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事件     
铁道部称春运不涨价铁路需多承担近3亿元成本。1月10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2007年春运铁路火车票票价将不上浮,铁路因此需要多承担近3亿元的成本。王勇平表示,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铁路部门积极响应,主动承担因为不涨价而带来的所有成本,让更多的旅客享受到更大的实惠。铁路运输专家说,“在春运期间实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的“生存论转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本体论基础;“类生存原则”、“个体性生存原则”以及“共生性生存原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这一建构原则在实质上就是生态和谐化与和谐生态化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3.
洪丰 《公民导刊》2005,(4):20-22
记者:现在,“和谐社会”已成为一个热词。同时,我们也发现,社会上似乎出现了一种“泛和谐化”倾向:讲话言必称“和谐”,修了一条路,说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盖了一座楼,也说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成了一个什么都往里装的框。对于“和谐社会”的具体内涵,我们该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4.
城事     
《公民导刊》2005,(4):4-4
春运涨价被指双重违法;由“处罚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个人房贷利率调高  相似文献   

5.
《观察与思考》2007,(9):2-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员令”,“环境友好”成了一个“时尚”的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战略课题,同时也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和谐社会”如何构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区的作用如何?对此,百步亭花园社区给予人们多方面的启示。一、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要着力克服“缺乏新意论”,深刻了解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要着力克服“为时过早论”、“自然和谐论”,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着力克服“与己无关论”,不断提高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黄琳庆 《桂海论丛》2007,23(1):10-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自古以来的人类理想,是中国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理性的思考:公平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发展与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改革是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制的重要途径;意识形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安机关要提高“三个认识”,正确理解公安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提高“四个能力”与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结合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夏阳  红袖  崔巍 《当代广西》2009,(9):50-51
送平安、送服务;察民情、访民意;排民忧、解民难;保平安,促发展。2008年底以来,百色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机关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深入开展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作为密切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抓实抓好,唱响“人民公安爱人民”的主旋律,有力地推动了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公民导刊》2005,(4):6-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是历代政治家恪守的政治信念和治国理念,也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和终级目标。将“和谐”用于政治,则“政令统一”、“政通人和”;将“和谐”用于经济,则“平稳持续”、“协调发展”;将“和谐”用于人际关系,则“诚实守信”、“宽则得众”;将“和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与“马太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马太效应”作为人类社会自生自发的,以损不足、奉有余为原则的,以正反馈方式运行的资源利益调节机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马太效应”,对其取利避害。在当前,能否有效控制“马太效应”已成为我国能否顺利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历史 任务。在全市广泛开展的“叫响我是共产党 员”主题实践活动中,沈河区以构建和谐社会 作为自己的工作舞台,把“叫响我是共产党 员”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布局统一起 来,不断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陈铮 《人大研究》2005,(7):50-5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甘肃”就是在甘肃这么一个省域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内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也就必须紧密结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理解来把握“构建和谐甘肃”的基本内涵。一、构建的“和谐甘肃”,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甘肃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前沿》2008,(2):126-128
“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和谐”是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中都可能达到的一种相对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关系状态。“和谐社会”则直接反映着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才能实现。本文从社会形态理论的视角出发,在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社会和谐”的表征、程度、状态进行历史比较的基础上指出:社会和谐的历史演进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的量化改进;和谐社会则是这种量化改进的高级形态。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工党泉港总支围绕农工党中央提出社会服务工作“八个新”的要求,注重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以“关爱健康,服务社会”为宗旨,深入老少边地区、工矿企业、驻军部队等,为群众、企业员工及部队官兵送去温暖和健康;同时主动介入关爱弱势群体,扎实开展捐款捐物、送医送药、助学义诊、访贫问苦等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被农工党中央授予“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由理论探讨全面地进入操作阶段。选择和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晓勇 《世纪行》2008,(3):14-14
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人和社会及环境共同受益、和谐发展的平衡意识与理智行为。中国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广泛涉及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践和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建设者精神。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形式和终极归宿。二者是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已经蕴涵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和谐思想的明确和深化。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统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正是“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