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1988年1月19日.由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织的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一行14人,由西安抵达北京。这个探亲团共有25人.其中大部分人是国民党退伍老兵,团长是台湾著名作家、工党领导人之一王拓。  相似文献   

2.
“找到了!找到了!我的根就在这里!”在南安市石井镇前坂村张氏祖祠里,台胞张进成老先生一边颤巍巍地翻阅着张氏族谱,一边忍不住留下激动的泪水。仔细比照着族谱上的字辈表,张进成的话语中难掩喜悦之情:“我是第三十二世耀字辈,我儿子泰弘是第三十三世基字辈,两地张姓是本家。”  相似文献   

3.
刘晓华 《台声》2014,(4):72-73
<正>周纯娟女士身上的鲜明印记,是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的台胞第一人。时光回溯到1987年。这一年,台当局顺应民意,开放岛内民众回大陆探亲,其时两岸隔绝已近40年。机缘巧合,江苏常州籍台胞周纯娟女士成为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第一人,得以闻名两岸。如今已84岁的周纯娟,仍是一个精致美丽的女人,步履轻捷,十分健谈。她在台湾生活了60多年,早已把台湾视作第二故乡,也已习惯了亚热带的气候。自从当年回大陆探亲,20多年来她成为"候鸟",每年金秋10月回到家乡常州与父老乡亲共叙天伦。这个时候,她只是"回娘家"的普通女子,特殊历史事件在她身上烙下"第一人"的印记,还有那近40多年分离带来的家国之痛,终在亲情乡音里淡去。  相似文献   

4.
甘铁生 《台声》2001,(2):32-34
如果不是亲自接触到黄志贤,是绝对想不到眼前这位平和、总是带着满脸温和笑容的年轻人,竟是管理北京市上百亿吨粮油、总资产高达近百亿人民币的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在有着一千数百万人口的共和国首都北京,粮油管理与供应不言而喻具有非凡的意义。青年台胞黄志贤肩负重任,是北京市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一  黄志贤1956年出生。小时候,妈妈李碧琴去参加台盟活动时,总要带上他。他们家离台盟中央所在地很近,他也喜欢去那里。别的且不说,单是那些叔叔阿姨们对他的关心,就让他开心得不得了。比…  相似文献   

5.
刘婷 《台声》2014,(1):92-93
作为定居在安徽的台胞,李志民如今是一位满头银发、神采奕奕的老人。他思路清晰、言谈儒雅,回忆起往事总能娓娓道来。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台籍老人,在他定居安徽的几十年中,为台联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为安徽与日本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春暖花开,到处苍山吐翠,莺歌燕舞。笔者有幸随宣恩县台办的领导到该县长潭河侗族乡细沙坝村凤凰山五组,看望今年3月回大陆探亲的台胞李世杰老先生。  相似文献   

7.
蒋连根 《台声》2000,(5):40-41
在台北市仁爱路富贵酒楼 ,一张圆圆的、红红的大餐桌上 ,摆着几只大蛋糕 ,刚刚点燃的9支小红烛正闪烁着喜悦的火花。来自祖国大陆的浙江省海宁市农业考察团戴雪根、沈梅先等9位乡亲 ,一同举起酒杯 ,热情地向旅台同胞程森士先生道贺九秩寿诞。昔日风华正茂的青年营营副 ,变成了如今的耄耋老人 ;当年的枪林弹雨 ,化作了今天的谈笑风生。在浓浓的乡情中 ,程先生深情地叙说着他和妻子戴谷音对故乡的情怀。程森士原籍浙江海宁斜桥镇。少年时因家道中落而辍学从商。1937年抗战爆发后 ,他投身军旅 ,后升任抗日游击队青年营副营长。在一次协同…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3,(4):22-25
不负13亿人民重托,积极履行神圣使命。3月3日至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来自于全国各地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政协委员,连日来积极认真履职、建言献策、协商议政,为大会的圆满完成,付出了辛劳和智慧。  相似文献   

