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哲夫 《台声》2000,(9):11-12
对于台湾新领导人“5·20讲话” ,北京台办反应为“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台湾“中国统一联盟”的声明则明白指出 :“台湾地位未定论借尸还魂 ,两岸关系雪上加霜。”另如台湾大学王晓波教授直称 :“两岸新冷战的宣告” ,因为“5·20讲话”并不仅是“回避”或“模糊”“一中原则” ,又是再次站在“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基础之上。 (见《海峡评论》2000年6月刊 )可以说 ,过去10多年来台湾在李登辉主导下 ,两岸关系的政策 ,是经历了一个直线上升的“台独分裂主义”的政治运动 ,这造成了今天在台湾岛内 ,不只台湾“独立建…  相似文献   

2.
桑菊 《两岸关系》2001,(7):25-26
5月18日上午,台湾当局领导人在其上台一周年前夕发表电视讲话。这篇讲话回顾了其上台一年来的作为,重点提出了未来解决台湾经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等三大问题主张。这一讲话竭力为其造成台湾经济衰退、政局动荡卸责辩解;攻击国、亲、新在野三党对其制衡,首度正式公开放出意在分化、拉拢台湾在野党派的所谓“联合政府”和“国会多数执政联盟”的信息;宣称要成立一个其亲自主持的跨党派“经济咨询委员会”,实行  相似文献   

3.
曾文 《台声》2000,(7):7-7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在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两岸关系方面 ,台湾新领导人只提出了“五不”(“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 ,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 ,不会宣布独立 ,不会更改国号 ,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 ,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 ,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 ,对广大台湾同胞深切希望的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采取回避态度 ,并且把一个中国说成是“未来的问题” ,因而引起岛内各界强烈不满。国民党称这是抄袭国民党的大陆政策 ,而且是变样的、打折扣的国民党“陆工会”主任张荣恭称 ,他对台湾新领导人的两岸政策演说感到非常失望 ,…  相似文献   

4.
台湾新当局自5月20日上台以来已有4个多月 ,4个月来新当局的运行可以说是跌跌撞撞 ,窘态百出 ,令岛内民众大失所望 ,按岛内舆论的评价“施政各方面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发生问题”。归纳一下 ,大致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 :“慌”、“乱”、“跌”。慌:大陆政策朝三暮四所谓“慌” ,是指在两岸关系上 ,由于台湾当局领导人有其“台独”背景 ,因此难掩其“慌张”的心态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伪善”、“多变”、“拒统寻独”。为了骗取岛内外的同情与支持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当选后空喊两岸“善意和解 ,积极合作 ,永久和平”。然而上台迄今 ,不但…  相似文献   

5.
章蓉 《两岸关系》2009,(2):9-11
2008年台湾政局出现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年来,蓝绿双方围绕民意代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场重要选举、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主导权以及陈水扁家族贪腐案展开激烈攻防。年内,政党再度轮替后的岛内蓝绿政治实力对比发生重大逆转,执政8年的民进党沦为在野党,国民党实现了“全面执政”。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面临内外各种不利因素,虽掌控大局但步履蹒跚;在野后的民进党连遭打击,“台独”势力遭受重挫,岛内社情民意出现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6.
陈斌华 《台声》2000,(7):16-17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己经正式就任。从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发表的讲话 ,及其近一段时间内的若干言行看 ,台湾当局在处理“后李登辉时代”的两岸关系上 ,仍将延续“李登辉路线” ,一方面继续回避甚至否定一个中国原则 ,拖延与大陆对话谈判 ,抗拒统一 ;另一方面 ,打着“四不”、“民主”、“人权”的幌子 ,以隐蔽的手段搞实质“台独”。因此 ,在一段时期内 ,两岸关系将是曲折、复杂、多变和相对脆弱的。台湾当局将“以拖待变 ,抗统渐独”台湾新领导人在讲话中 ,一方面声称在任期内不会宣布“台独”、不变更“国号”、不举行“统独公投”、…  相似文献   

