人心,并已与国人的文化生活和习俗、风情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珠梅抬故事"2014年成功申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长期深入到民间实地调研梅山文化形成背景,对其仪式展演形式、内容、组织过程、文化价值与特征及历史文化的变迁进行挖掘,剖析"珠梅抬故事"的传承及保护中的担忧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20,(15)
正郭为美,台湾著名画家,但却出生在老北平。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离奇?讲她的故事,还得从她的父亲母亲传奇般的经历开始说起——一郭为美的父亲是郭柏川,台湾台南人,1901年生人。1915年公学校毕业后考入台北国语学校师范本部。1921年从学校毕业,先行任教。1928年,以美术方面的专才,前往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进修。1933年,以半工半读方式在日本著名画家梅原龙三郎处习画。1937年随梅原前往中国,在伪"满洲国"各地写生。1938年,  相似文献   

19.
《西夏咒》是甘肃作家雪漠"灵魂三部曲"的第一部,标志着雪漠文学创作由生活表层向文化深层的转化,并得到了评论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西夏咒》中若干关键词的解读,试图追寻雪漠创作的文化背景,并阐发以凉州为代表的河西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文明交汇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20.
聋女谣     
在去年2期,我们介绍了雪琪的剪纸生活。后来我一直和雪琪保持着联系。雪琪每次来编辑部,她的"老师妈妈"都陪着她一起来,再后来,雪琪就自己来找我聊天了。雪琪很忙,一是她到处奔波学习剪纸,二一个是她忙着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她的"奥运剪纸"还被奥组委收藏。雪琪的作品也有了进步,不只是剪纸技术,更多的是注入了思想,她通过剪纸,把自己说的、想的表现出来,有了更深的主题。我高兴地看到,雪琪在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