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鲁航 《新视野》2001,(4):33-3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成功地扮演了经济发展方向的领航者、市场经济的奠基人、市场规则的创建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铺路人的角色。这是中国政府在经济管理职能上选择的结果。这一选择完全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实现的。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邓小平有关论述入手,试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角色选择的特殊性。经济发展的领航员中国政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充当了经济发展领航员的角色,中国经济发展从此走上了快车道。首先,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政府不断地推进经济…  相似文献   

2.
刘湘洪 《学习月刊》2011,(14):54-56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改革开放的30多年也是中国政府自我革命自我创新以及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是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行政管理体制是社会进步和科学发  相似文献   

3.
1978年—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起步和全面展开的一个重要阶段。其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空前变革,使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存在的人口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较妥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那么,这一时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新的特点.又是如何解决的?本文以北京为个案研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进入中国。法团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视角被广泛应用于解析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与发展问题。通过对第一家合法登陆中国大陆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狮子会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亦具有法团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是人口太多,人口太穷。一方面中国政府为了减少人口,自 70年代以来推行了独生子女政策,使人口增长率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有人测算, 30年来,中国少生了 3亿人;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为了使人口富起来,自 70年代末期以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这是巨大的历史功绩。然而,问题正从这里产生。人口出生率的迅速下降和人均寿命的不断上升的结果是:中国正面临着世界人口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老龄化问题。国际公认,当 …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治道变革的兴起,中国政府也开始了治道变革进程。在治道变革时代,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效率、人本、开放、服务和公正。  相似文献   

7.
正树欲静而风不止。美方再掀贸易战新波澜。面对新的威胁信号,中国政府沉稳应对,态度坚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知自己的大国使命,有着充分自信和应战底气。战略定力:不惹事也不怕事不惹事,也不怕事——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中国愿意谈判,也体现出足够的诚意,但前提是必须平等相待和信守诺言。面对威胁和讹诈,中国绝不会吞下损害自身核心利  相似文献   

8.
纵观新中国政府的侨务政策,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从改革开放的战略格局出发提出的侨务思想,是当代中国政府侨务理论的又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党的十五大的精髓就是要高举邓小平同志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而邓小平同志对侨务工作的论述和指示,是他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十年代末,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商品经济很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尤其是十年内乱,使我国严重地丧失了经济腾飞的时机,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愈拉愈大。当时世界上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9.
郜良 《理论研究》2009,(5):38-42
李光耀的领导和治国理念主要表现在精英主义、功绩制度、实用主义、亚洲式民主和严明法治五个方面。这些理念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开阔视野、提高领导能力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以“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题,具体阐述了中国政府的和平发展战略。报告指出:“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和平发展,这是中国对全世界再一次的庄严宣告和郑重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必将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自1553年被葡萄牙逐步占领后,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从来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为之奋{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历朝历代中国政府外交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在四百多年骨肉分离的日子里,近现代史上的中国政府曾先后多次进行收回澳门的努力和工作,其中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有三次。在澳门回归祖国的今天,认真比较研究近现代史上中国政府这三次收回澳门的不同做法与结果,其中的经验教训引人深思。近代现代史上,中国政府第一次收回澳门的尝试发牛在1868年,是由当时的清政…  相似文献   

12.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走完了他93年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噩耗传来,山河呜咽,举国同悲。这一天,距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剩132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邓小平曾多次表示:希望在1997年,当中国收回香港主权后,一定要到自己的土地——香港去走一走,看一看。 邓小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统一,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1997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后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政府处理香港问题政策中的经济因素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80年代初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之前,中国政府处理香港问题的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①。中国政府的这一政策不但是明确的,而且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里,这种政策也经受住了考验。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并不急于收回香港,而是把时间表定在中国并不承认的不平等条约中关于新界租借期满的1997年呢?这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拒绝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没有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6年),中国应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出现调整和反复.1987年以后,中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执政以来,相关政策规范进一步趋向法治化;更加重视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协作;相关政策的操作手法越来越快捷和灵活,这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政务信息     
国家发改委:我国已确定服务业发展总体目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近日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府确定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内部结构不断改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统计显示,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服务业年均增长速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今年2月对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1993年8月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系统论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之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阐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和政策的又一份重要文告,也是中国人民决心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宣示。白皮书发表后,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全体中国人纷纷表示衷心拥护中国政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所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所作的探索王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18.
张国钧 《新长征》2008,(3):36-38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的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摧枯拉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平同志诏告天下,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30年,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30年。当2008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回顾改革开放30年所走过的历程,重温和证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探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意义,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对完成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无疑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4,(3):42-42
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阿嘎瓦拉在2004年1月13日接受《光明日报》记者孙明泉的采访时说:中国的成功与崛起不是中国政府人为地“制造”的“神话”,而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存在。中国政府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摆脱了贫困,并在进一步地走向更大的成功。这其中的意义比亚洲“四小  相似文献   

20.
伍西琴 《党课》2008,(12):8-12
30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30年里,改革开放以锐不可当之势向前发展,中国的一切也因此发生了巨变:生产力获得解放,综合图力得到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人心。30年后,我们纪念改革开放,目的就是为了铭记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