7.
天冉  辽野 《台声》2000,(8):7-8
今年 ,台湾地区产生了新的领导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台湾新领导人的政治背景 ,特别是他在一系列讲话中 ,在是否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 ,使两岸关系面临新的复杂因素。台湾向何处去 ?海峡两岸能否保持和平与稳定 ,已成为海内外中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2000年6月20日 ,全国台联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来访的台湾政党联谊会访问团举行“反‘台独’ ,促统一座谈会” ,就共同反对“台独” ,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交换见解 ,增进共识。台湾政党联谊会访问团由岛内部分政党、团体的近30位负责人组…  相似文献   

8.
张克辉 《台声》2000,(6):4-4
今年3月 ,台湾地区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人。由于这位新领导人众所周知的政治背景 ,使海峡两岸的关系面临新的复杂因素。台湾向何处去 ?海峡两岸能否保持和平与稳定 ?成为海内外中国人十分忧心的问题。这些年来 ,李登辉用尽权谋推行分裂祖国的“两国论” ,纵容和支持“台独”势力 ,引起了两岸关系的持续紧张 ,也引起了台湾岛内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严重不安 ,这是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岛内分裂势力一手造成的。现在李登辉身败名裂地下台了 ,其分裂祖国的行径也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台湾新当选的领导人是把两岸关系引向缓和与发展的新时期 ,最…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区第七届立法机构选举1月12日揭晓,结果以“蓝营大胜”、“绿营惨败”而落幕。3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接踵而至,这场选举不仅关系到岛内蓝绿两大阵营诸多政治人物的命运与前程,更关系到弊案缠身、执政无能的陈水扁的身家性命,因此,从现在开始是陈水扁做最后疯狂的机会。一位美国官员将其归结为三句话:绑架“新总统”及台湾选后的“政局”;搅乱政局为其贪腐官司脱困,挑衅大陆害台湾。  相似文献   

10.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发表了题为《台湾站起来 ,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时代》的讲话 ,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 ,表明他继续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开始由“明独”走向“暗独”。宣扬“台湾与中国的对等地位” ,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台湾新领导人的讲话篇幅不过4500字 ,但从标题起 ,4次强调“台湾站起来” ,40次提到“台湾” ,只有一次提及“中国” ,并且是把一个中国作为“未来问题”而提出的。讲话提出“中国”与“台湾”都曾受到帝国主义强权的欺凌 ,应该相互谅解 ,其用意是将“台湾”与“中国”并…  相似文献   

11.
化青 《台声》2000,(5):4-5
台湾新领导人产生后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台湾新领导人将“听其言 ,观其行” ,对其何去何从拭目以待。同时 ,海内外中国人高度关注台湾新领导人的动向 ,纷纷以各种方式敦促台湾的“新人新政”改弦易辙 ,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首先是拿出实际行动 ,认真、严肃地在一个中国的大框架内改善两岸关系。必须“明白当前形势”香港《联合早报》载文指出 ,岛内选举结果表明 ,60 %多的选民对台湾新领导人的两岸政策和他上台后的两岸关系不放心 ,不支持他的“台独”立场 ,而他的支持者大…  相似文献   

12.
邵冰 《黄埔》2007,(1):4-11
2006年的台湾政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一连串的弊案,引爆岛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一波波“倒扁”浪潮,震撼了岛内政坛。临近岁末,“倒扁”阵营与陈水扁当局的较量更加激烈;“特别费”争议持续延烧,台湾官场进入大动荡期;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牵动台湾政局走向。这一时期岛内的政局,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相似文献   

13.
鄢磊 《台声》2001,(5):20-20
日前,据有关调查显示, 68%的台湾上市、上柜公司不满意当前岛内经济环境,对于新当局各项主要经济决策不满意度都在 50%以上,其中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最令企业界失望,比例高达 73%。改善岛内投资环境和修改“戒急用忍”的两岸经贸政策,是台湾企业界最强烈的呼声。   事实上,台湾 90%以上的成年人都是股民。原来就有不少台湾股民经由香港投资大陆股市。特别是去年,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不景气,两岸关系紧张,民众信心日益丧失,台湾股市连连下跌。虽然台湾当局动用“国安基金”及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力护盘,但仍无…  相似文献   

