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妈祖——世界闻名的海上女神,劳动人民信仰和崇拜的偶像。妈祖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闽台交流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妈祖信仰自南宋(1127~1279年)开始在台湾岛上传播以后,闽台人民便有了共同的信仰——妈祖。几百年来,这种共同的信仰一直作为沟通海峡两岸的桥梁并在历史上产生过多方面、多层次的作用,其中突出表现在推动了闽台两地文化的交流。 从现有的史料看,台湾的妈祖信仰,其渊源来自于湄洲岛妈祖祖庙,并且是与汉人的东渡垦殖息息相关的。在妈祖信仰传入台湾的初期,这种信仰曾产生过两种作用:其一是作为渡台航船的保护神,其二是作为当地垦民的生活保护神,及至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台湾全省已拥有222座供奉妈祖的庙宇,以后更是进一步发展。足见妈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次巡游台湾,这是闽台两地乃至海峡两岸民俗交流的一大盛事,是炎黄子孙共同弘扬妈祖文化的一个创举。为满足台湾广大信众朝拜湄洲妈祖金身的强烈愿望,应台湾知名人士陈适镛的邀请,湄洲妈祖金身以及湄洲妈祖祖庙的元代石雕妈祖像、清代镇殿宝每等珍贵文物,在以我为团长的护驾团成员护驾下,前往台湾巡游102天,  相似文献   

4.
妈祖是中国著名的海神之一,尤其在海峡两岸的闽台两地,几乎家喻户晓。对妈祖的信仰,自宋以降,代代相传,深深地根植在海峡两岸特别是闽台两地人们的生活之中。 福建莆田湄洲屿有个叫林默的女子(即妈祖),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当时“地变紫,有祥光异香。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告辄愈。常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雍熙四年二月十九日升化,一云景德三年十月初十日也。”(《莆田县志》,《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八)自此以后,沿海一带人们出海捕鱼、海上漕运,或有海难,或遇海盗,或染  相似文献   

5.
闽台地区供奉妈祖的信仰香火向来兴盛,而上庙求签之举在华人社会虽已时贯千余载,至今尚仍历久不衰。是故,本文的研究对象,乃以闽台数百年来历代的妈祖古庙所采行之运签为主,并参考相关的文物古籍、文献资料,期能以此非全面普查式的重点类型研究,概括梳理出妈祖信仰分布最密集的闽台妈祖宫庙所采运签之主要组别、特色,进而探讨影响签诗传播演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洪一树 《台声》2000,(6):29-30
暮春4月 ,南方的福建 ,春光明媚 ,万物生机勃发 ,正是旅游的大好时光。由福建省旅游局和莆田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海内外瞩目的妈祖文化旅游节在妈祖故乡湄洲岛隆重举行 ,吸引了众多的台湾妈祖信众前来朝圣旅游。借此机会 ,记者采访了福建省旅游局局长明敏女士。明敏局长说 :闽台血缘相亲、地缘相近、方言相通 ,台胞80 %祖籍地在福建。1989年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旅游探亲以来 ,福建旅游部门千方百计发挥对台旅游优势 ,有力地促进了台胞到大陆特别是福建寻根认祖、经贸投资 ,增进了台胞对大陆的认同感 ,为推动两岸的“三通”进程作出了…  相似文献   

7.
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莆田市人大、莆田市政协和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闽台文化研讨会于10月30日至31日在莆田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克辉发来了贺信。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会长、福  相似文献   

8.
张克辉 《台声》2005,(4):74-79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曾多次访问妈祖的故乡——湄洲岛,那片土地的美丽圣洁,那里人民的淳朴善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一直鼓励并期待着文艺工作者们能够创作出以妈祖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展现湄洲的风土和民俗。之后,我看过几本描述妈祖神话故事的剧本和有关的歌舞表演,其中部分剧目具有相当的水准。但要创作已神化了千年的妈祖的新形象应当说有一定难度,且不易取得多数人的认同。因此,我开始考虑以湄洲为背景,以妈祖的传说为衬托,以更贴近当代人生活的情感经历和精神生活为线索,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二者之间,寻找契合点,讲述一段海峡两岸的故事,藉此,加深人们对妈祖的了解,也寄托一份我牵系于湄洲的感情吧。在福建泉州,曾听从事有关对台工作的同事介绍说,八年抗战前后台湾与当地人员往来甚为频繁,仅从台湾抱养或买养到大陆的婴幼儿就达近百人,其中也有双胞胎,从大陆到台湾的亦然。足见台湾与大陆血缘、文化的相承相袭、亲密无间。着手写这部剧本是在偶然之中看了《湄洲日报》副总编辑周文辉先生发表于1999年11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题为《漂海生还两岸情深》通讯之后。现任全国台联会副会长陈贵州先生的身世也给了我许多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他就是在来往于台湾与大陆的船上降生的,他  相似文献   

