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06,(11):27-29
2006年8月12日,台湾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的纪念碑前开始聚集着人潮,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在此拉开了“百万人民倒扁运动”的序幕。他呼吁每人交纳承诺金一百元台币。在随后短短的一周内,集聚了百万人、逾亿元台币。之后,又从2006年9月9日开始静坐,直到2006年10月10日“倒扁总部”所发起的“天下围攻”行动,一时如火如荼,岛内各地的“倒扁”群众身穿红衣高呼“倒扁”口号,包围陈水扁办公场所区域,现场宛如红色的海洋。然而,但在经过了30多天不间断地抗争后,不但未达到阿扁下台的目的,竟连他一句道歉认错的话都没有得到。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  相似文献   

2.
《劝台歌》     
大陆台湾,脐连千年。三次迁台,兴旺人丁。台湾同胞,多灾多难。同根同祖,荣辱与共。阿扁上台,操弄民意。为了私利,大搞“台独”。中国历史,编入外国。“中华民族”,统统删掉。中国血统,中国子孙。吃中国饭,拜妈祖神。说中国话,写中国文。但不承认。是中国人。奉劝合湾,父老乡亲。切莫忘掉,大陆同根。切莫支持,“台独”言论。弄得子孙,变外国人。奉劝台湾,将领官兵。统一祖国,重任在肩。为了祖国,高举义旗。千古留名,功盖天地。《劝台歌》@金正纯  相似文献   

3.
大陆台湾,脐连千年.三次迁台,兴旺人丁.   台湾同胞,多灾多难.同根同祖,荣辱与共.   阿扁上台,操弄民意.为了私利,大搞“台独“.……  相似文献   

4.
张逊 《黄埔》2006,(3):12-15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06,(7):1-1
6月20日,陈水扁在发表电视讲话时大言不惭地说,他上任以来,两岸关系没有倒退。陈水扁在面临严重执政危机之际,极力掩盖其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大搞“台独”分裂的行径,向台湾民众辩白,他对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努力,事实果真是如此吗?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但是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他一直在肆无忌惮地破坏这个基础,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在发展两岸关系这个事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的大问题上,陈水扁始终扮演的是“麻烦制造者”的极不光彩角色,其“台独”本质已暴露无遗。上台伊始,他还信誓旦旦地…  相似文献   

6.
以“反贪腐”、“阿扁下台”为目标的“百万人倒扁运动”如火如荼,持续延烧一个多月,给陈水扁当局以强烈震撼,引起台湾岛内外极大关注。“倒扁”运动浪奔潮涌8月7日,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以“老战友”名义致函陈水扁,促陈“为了爱民进党,为了爱台湾”勇敢认错,鞠躬下台。8月10日,  相似文献   

7.
沈己尧 《台声》2003,(12):8-9
新一轮台湾大选即将到来,激情演出的竞选活动,闹得沸沸扬扬,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为了胜选,民进党和国亲联盟各自有“公投立法”的议题:当权的阿扁提出的是“公投制宪”,在野的连宋提出的是“公投新宪”。这些选题扑朔迷离,让台湾选民不知何去何从,也引起中美双方密切关注。记得3年前阿扁当选后曾提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不久又提出“台独公投”的反调,表现出他是个反复无常的投机政客。今年11月11日阿扁接见外宾时指出,过去10多年曾6次修宪,大家都不满意(李登辉现在说出,6次修宪都是一时权宜之计)。阿扁宣布将于2006年举行“公投制宪”,2…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4,(2):106-108
台湾“立法院”2月2日收到目前遭台官方通缉的前东帝士公司负责人陈由豪的3封传真信函。陈由豪在公开信中指出,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和“总统”时,他通过陈水扁亲信或亲赴阿扁住所,以现金方式奉上大笔政治献  相似文献   

9.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两个月来,陈水扁从亲信、女婿到夫人,都被揭发涉嫌一系列弊案,前两人更被警方收押。受其影响,陈水扁声誉大跌,民进党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在一片“罢免”、“倒阁”声中,陈水扁与民进党都陷入了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后院起火亲信女婿东窗事发多次涉案,又多次过关,被称为台湾政坛“不倒…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陈水扁上台快满四年了,岛内许多人传称他“善变、善辩、善骗”,意思是行骗“不计成本、言而无信”。以下是其“十大”行骗言论: (一)“有梦最美,希望相随”。2000年台湾“总统”竞选时陈水扁提出“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的竞选口号,然陈的“总统”梦终于成真,但台湾人民的希望之梦,却因陈的无知、无能、无责任心而落空。扁政任期就快结束了,当今台湾仍然政争不息,比政党轮替前还乱;经济低迷,比政党轮替前还不景气;两岸关系,比政党  相似文献   

11.
阿扁泅泳在惊涛骇浪的台海。雷电、暴雨、海啸、颱风……更可怕的是 ,“独”毒之瘾骤发 ,面临灭顶之灾。抛个救生圈 ,救救阿扁 ,平安归来 !阿扁 ,祖国宝岛的佃农之子 ,开漳圣王陈文光的49代孙 ,从“唐山”福建诏安过台湾的子民 ,苦读成材的贫家儿女 ,为反对独裁专制而坐牢的———义愤填膺的正直律师。当年曾是多英俊的田庄人的好后生 ,多优秀的中华好儿郎 !痛惜啊痛惜 !阿扁何时染上了“鸦片” ?“独”毒身缠 ,不时抖颤 ,疯语疯言 ,什么“中国是中国 ,台湾是台湾” ,什么“台独万万岁”……如今泅泳在台海浪尖 ,一旦毒瘾发作 ,小命定有危…  相似文献   

