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电子知识产权》2001,(8):21-21
为了正确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的民事纠纷案件(以下简称域名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2.
美国杜邦公司(以下简称杜邦公司)因与北京国网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发生网络域名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诉讼。国网公司恶意将杜邦公司的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无偿占有他人的商誉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其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3.
域名是指国际互联网数字地址的字母数字串。域名权是指域名持有人对其注册的域名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主要是专有使用权。域名权的取得必须经过特定程序,即必须经过注册申请并经注册服务机关初步审查核准,当申请成功后,申请人就成为该注册域名的持有人和管理人,域名权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提示(2001)沪高知终字第4号不正当竞争案解决了以下问题:第一,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使用产生的纠纷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第二,法院在审理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使用的案件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就系争商标是否构成驰名商标作出认定;第三,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使用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定标准。案情原告:(美国)普罗克特和甘布尔公司(以下简称宝洁公司)。被告:上海晨铉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铉公司)。1976年5月,(瑞士)普罗克特和甘布尔公司在中国注册“SAFEGUARD”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  相似文献   

5.
审理域名注册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程永顺 《知识产权》2001,11(1):18-22
近两年来,北京法院受理了一批涉及域名注册的纠纷案件,这些案件与我国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对此类纠纷至今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使法官在审理中面临许多新问题,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反响。本文试图围绕域名注册纠纷案件审理中遇到的若干实际问题,从审判实务的角度谈些笔者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为了牟取不当利益,以炒作等不正当手段推销"域名产品"、恶意引诱他人抢注域名的行为背弃了域名注册服务的公益性服务性质,扰乱了正常的域名注册服务秩序.因此类行为而达成的"域名注册合同"应被认定为以合法形式掩盖了非法目的而归于无效.  相似文献   

7.
自从"科龙"等域名抢注案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公众一提到域名纠纷就会想到恶意抢注的域名注册人.而作为域名经济主体中最大群体的中国几十万域名注册人来说,他们和域名注册商之间因为注册域名丢失而发生的利益损失问题却被长期忽视了.  相似文献   

8.
为了正确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的民事纠纷案件(以下简称域名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卞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9.
关于网络域名纠纷  在审理域名注册纠纷案件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如何确定域名纠纷案件的性质及处理程序。在我院受理的域名纠纷案件中,原告大多根据商标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主张被告注册(或称抢注)域名的行为侵害了原告基于已经享有的商标权而应当获得的注册域名权利,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被告则往往根据目前中国有关域名注册程序的规定和主管机构的性质,主张域名注册是根据政府行政主管机关授权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处理域名纠纷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按照行政诉讼程序解决,而不应通过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规制作为网络言论的域名和作为网络言论门户的域名就可以高效地控制网络言论的自由传播.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域名管理制度如何影响网络言论自由:一是网络域名与网络言论的关系;二是管理全球域名系统的ICANN制定的UDRP在处理域名与商标纠纷时的裁决倾向对网络言论全球保护的影响;三是《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2004年)对域名注册程序的规制方法,对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控制方式.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数据的支撑可知,中国顶级域名管理制度通过对域名注册程序的控制,通过对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提供的域名解析服务的控制,以掌控网络言论在境内和境外间或在境内间的自由传播.因此,掌控了规制域名系统的权力就掌控了对网络言论进行规制的权力.  相似文献   