9.
“福建是对台工作前沿,闽台农业合作是我省对台经贸交流合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也是密切闽台关系、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抓手,闽台农业合作优势独特、基础坚实、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审议中,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闽台农业合作的成效与前景给予了肯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7,(3)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不仅推动了海南岛的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促进了妈祖信仰在海南岛的传播和盛行,其关系主要体现为:一是宋元以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海南的海上贸易繁荣,同时,这些地区大量移民进入海南岛,以及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盛举,促进妈祖信仰在海南的传播和流行;二是来自闽、粤等地的移民和商人,积极倡建和参与修复重建妈祖庙宇;三是在空间分布上,海南妈祖信仰主要集中在沿海港口、津渡等,甚至在中国南海诸岛也多有分布。同时,海南妈祖信仰还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广泛传播至海外。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6)
正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妈祖信仰自北宋由福建莆田发源以来,随着上海交通的发展及闽商的向外拓展,不断沿着海域、河域发展到大陆沿海、内陆及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闽台一衣带水,自古渊源深厚,目前全球妈祖信众超过2亿人,在台湾妈祖宫庙逾2000座,信众众多。妈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家在闽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山与海本当毫不相关,可奇怪的是,在离我家不到100米处,就有一座专门祭奉妈祖的天后宫!小时候常常看见乡里若有人出远门,总要去天后宫朝拜,及至我离家外出求学、工作,妈妈也带我去跪拜妈祖祈求顺利平安.我不信神,但因为从小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总觉得我能平安度日,似乎真是妈祖在保佑.正是这个缘故,所以我对妈祖一直怀有十分敬崇的心情.  相似文献   

13.
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相同的文化基因,给闽台文化交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依托先天优势,2014年以来,闽台在延伸文化产业链,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接。 《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出版 2014年9月29日,在《台海文献汇刊》、《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发布会上,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支平说他要“吐吐苦水”。  相似文献   

14.
前言     
《政协天地》2008,(12):16-16
福建是全国旅游资源大省,却不是旅游大省。自200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出之后,福建依据自身优势,积极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在进一步推动闽台优势互补、资源互享、信息至通、市场互惠、机制互动,不断深化开展闽台旅游交流合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密切了闽台人民的往来与情感,增强了台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为  相似文献   

15.
正人民政坛:魏代表,您好!魏岚:您好!人民政坛:您十分关注闽台交流合作,特别是在促进闽台商贸交流方面提出过很多的建议。魏岚:是的,福建与台湾本是同根生,一脉相连,在地理距离上也是最近的。近年来福建与台湾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密切,而厦门是大陆对台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厦门是大陆对台贸易中心城市,台湾是厦门的第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湄洲岛是闻名海内外的海神妈祖林默娘的故乡,也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妈祖信奉者们的朝拜圣地。岛上巍峨仁立着的石雕妈祖,面慈目祥,手捧玉如意,朝向大海.注视着从她脚下驶过的来往船只。自宋以来,历代帝王给她累叠加封,至清康熙时晋封为至高无上的“天后”。两岸渔民则感其大德,敬奉她是“海峡女神”,亲切地称她为“妈祖”。古老的妈祖文化只是一种朴素的信仰,人们却通过两岸的民间交往,读懂了蕴含着的美好的愿望:它以一股神奇的凝聚力,把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血脉和海峡两岸同胞的心紧紧地连结在一起。驻在福建沿海、…  相似文献   

17.
事情虽然已过去几个月了,但那热烈感人的情景仍不断涌现在我的脑际。那是在今年春夏之交,福建湄洲妈祖金身应邀赴台湾作百日巡游,我作为护驾团成员随着妈祖銮驾从台湾北部到南部往返达四次之多。在祖国宝岛的这些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到了台湾同胞对湄洲妈祖的无比敬仰和深情厚意。  相似文献   

18.
正福建莆田作为妈祖的故里,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莆田湄洲妈祖饮食起源于妈祖信仰,经过千年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妈祖饮食文化,是妈祖文化的重要部分,彰显了妈祖文化信仰的魅力与风彩。妈祖饮食文化既是民俗生活的视窗,也是外化的民族精神。妈祖饮食文化烘托妈祖文化,传递民间社会的乡情语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融入到妈祖文化中去,祈求妈祖的恩泽和灵光带给普天下永  相似文献   

19.
外婆说山那边是海山那边还是山我怎么也看不到海外婆伸出颤悠悠的手遥遥指向青天外记忆烙印在妈祖的歌声里烙印在那个浓黑的夜里暴风雨!暴风雨!鞭挞着山林 吞噬着大地卷走摇荡的树梢那只洁白的小鸟折断了 她的羽翼妈祖的哭泣伴着十万个日出的 等待妈祖的眼泪流成了滔滔的大海把  相似文献   

20.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0):66-67
“通过参加妈祖文化旅游节,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两岸妈祖信众聚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在第四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上,台湾北港朝天宫董事会常务董事长蔡辅雄对本刊记者说道。“妈祖文化旅游节有利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而且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了。”台湾大甲镇澜宫副董事长郑铭坤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