9.
苑生 《黄埔》2006,(5):63-63
2004年6月1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大会在此隆重举行。一位年近九旬的黄埔同学在会上发言,他高昂的精神、饱满的情绪、宏亮的嗓音,受到出席会议的中央领导的赞许。他就是黄埔十二期同学苗青圃。可就在那次盛会不久,恶病突降苗老身上,使他经受了一场生死考验  相似文献   

10.
肖军 《台声》2009,(4):28-29
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有一些在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全国政协台联、台盟界别之外的台胞代表,委员,他们也在各自代表团.界别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台胞代表.委员,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既关心着祖国大陆教育、经济、就业、民生等问题,也心系着故多的人、情、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忍受着晚年的孤寂,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亟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那一段与奋斗有关的青春历程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嘛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爱拼才会赢》,是刘普成最爱哼唱的一首歌。他说,他喜欢这首歌的歌名,更喜欢这首歌中洋溢着的充满激情的励志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王惠霞  辽野 《台声》2001,(8):26-27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度过了一个不眠的狂欢之夜。申奥成功的喜悦在千百万市民中传递着,也在台胞中相互传递着。昱晨,全国台联、台盟中央、北京市台联、台盟北京市委在台盟中央礼堂联合举办“在京台胞祝贺北京申奥成功座谈会”,100多位在京台胞、台商、台生在这里尽情抒发内心的喜悦和快乐,共同展望明天的新北京,寄望两岸关系新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李敏宽、吴国祯、秘书长张华军,中国侨联副主席林丽韫,全国台联副会长陈贵州,北京市台办副主任马玉萍,北京市台联名誉会长李河民…  相似文献   

14.
周毅 《两岸关系》2006,(8):45-45
为了增进台胞青年对大陆的了解,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2006台胞青年夏令营”7月初在全国各地隆重开营。这是全国台联组织的海峡两岸最大规模的青年学生交流项目,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总计有1400名来自台湾岛内、海外和大陆的台胞青年学生参加。他们分成28个分营  相似文献   

15.
檀国柱  王静 《台声》2013,(8):31-32
“Amazing!Amazing!”(太令人惊叹了)“这样一座神奇的城市,未来一定能成为中国的芝加哥。赞!”这是来自美国的台胞营员郑廷威在参观2012年刚建成的武汉市民之家城市规划展示厅,看到市城数字三维实景互动演示出大武汉的城市蓝图时,所发出的一连串的惊叹。  相似文献   

16.
祖云  程鑫武 《台声》2011,(7):94-97
在安徽医科大学美丽的校园里,矗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携刻着首任院长张锡祺抄录的一段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在安徽医科大学每年的颁奖大会上,总有25位最优秀的学生获得该校最高荣誉奖学金——张锡祺奖学金。张锡祺的座右铭“惟有善人,能为良医”,影响教育着一批批安医学子。  相似文献   

17.
一位90年代离休后的古稀老人,不去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不顾儿女的苦苦挽留,孤身在外租一处简陋小屋,在风烛残年写出十部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和民俗传说,他整日走街串巷,连地下飘落的一张废旧报纸和烟盒儿部不放过,被人们称之为捡垃圾的怪老头儿。  相似文献   

18.
蔡世彦 《台声》2011,(1):54-55
2011年12月22日,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30年来,全国台联始终坚持服务乡亲的宗旨,推动并组织两岸之间的交流交往,积极了解和反映台胞乡亲的愿望和诉求,努力维护台胞乡亲的福祉和利益,加强与全球台胞社团组织的联系与互动,团结广大台胞乡亲共同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孙仁歌 《台声》2004,(12):72-73
我与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陈大络先生相识于1996年。 那年3月下旬,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第八届"海峡情"征文评审结果揭晓,陈大络先生以一篇《正义的呼声,和平的旋律》获得特别奖。巧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的书店,马克思的书只有一排;而在北京,却有那么大一柜子。”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学生黄佳平说。这个夏天,他参加了“200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先后去了西安和北京。在离开北京的前一天,他特意冒着小雨到西单图书大厦买了一套《资本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