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总的来讲是一个从对社会主义的共性认识到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过程.改革开放前29年,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性的认识,以此为指导,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改革开放后31年,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开始深入到个性,并不断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以此为指引,中国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大道.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昭示:坚持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是认识与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思想法宝.  相似文献   

2.
卫兴华  张福军 《理论前沿》2007,511(22):9-12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伴随而推进和发展的。要摒弃有关改革开放的若干错误观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共庆新中国60华诞、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各民主党派更要继承传统、明确职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祖国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主要目标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多角度的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只有广义,没有狭义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演绎着不同的社会效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不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替代,而是从和谐的视阈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战略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许冬梅 《理论前沿》2009,(19):F0002-F0002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年。60年的曲折经历,60年的辉煌岁月,中国已经由一个刚刚摆脱满目战争疮痍积贫积弱的国家成长为一个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的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可谓:沧海横流难掩英雄本色,沧桑巨变再造华夏辉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再一次以雄辩的事实表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取决于改革开放的程度,取决于制度创新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也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头活水,制度是对已经经过实践检验收到成效的党的方针政策的升华和确认。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并使之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相适应。科学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是提高管理国家效能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提高管理国家效能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最近30年的历史,是改革开放史与理论发展史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并推动着实践的深化发展;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新鲜经验总结与提升,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与互动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最初源于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个基本元素源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取得了三大原创性的突破,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强调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对于科学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深入阐述了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解放思想,破除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解放思想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全过程,也贯穿于这一理论体系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内容之中。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呼唤思想解放、推进解放思想的关键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解放思想,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和应有姿态。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是调整由于国家行政管理而发生的行政关系、规范和监督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过60年的发展,以行政主体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有效管理国家事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行政法发展的历程,理清了脉络,总结了经验,明确了行政法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不是农村城市化,而是农村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体制和制度上;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政府的责任是引导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振兴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跨界民族问题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多样、视角新颖独特的关于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政策与实践,提出了许多化解跨界民族矛盾与冲突、维护边疆安全与稳定的创新主张,积极有效地遏制了跨界民族问题对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冲击。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关于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形成和完善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防范跨界民族问题诱发的各种未来风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60年社会主义辩证实践的历程告诉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社会主义信念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强大精神支柱;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5.
苏东剧变以后 ,国外社会主义出现了许多重要变化 ,以越共、古共、俄共、法共、日共等为代表的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显示了未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这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重要命题作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回顾,不难发现,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命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基础、基本内涵、探索历程、重要意义、主要成就及经验、如何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几个维度进行展开的。所有的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朝着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迈进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但进一步展望之,仍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需要学界相关人士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军队文化建设走过了光辉的历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掀起了四次文化建设的高潮,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和跨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大官兵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提升和优化,为我军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提供了强大文化支撑;思想道德文化与时俱进,对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先进崇高的精神文化层出不穷,引领时代的精神风尚;军队文学艺术高举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大旗,始终成为弘扬主旋律的生力军;基层文化建设形势喜人,新型军营文化异彩纷呈,强力促进基层官兵文化生活全面发展;军事科学研究成绩斐然,为繁荣中国军事科学和推动军事文化建设发挥了中坚作用;军队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塑造和展示了人民军队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军队文化建设的历程和成就启示我们:深刻认识军队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是军队文化建设发展的前提;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军队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为提高战斗力服务是军队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目标;切实重视军队思想道德建设是军队文化建设发展的中心环节;高扬主旋律,兼顾多样化是军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健全完善文化法规体系是军队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使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的境界和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得到巩固、发展和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方式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20.
建国6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60年来,我国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总结建国60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