12.
张逊 《黄埔》2006,(6):4-10
10月10日,台湾“双十节”。在重重军警戒护下,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在“双十”庆典上慷慨陈词;同一天下午,“反贪腐倒扁总部”发动的“天下围攻”也在台北登场,红衫军从四面八方涌来,高呼“阿扁下台”。夏去秋来,陈水扁所面临的困境仍未好转,一波又一波的揭弊矛头直指他的家人……弊案,层出不穷“阿卿嫂风波”:小节不检陈水扁找发票冲账“机要费”的困扰尚未摆脱,8月初,他的个人操守又受到质疑。一个被唤作“阿卿嫂”的女佣几天之间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阿卿嫂受雇于陈水扁女儿陈幸妤,却作为“总统府”的公务员,由政府支薪。这件事…  相似文献   

13.
亚贝 《两岸关系》2001,(8):10-12
“这必须感谢阿扁”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书店里“移民”上海的书畅销,高雄还出现培训讲上海话的学习班。在此之前,台湾有一项民调称,台湾有26%的居民打算移居,首选地点是历来保持领先的美国、加拿大,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中国大陆也被首次选为顺位第三的目的地,占打算移居的8.7%。而在台湾人最想移居的10大城市中,上海首度名列第4名。一些台湾居民在回答他们为什么作出这种选择时表示,上海的物价比台北便宜,生活条件也不错,他们愿意在上海购房。据在上海投资经营的一家台湾房地产中间商称,自去年“5·20”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来,台湾人前往上海置产的比例大幅上升,就人数来说,几  相似文献   

14.
宝岛民生     
《台声》2006,(10):6-7
马英九倡导协商拼经济 亲民党称愿积极配合;台湾旺旺大幅削减岛内投资;台湾舆论谴责陈水扁恐吓司法、耍赖皮;岛内数十万民众高喊“阿扁下台”;马英九登广告支持倒扁 强调国民党不夺权;台湾民众抱怨大学乱收费;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7):40-40
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推出“香港回归10年”等系列报道,以自己的角度审视香港10年来的变化。描述香港回归后各个层面的变化。虽然有媒体对香港回归后的“民主问题”说三道四,陈水扁6月28日甚至在其“阿扁总统电子报”上声称,“10年来香港像是被关在鸟笼中的小鸟,只是这个鸟笼愈来愈小”,但更多的媒体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16.
去年五月,陈水扁正式登上“台湾最高领导人”的“宝座”,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当时,台湾岛内的不少民众寄厚望于这位年轻的“扁哥”,“扁哥”在就职仪式上也曾大胆、慷慨地开出一系列有关台岛政经发展及民生方面的“支票”。至今一年时间已过去,台湾岛内的社会局面已是有目共睹:乱象环生、百业萧条、怨声载道。台湾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何在?台岛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又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动荡不安——台湾社会状况的突出特点近年来,台湾岛内泥石流、台风、洪水、地震等天灾不断,而自李登辉上台以来更是人祸频频,  相似文献   

17.
马淑静 《台声》2006,(5):35-35
陈水扁在“扁马会”上,有关经济方面的议题一律回避,只字不肯着墨。马英九主动提出应如何改善民生问题,阿扁只说了一句话:“要靠大家。”然后就起立送客了。宣传已久的“第二次经济发展会议”,雷声很大,雨落不下来,看来也是说说而已。第二次金融改革是陈水扁经济政策的重头戏。就在去年年底,“三合一”选举之前,阿扁还一再宣称要坚持进行“二次金改”,称这绝不是随便说说,谁抗拒谁就下台!当时的“行政院长”谢长廷十分紧张,诚惶诚恐地宣示他推动“二次金改”的决心,结果还是免不了下台的命运。“二次金改”的四大目标是陈水扁在2004年10月21…  相似文献   

18.
石稼  李立 《台声》2006,(10):32-33
自施明德宣布9月9日为百万人“倒扁”静坐的开始日后,岛内外围绕“倒扁”与“挺扁”结果及影响的讨论也日趋激烈。以陈水扁的流氓本性和对权力的极尽贪婪而言,无论施明德率领的百万民众静坐到何时,无论有多少人静坐,只要没有人、没有武装的力量把他从“总统”大位上强制赶下来,陈水扁是不会主动离开的,这不能不说是台湾社会的悲哀。如倒扁不成,败在哪里呢?恐怕非单纯的“倒扁”事件和运动本身所能讲清楚的,要从台湾社会发展的根源上探询答案。其一,“历史悲情”和族群撕裂下形成的台湾民众的特殊心态,是“倒扁”难成的根本原因。台湾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倒扁”运动已持续进行了两个星期,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由台北市扩展到台湾广泛地区,群众的激情不断燃烧,力量在凝聚,声音在提升。尽管他们本身来自台湾岛内壁垒分明的不同阵营,却因为共同的诉求,而汇成了这一股红色的大军。红色大军“反贪腐”自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的社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0,(7)
亲爱的台湾父老乡亲们 :大家好 !我们是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乡亲。我们和全体台湾父老乡亲一样 ,非常关切当前的台湾海峡局势。最近台湾领导人新旧更替 ,大家都企盼着海峡两岸关系真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契机。然而台湾新领导人上任的政策性演说 ,以及当局一些新成员公然发表的“台独”言论 ,实在令乡亲们既失望又焦虑。海峡上空依然黑云翻滚 ,岛内人心依然惶惶不安 ,导致股市连日大跌。岛内父老乡亲们对身家性命安全忧心如焚 ,令我们也感同身受。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 ?核心的问题就出在台湾的新领导人 ,连承认我们的台湾是中国的一个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