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原望。一个中国是客观现实,在历史上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有原本具有基本的共识。但是,自李登辉主政之后,逐步推行分裂路线,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两岸之间才产生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黄嘉树 《台声》2000,(5):1-1
近日来 ,台湾民进党的当权人物不断放话 ,表示愿到大陆访问 ,也欢迎大陆领导人访问台湾 ,两岸可以谈“三通”问题 ,如果“一个中国”作为议题而非前提 ,双方也可以谈。这些话似乎是想展现一种理性务实、追求和解的态度 ,对此北京将如何回应 ?其实 ,台湾新领导人的上述姿态 ,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当年李登辉不是也表示他想到大陆做“和平之旅”吗 ?不是也扬言要亲自陪汪老在台湾走走看看吗 ?不是也放话说在“两国论”的基础上 ,双方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吗 ?但是 ,既然李登辉背弃了一个中国原则 ,他就失去了同大陆对话的资格 ,什么“和平之旅”之…  相似文献   

3.
辛旗 《台声》2003,(5):1-1
1993年4月27-29日举行的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两岸在长期隔绝之后,首次实现了双方高层政治对话,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是汪辜会谈10周年,我们更要认真思考如何重新开启两岸政治对话与谈判的进程。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汪辜会谈之所以能取得重大突破,就在于它解决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和方向问题。即一个中国原则是会谈的基础,统一是共有的方向。当时大陆海协的表述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台湾海基会的表述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增多,人员往来的频繁,经贸关系的不断融合,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已成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烈呼声。两岸如何走向统一,江泽民主  相似文献   

5.
一、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岛及周围的澎湖列岛,古称“夷洲”或“流求”。南宋时,澎湖列岛已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十六世纪曾被荷兰侵占。明末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初设置台湾隶属福建省,光绪十年(1885年)台湾建省。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17日,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侵占。1945年8月,二战胜利,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了台湾。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1945年《波茨坦公告》…  相似文献   

6.
7.
8.
岩沧 《台声》2000,(6):1-1
台湾新领导人在5月20日的讲话中闪烁其词 ,刻意回避一个中国原则 ,将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律基础的一个中国原则 ,说成是“未来的”、不确定的“问题” ,这就使原已低迷跌宕的两岸关系又平添诸多变数。祖国大陆当天就发表声明 ,严正指出台湾新领导人的讲话虽然表示不会宣布“台独” ,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 ,不会进行“统独公投” ,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等等 ,但同时又附加了条件 ,在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 ,采取了回避和模糊的态度 ,这表明其一再宣称的“善意和解 ,维护两岸永久和平”是缺乏诚意的。台…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报告不仅以“新三句”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进行了完整、科学的表述,而且还高度肯定了其在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毅周 《台声》2003,(10):10-11
一个中国原则,就其指明台湾与大陆的主权关系来说,是一个法理的概念。从历史到现实,一个中国原则从法理上台湾当局难于撼动。但从情感上,并不是没有影响。其中影响最深的,当是台湾同胞对中国的感情,更确切地说是对中国的认同感。在台湾的现实社会中,台湾民众对中国的认同感出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呈现混乱的局面。有的学者称之为“认同的危机”。这种“危机”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两岸的和平统一都将产生消极的影响,对此我们应当有所认识。因此,我们不但要关注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面向,也要重视一个中国原则的情感面向:中国认同的情感。一、关于…  相似文献   

11.
12.
台湾选举结束后,祖国大陆方面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恢复两会对话、改善两岸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5月2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发表声明指出,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授权的团体或人士接触对话,并表示欢迎台湾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来访,就共同反对‘台独’、发展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进程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13.
人质危机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要遵循必要的谈判原则。遵循必要的危机谈判原则是取得危机谈判成功的基本保证。文中阐述了危机谈判的几个主要原则:效果性原则、组织性原则、战术性原则、策略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15.
邓利娟 《台声》2000,(6):22-23
台湾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两岸的和平环境 ,两岸和平环境的存在又有赖于台湾新领导人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认。因此 ,台湾新领导人如果真正从台湾前途出发 ,为全体台湾人民根本利益着想 ,就必须尽快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经济发展与两岸关系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MD)2000年4月19日公布的世界经济竞争力排行榜 ,台湾的排名从1998年的第16名降为1999年的第18名后 ,2000年再降至第22名。尽管这种排名未必十分准确 ,但它至少反映出现阶段台湾经济的发展已面临着不少严重问题 ,其中财政金融状况的恶化便是突出的表…  相似文献   

16.
汪洋 《统一论坛》2001,(2):15-16
一个中国原则是台海和平的基石,是两岸谈判的前提和条件。而民进党陈水扁当局上台后,极力回避这一原则,给本已紧张的两岸关系更增加了不少变数。“一个中国”到底指什么?笔者认为首先中国是一个地理存在,它是指有史记载以来,从五、六千年前一直到现在,在亚洲的东部华夏族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中国原则与两岸关系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国论”的提出是台湾分裂主义路线发展和岛内政党政治、权力斗争的后果,反映了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政治定位与法律定位的双重性以及政治定位的矛盾性。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定位的政治与法律基础,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政治与法律原则;坚决反对台湾当局以“两国论”作为“修宪、修法”的基础和把两岸关系国际化的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两岸对话与谈判问题上,“不预设任何前提”是台湾当局领导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仿佛台湾当局对重开两岸对话与谈判持一种无条件的、开放的态度;而祖国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为对话与谈判设置不合理的前提。这种舆论造势,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台湾当局真有所谓对话的“诚意”和“善意”,但它却经不住两岸关系的现实和两会商谈的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20.
“一个中国”原则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关系久悬未定,两岸政治性谈判久拖未启,两岸事务性商谈久停未复,两岸的中国人尤其是在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忧心重重。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台湾当局的说法一变再变,但总是把责任推给大陆方面,先说什么两岸关系问题“是民主制度之争”,后说大陆方面缺乏善意,再后说大陆方面的军事演习等行动恶化了两岸关系气氛,唯独没有从自身搞分裂、搞“台独”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