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近年来.京山县从行政手段、经济政策、激励引导等方面入手,强化帮扶措施.助推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该县建立了县“四大家”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制度.80个县直部门包村帮扶:同时.鼓励村企自愿挂钩、合作开发.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双赢”的发展机制:找准村级集体经济与强农惠农项目的对接点.通过争取相关政策、项目、  相似文献   

2.
一、依托农业产业建组织。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我市农业产业特色比较明显,有全省闻名的“西瓜之乡”、“油料大镇”和“生猪生产示范镇”。市委充分利用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在农业产业链上建党组织.因地制宜建立了47个“村+村”、“村+合作社”、“村+协会”、“村+基地”等类型党组织。各类党组织切实发挥组织领导、政策引导、提供服务、发动群众等优势,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继续发挥技术、信息、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较好地激活了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黄冈市委组织部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短板”.积极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管理、引进人才,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截至2010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的村新增845个。黄州区、英山县、团风县等县市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的村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因村制宜.突出针对性。存确保全区303个村都有一个城市基层党组织与之结对共建,实现全动员、全纳入、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对安排。对4个基层组织薄弱村、3个环境脏乱村、5个革命老区贫困村和55个集体经济空壳村,重点安排了区直党群部门、环境城管部门、中心城区单位和区直经济主管部门结对。对部分经济基础较差的村,采取“二帮一”或“多帮一”形式,加强共建力量。  相似文献   

5.
发展集体经济既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也是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基于四川省554个村(社区)调查,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意愿、困境、对策视角来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提出要探索搭建信心激励平台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的意愿合力机制、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干”的集体经济发展载体多元机制、“政府引导、财政帮扶、农民参与、独立经营”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运行机制、村级主要干部“一肩挑”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部制衡机制以及适应集体经济发展规律与特点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6.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简称。村集体经济是由村集体直接进行的农、林、牧、渔、工、商、运、建、服务等各业的生产经营。村级集体经济不包括农村家庭的收入,是村级组织可以直接支配的财力和物力.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武汉市江汉区169个基层党组织与黄陂区169个村级党组织联手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在强化组织、人力、经费等各项保障,保证结对共建工作经常性地有序有效开展的基础上,江汉区从“三项建设”入手.着力提升结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素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用制度规范管人管事,确保结对共建工作管长远、促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乡——广水市马坪镇龟山村,是鄂北一个小山村。6年前,它是全省有名的上访村、集体经济的“空壳村”、水电路不通的贫困村,甚至一度被外界戏称为“鬼山村”。  相似文献   

9.
解开思想疙瘩。增强发展信心。襄阳市襄州区委分4批对全区456名村支部书记进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集中培训.通过组织现场参观、现场典型报告等方式,开阔视野,增强发展信心。区、镇两级组成50多个指导小组,逐村把脉问诊,制定发展项目。组织区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与200多个村结成互联共建对子.对有发展潜力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进行重点帮扶,成功培植30多个各类发展典型。  相似文献   

10.
今年52岁的项志俊曾是麻城市张家畈镇远近闻名的“小老板”。2002年回到项家畈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项志俊一片赤诚为乡亲,把一个原来的“老大难”村建成全市新农村“样板村”,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相似文献   

11.
荆沙村地处荆州市荆州区、沙市区两区交界处,是个典型的城中村,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共有党员64名,辖8个自然小组,拥有4家企业。近年来,荆沙村党总支坚持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千方百计发展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民福利待遇,着力建设新型“城中村”,走出了一条依托党建促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2.
8年前,我放弃30万年薪,从繁华的上海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家乡担任村干部。8年来,我所在的牌合村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变成富裕村,一跃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村和卫生村。  相似文献   

13.
堰垭村是保康县马桥镇北部的一个高寒山村,平均海拔1400米,版土面积20.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0亩,全村5个组146户559人。党员50名。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00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0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相似文献   

14.
一句话信息     
建始县通过抓远程教育,或走股份合作之路发展集体经济,或抓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方式,开展“党建特色村”活动,该县“五好”村级党组织占51%。(朱家寿)  相似文献   

15.
京山县在第七届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精心组织实施村党组织“一票制”直选,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全县有141个村党组织成功实行“一票制”直选,占405个建制村的34.8%。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委坚持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双向受益、共同提高”为原则,以“帮助村党组织提升工作能力,明晰发展思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主动与对口结对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沟通和联系,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特定的内涵与特征。山东省Y市C村通过企业改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建集体经营管理公司、创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模式等途径,形成富有特色的产权结构、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及实现途径。其中的问题是企业产权改制中可能存在“内部人控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过度依赖“一把手”、“接二连三”的农业产业链规划理想高于现实,村集体资产产权难以真正厘清。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应谨慎推行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构建村级集体资产经营人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专家论证制度。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马龙县在农村“两委”换届后.按照中共云南省委、曲靖市委对农村基层组织机构设置变更的要求,把原村党支部改设为村党总支,所属村党小组改设为村党支部。针对新设立的村党支部普遍存在无活动场所、无活动时间、无工作经费、无学习内容、无管理机制等“六无”难题,以村党支部阵地建设为突破口。每个村党支部设立1个“党员活动中心户”.解决了农村党员活动难开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实行“村账乡代管”,建立健全以财务公开、民主理财为重点的监督管理机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有利于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增强干部的民主意识、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盈江县旧城镇旧城村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村落,辖9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有746户3333人。全村设1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8名。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村党总支按照“五好五带头”的要求.围绕中心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夯实基础.做活产业支撑,盯住热点难点工作不松劲,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成效喜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