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崇惠 《台声》2003,(1):9-9
为宏扬客家族群团结、爱乡、奋进、拼搏的历史文化精神,增进海峡两岸及海内外客家人的亲情与交流,2002年11月17日至21日,由江西省台办、江西省文化厅、赣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赣台客家文化研讨会”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海内外百余名学者与会,并提交论文60多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西卫视等多家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开幕式上,赣州市人民政府王昭悠市长致欢迎词。江西省台办主任崔琳女士、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秘书长林烈豪先生、香港全球客家崇正总会总执行长黄石华先生、赣南师范学院罗勇教授、国台办交流局…  相似文献   

2.
上杭是台湾450万客家人的重要祖籍地之一,与台湾有割不断的“五缘”关系。最近,县政协围绕“如何做大做强以族谱文化为特色的客家文化,把上杭县建设成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贡献”这一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赣南,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由于它自身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背景,加上客家人聚居地天然的地理条件,所拥有的历史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赣南客家围屋——关西围为代表的客家民居。本文试从考察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方面出发,通过剖析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的艺术发展现状,探索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对赣南油画发展的影响,作为油画方向的研究生,我们有责任站在传统民俗文化基础上,传承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更多更好的油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张开龙 《台声》2001,(6):6-7
去年 11月,由闽西客家联谊会主办,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龙岩市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为客家人在新世纪的大团结、大联合创造了历史性的机会,特别是为两岸客家人的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会期间,台港客家名流云集,对客家历史文化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吴伯雄: 振兴中华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闽西隆重举行,看到大会的盛况,看到龙岩客家乡亲的热情,感到非常高兴。”祖籍福建永定下浮,现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会长的吴伯雄先生说…  相似文献   

5.
闽西客家联谊会参访团,本着“增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交融”的目的,应邀于2009年4月底前往台湾进行文化交流考察。作为参访团成员,笔者在参加“认亲、结缘”客家族谱文化研讨会和参观客家族谱展览中,切身感受到血浓于水,两岸客家人同根同源,血脉相连。4月24日,“认亲、结缘”客家族谱文化研讨会在台湾苗栗联合大学召开。开幕式上,苗栗县县长刘政鸿、联合大学校长李隆盛和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相生等先后致辞。闽西陈弦章、苏志强、  相似文献   

6.
孙俊涛 《中州统战》2003,(10):32-33
“客家遍寰宇,中原乃故乡。方言犹河洛,礼俗仍晋康。五洲称巨擘,四海谱华章。桑梓亲情厚,黄鲤待君尝。”这是郑州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崔灿教授1990年参加在广东梅州举行的客家与当代世界潮流学术研讨会时的感怀之作。他盛邀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回到自己的故乡中原寻根问祖,如今,他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即将在郑州举行。闻此喜讯,70多岁的崔灿教授激动地说:“来了,来了,终于来了!”他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能在河南举行,因为河南是客家人的祖根地,客家人根在中原。客家遍寰宇崔教授告诉记…  相似文献   

7.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宏大居民体系。“客家”的祖先本是黄河流域的汉人,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从公元4世纪以来,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多次南迁,直至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地定居,开基立业,这些人自称为“客家”,久而久之便被称为“客家人”。清代移民填四川时期,客家人中的一部分从广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迁入四川落籍,组成了四川居民的重要部分。现新都石板滩、泰兴、木兰、三河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由于他们长期使用广东话,又被称为“土广东”。据统计,仅新都一个县就有8…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物质形态的典型代表,那么定光古佛则是客家人精神形态的典型代表。明清时期,随着客家人大量移入台湾,定光古佛信仰也一同传入台湾,遍布台湾客家地区。定光古佛庙宇在台湾也是汀州的同乡会馆,是台湾闽西客家联络乡情乡亲的场所。它和莆田湄洲岛和漳州龙海白礁的慈济宫一样,是海外特别是台湾信徒中重要的宗教圣地。  相似文献   

9.
有一句话叫——逢山必有“客”,早期从大陆移民到台湾的客家人多择山而居,位于台湾岛北部偏南沿海地区的苗栗县是台湾的三大客家庄之一,客家人占总人口七成左右,由于山多、田少,素有“山城”之称。  相似文献   

