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彦 《理论前沿》2004,2(18):40-41
展望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应在切实发展党内民主、改进社会主义的代议制、扩大公民直选民主制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越南的革新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通过对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分析,归纳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检视中国30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历程,为分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未来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表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色彩,改革的演进逻辑是党和政府(政治领导人)在历史情境和中观制度框架约束下展开的政治博弈和策略选择过程,这种政治博弈和策略选择的核心是团结多数,争取最广范围和最大限度的政治支持,以实现稳中求进,其逻辑结果就是渐进式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云南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将系统梳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云南的实践历程,对云南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民主政治”、“政治建设”或者“政治体制改革”等内容表述,一直是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八大报告第五部分专门论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丰十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虽然法家思想伴随着秦王朝的倾灭、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逐渐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边缘化,但在西方史学家眼中堪称中国历史重大转折点的三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却无一不是在法家思想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下完成的。作为中国古代组织与领导艺术的法家思想,对中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摘要: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至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党代会见证了它的起承转合、发展完善。对这些党代会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论述进行梳理和总结,能够深化我们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历程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许耀桐 《理论前沿》2003,23(2):29-31
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分析了二者的内在关系、主要目标和若干难点。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存在弊端的基础上 ,阐述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展政治体制改革30多年来,人们就如何更好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曾经不断地提出了"突破口"的问题。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之前所提及的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一定阶段内,政治体制的相对落后将成为制约我国飞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性问题。本文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动力及措施三个方面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处理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使两者同步发展,这是深入改革的关键。其理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定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互为前提,必须同步发展;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必须同步发展;从改革的实践看,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界不少人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并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发展的“瓶颈”。这次四中全会《决定》,虽然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专门决定,但这个决定却包含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内容,它体现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着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大大向前发展了。第一,理顺党政关系,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既适度分权,又形成合力。社会主义国家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邓小平说过,它是产生官僚主义的总病根。这次全会《决定》对党政职能分开问题作出新的规定。例如在领导经…  相似文献   

14.
武力 《工会论坛》2004,10(3):50-51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党政分开、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仍存在着不少弊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阻力是 ,理论准备不充分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旧体制影响严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主 ,实行法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5.
理清思路是进行选择的前提。政治体制改革较之经济体制改革其难度和风险更大。文章提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着三重选择,即改革的模式选择、改革的时机选择和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并在具体展开上述分析的过程中较深入地讨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问题,最终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三重选择提供了一个明晰的解说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权力过分集中。中国集权传统政治文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体和改革对象的同一性以及未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影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应遵循限权而非分权的改革思路,在具体途径选择上应注重发挥中国传统"面子"文化中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的社会规范功能,同时发挥媒体监督供给相关信息的作用,为"面子"文化社会规范功能的实现提供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7.
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还很不够,总体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许多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相对独立的任务独辟一章提出来 ,这说明党中央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愈益重视。为此 ,我们应从领悟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入手 ,认真探索邓小平改革政治体制执著不变的原因 ,真正发掘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往往起着先导性作用。三十年来我们取得一切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而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因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这一重要法宝。当前政治体制改革,要在以下三个问题上解放思想,一是要破除高度集权,排拆民主的传统观念。二是要破除资本主义才搞大民主,社会主义只能搞小民主的传统观念。三是要破除求稳怕乱的保守思想。当前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可以考虑实施的方案有两点:一是将村长"海选"向上延伸到乡长"海选";二是城市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20.
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发展要求和具体任务都是为了实现人民民主。人民民主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愈加兴盛。只有高扬人民民主旗帜,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