14.
刘佳雁 《台声》2002,(1):14-16
2001年底的台湾“立委”、县市长选举尘埃落定,民进党成为台湾“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失去了长期主控“立法院”的地位,第一次参选的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大有斩获,新党几乎全军覆没。国民党和民进党在23席县市长选举中各分获了9个县市,其他政治势力分据了其他5个席位。岛内政治格局的这一新变化,不可避免地将对今后台湾政局产生重大影响。选举结果并未改变岛内民意结构台湾这次选举结果直接攸关朝野各政治势力的实力消长,并继而奠定它们未来几年在岛内政坛上的地位,故岛内6个主要政党和无党籍势力无不倾全力投入选…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0,(7)
亲爱的台湾父老乡亲们 :大家好 !我们是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乡亲。我们和全体台湾父老乡亲一样 ,非常关切当前的台湾海峡局势。最近台湾领导人新旧更替 ,大家都企盼着海峡两岸关系真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契机。然而台湾新领导人上任的政策性演说 ,以及当局一些新成员公然发表的“台独”言论 ,实在令乡亲们既失望又焦虑。海峡上空依然黑云翻滚 ,岛内人心依然惶惶不安 ,导致股市连日大跌。岛内父老乡亲们对身家性命安全忧心如焚 ,令我们也感同身受。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 ?核心的问题就出在台湾的新领导人 ,连承认我们的台湾是中国的一个地…  相似文献   

16.
台湾新领导人5月20日发表的讲话 ,引人注目 ,因为台湾新领导人的动向 ,事关祖国和平统一之路能不能走下去 ,事关两岸关系能不能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顺利发展。这篇讲话提到“不会宣布独立”等“四不”、“二没有” ,使一些人松了一口气 ,认为没有明明白白宣称“台独” ,就可以避免武力。有报刊说 ,“两岸战云暂消”、“至少明天打不起来”。还有一些人认为 ,讲了几个“不” ,就是表现“善意” ,是“善意诚话” ,“不再是过去硬碰硬喊台独”的形象 ,不当“麻烦的制造者” ,而要当“善意的制造者”。然而 ,台湾一些有识之士指出 ,台湾新领导人…  相似文献   

17.
一年前,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他绘声绘色地向台湾民众许诺了一个所谓“向上提升”的未来远景,郑重其事地表示他有“诚意”和“善意”改善两岸关系。现在,一年快过去了,台湾民众所看到的却是:在台湾,政局持续扰攘不安、经济形势急遽恶化、民众财富大幅缩水、失业率直线攀升;在两岸关系方面,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诚意”与“善意”停留在空洞的言辞上,而他的实际行动一直在维持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并制造新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兰惠 《两岸关系》2001,(3):17-20
台湾新领导人执政以来,政绩不佳,岛内舆论批评新领导人放任“童子军”治国、“小孩玩大军”,造成“国政凋敝,朝局混乱”。这样的评断对这群所谓的“童子军”是否过于苛刻,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不过,“童子军”在新领导人团队中,究竟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倒是让外界十分好奇。  相似文献   

19.
壁松 《台声》2001,(10):1-1
自去年5月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来,两岸关系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岛内不仅政局动荡,而且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一年多来,岛内股市大幅下滑,民众财富严重缩水,经济增长率一再下降,至今年第二季度已经降为负数,为近30年来的最低点,岛内失业率也持续上升,人民痛苦不堪。 对于岛内同胞所遭受的痛苦,我们非常关切,感同身受,都希望这种状况能尽快得到改变。最近,岛内的“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会议(简称“经发会”)达成了一些共识,其中包括“积极开放两岸经贸及投资(‘戒急用忍’政策之松绑)、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  相似文献   

20.
杨毅周 《台声》2001,(9):1-1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后,推行了一条“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对岛内,以所谓“本土化”为名,大搞“文化台独”,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试图制造台湾人的“国家认同”;对外,疯狂购买军火,加强“台独”外交,以强化对抗大陆的实力;在两岸关系上,否认两岸两会的“九二共识”,拒绝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行“戒急用忍”政策,继续拖延、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事实表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所走的,实际上继承李登辉的分裂主义路线,其最终目的就是试图把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 一年多来,台湾当局所推行的这条李登辉路线给台湾的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