10.
30年来,由于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客家学的兴起,促使许多台湾客家人频繁来到闽西祖地,寻根祭祖、探亲访友。随着两岸客家文化的交流、联谊、恳亲等活动的日益热络,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成为连接两岸客家人的精神纽带,为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构建了一座便捷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09,(4):6-7
3月21日下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许嘉璐说:“客家文化是以古代中原文化为主,融合了当地各个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内涵,也就是伦理观、价值观,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特色,因此,客家人犹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护神,在当前,要更多、更形象地了解中华古代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客家先民,驻足赣南,垦荒种茶,在长期劳动生息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创造了自己喜爱的赣南采茶戏。客家人独特的性格特征与精神需求决定着采茶戏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客家人的兴盛与变迁带来了采茶戏的繁荣与发展。彩茶戏与客家人相依为命,繁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建新 《思想战线》2007,33(3):17-2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客家人的族群意象一直停留在静态的文化特质描述之上,而从人类学过程论和过程分析的角度,可得出客家人“在路上”的族群意象。其概指客家族群在历史长河中迁徙、抗争、发展的整个过程,将客家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一并纳入研究视野,涵括客家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文化特质以及族群性格和精神特征。“在路上”的客家意象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阶段,是一种状态,是受历史框架、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形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书写。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不止一次听广东友人讲起客家文化,比如客家人、客家话、客家人生活传统,以及客家人的始祖在中原等等。但总因自己见少识浅,不甚了了。感谢几位老同志盛邀,使我有机会寻访了集客家习俗大成的客家大围:“鹤湖新居“。“鹤湖新居“为全国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中心的罗瑞合村,距市区28公里。“新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由于它  相似文献   

15.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澳大利来,美国,加拿大等地,据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其中,1/3的香港人是客家人,台湾有1/5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 由于历史,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客家人比较偏好土楼这种民居形式。土楼对客家人的重要性,相当于北京人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岭南人的骑楼。据称,福建省的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南靖、华安三县,合计有几万座。这些古董一样的建筑保护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评价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作为中国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惟一申报项目,今年8月,联合国专家将对土楼“申遗”进行现场评估验收。目前,土楼“申遗”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北山南楼”(武夷山、土楼)有望成为福建旅游的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是连接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2006年总书记考察福建时又多次强调: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仰、歌仔戏、南音等都深深扎根于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之中。福建要运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上杭是台湾450万客家人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至今保留着李、张、丘、廖等30多个客家姓氏始祖的祖祠、祖墓,他们的裔孙遍布海内外,每年都有数万海内外乡亲前来寻根谒祖。上杭县收藏着115个姓氏、1600多部、1万余册的客家族谱,是客家人向外播迁、繁衍生息的重要史料和寻根谒祖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17.
唐宝洪 《台声》2007,(6):53-54
在最近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举办的“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上,一位来自客家祖地闽西的女学者关于海峡两岸客家血缘关系的学术论文,引起了与会客家学学者的巨大反响。许多台湾学者纷纷主动向她提出到客家祖地闽西实地开展学术交流和寻根活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梅 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集 中的聚居地,独特、深 厚的客家文化是联结台湾客家人的纽带。梅州是抗日保台爱国志士丘逢甲的故乡,写下“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爱国诗人丘逢甲深受海峡两岸人们的敬爱,在台湾有广泛影响。梅州市是广东省对台工作的重点 市之一,据统计,全市上世纪四十 年代末去台人员 27868 人,数量 居广东省第一位,台属 36350 户, 15 万多人;全市在台党政军要员 227 人。明末清初以来,梅州民众 渡海到台湾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至今已达 160 多万人。…  相似文献   

19.
<正>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属公认的祖籍地和客家文化的摇篮。自西晋永嘉年间开始,为躲避战乱饥荒,大批中原汉人先后辗转迁徙到以石壁为中心的闽粤赣边地区。他们在此开疆拓土、繁衍生息,孕育了第一代客家人。此后,客家先民把石壁作为新的起点,向外播衍于世界各地,如今客家后裔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1亿多人。宁化石壁与台湾客家人同根、同祖、同缘、同脉,自古就有割舍不  相似文献   

20.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被认为是北方汉人南迁中的一支,分布在我国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地,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一亿两千万左右,其中,在香港的三分之一华人是客家人,在台湾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人口是客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