11.
域名系统本来是专为网络中计算机的定位而设计的便于人们记忆IP地址的友好名称,但由于域名具有法学上的标识性、唯一性和排他性,具有经济上的稀缺性,于是,便出现很多专门从事域名注册的软件和服务商,他们对各类域名的不正当注册和不正当使用不仅给域名网络资源带来浪费,更为严重的是给域名网络注册秩序带来破坏。本文将通过对“占而不用”和“占而滥用”现象的剖析,提出域名注册在线游戏规则的相应解决方案,以达到维护域名注册网络秩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徐燕 《法制与社会》2012,(15):91+111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域名开始被应用于区分不同企业及其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域名的商业标识属性也就渐渐凸显出来。由于利益驱使,加之域名的法律保护相对落后,侵害域名权的事件屡见不鲜,如域名抢注、域名模仿、网络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域名的商业标识属性体现域名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商业价值,分析关于域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提出了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域名侵权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邓炯 《知识产权》2001,11(2):37-40
一、域名登记管理者的定义与范围 域名登记管理者是负责对通用顶级域名(gTLDs)及域别代码顶级域名(ccTLDs)进行注册及管理的机构,其通常具有三方面职能:第一,域名登记,即作为域名登记者(domain name registrar),在经过检索核实域名注册人(registrant)申请注册的域名并未被其他域名注册人事先占用或未与法律法规的要求相抵触的前提下,对域名注册人申请注册的域名进行登记;第二,域名维护,即作为域名维护者(domain name registry),定期对域名注册记录数据库进行追加、更新,提供域名记录的解析和定位服务,以确保网络信息流动的畅通①;第三,域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正确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的民事纠纷案件(以下简称域名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对于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审查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二条 涉及域名的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对难以  相似文献   

15.
中文域名注册与纠纷解决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域名,本是为方便计算机联网和网络通讯而设计的地址,然而,由于其便于记忆和使用的特点,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并迅速商业化的背景下,其商业标识的作用愈加显著.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以及新闻媒体对国内外"域名抢注"等事件的宣传,使得无论商家还是个人用户都逐渐认识域名所具有的商业价值.2000年11月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文域名数据库的正式开通,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来势凶猛的中文域名抢注风潮.在国外,全球最大的域名注册机构美国NSI正式开通中文域名注册服务以后,中文域名抢注的问题更为突出.其中不排除个别组织或个人通过抢注、盗用,在CNNIC和NSI中把他人的身份标志(包括企业名称、单位名称、商标、网站名称等)注册为自己的域名,以期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各类域名纠纷的出现在所难免.由于我国原有法律不甚完善,再加上域名属于伴随互联网而生的新生事物,有关部门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经验不足,所以目前我国出台的关于中文域名注册和纠纷解决的有关规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杜小卫 《河北法学》2008,26(6):30-34
随着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域名抢注问题也愈演愈烈。如何从法律上认定域名抢注这一新生事物,依法协调与保护域名抢注纠纷中当事人的利益,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关于域名抢注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解决我国当前域名抢注法律规制中存在问题的途径是统一域名抢注立法,确立域名抢注法律规制的基本规则;同时修改《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规范域名抢注提供多种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二、域名纠纷处理机制 域名纠纷不是都能事先预防得了的.域名纠纷总会发生,需要适当的机制来解决.域名注册组织对纠纷处理的态度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中文域名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折喜芳  赵国华  高雁 《河北法学》2002,20(4):145-148
中文域名自 2 0 0 0年推出后 ,企业域名抢注更为激烈 ,而中文域名由于具有某些商标标识的特性 ,并且它的注册与访问采用中文形式 ,相对于英文域名而言 ,便与注册商标权产生多方面更多的冲突。我国对此并无相应的法律规范 ,并且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文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的民间组织性质决定了它对中文域名的调整具有很大的缺陷性。  相似文献   

19.
周军 《科技与法律》2009,82(6):88-91
域名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难点问题。2010年我国将举办亚运会,现有的域名保护法律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兼之国际域名注册的完全开放性,亚运会域名的侵权问题亟待研究解决。通过分析域名的概念及法律特征、域名侵权的事实及危害、解决域名纠纷的法律机制以及奥运会标识和域名法律保护的相关做法,研究提出完善和加强亚运会域名保护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域名,从技术角度讲指在Internet上用于解决IP地址对应问题的一种方法.域名抢注一般指将他人的商标、商号等注册为自己域名的行为.近年来,域名系统的组织、管理和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一直是全球范围内人们激烈争论的焦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1999年儿月29日接受国际互联网络名址分配公司ICANN指定,成为第一个"域名纠纷处理服务提供者",在互联网域名争议的解决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解决域名争议的主要法律依据<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UDRP)人手,综合大量WIPO仲裁实例,运用案例分析、图表分析、比较等研究方法,对WIPO域名仲裁中法律适用的一些基本规律进行归纳和提炼,并创造性地提出WTPO域名仲裁实体法适用中的"准先例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