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龚培兴 《求实》2002,(7):4-7
阶级和阶层问题 ,是新时期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研究阶级和阶层问题 ,应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抛弃“左”的和僵化的观念。阶级和阶层是分析社会问题的不同范畴 ,在今天更多地运用阶层这一范畴是必要的和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意识起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及西方革命胜利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阶级问题始终都是关系到革命力量的重大问题。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对阶级内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显得相当肤浅和模糊。中共的阶级观念从早期经济学、政治学含义,演变成包含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统一体的含义,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从概念史角度研究中共早期阶级观念的起源、发展与变化,既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中共早期理论中阶级一词的含义,也可以由这个概念的使用推知其后中共阶级理论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我们照搬"斯大林模式"想当然地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有阶级存在,并把本已平等的人民群众再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区别对待,产生了极大不公和严重后果,它不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4.
曾礼 《探索》2002,(4):81-83
我国自1956年底“三大改进”结束后,大陆地区消灭了剥削制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进入了无阶级社会。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私营企业主,是劳动者阶层的再分化,不是与工人、农民等劳动者阶层相对立的剥削集团,因而他们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阶级关系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论证这一选择的合理性时,在阶级关系的论证上存在着明显不足。其原因在于对土地改革后农民自发势力发展方向的认知错误,造成了对农村两极分化状况的误判,并导致了农业合作化运动阶级政策的应用失当。  相似文献   

6.
胡振拴 《学习论坛》2001,(12):16-18
本文认为,正确认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从本质上认识党的先进性;认识我们党同欧洲全民党的根本区别;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者已变成有产者;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学说;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7.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须坚持以工人阶级为党的阶级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建党原则。在我国 ,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和国家的领导阶级的地位 ,是写进党章和宪法的。但是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有些人却对此产生了怀疑 ,甚至从理论上予以否定 ,致使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势必削弱党的阶级基础 ,从而危及党的性质 ,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在新的世纪里 ,如何巩固和加强党的阶级基础 ,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一、面对新的形势 ,必须坚持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新论与和谐社会的阶级合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伟 《探索》2006,3(3):155-160
将马克思的阶级学说等同于“阶级斗争”学说的认识是片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阶级关系问题无法回避,创新阶级观点,才能科学认识我国的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阶级是一个特殊的阶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阶级利益对抗、冲突,必然产生阶级斗争,阶级利益的非对抗、不冲突,甚至互补,则可以出现阶级合作;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三种类型的阶级合作,中国社会正在出现前所未有的第四种类型的阶级合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和党的领导的正确,是阶级合作成功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陆学艺 《求实》2003,(11):4-6
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说法最早是由斯大林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说法既不符合实际,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真实反映.剖析这个说法,目的是为了正本清源,澄清一些片面认识,从而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更深入更全面了解基本国情,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保国 《求实》2005,3(2):71-73
现实社会主义存在阶级划分 ,是由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状况决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完善和三大分工的存在是现实社会主义存在阶级划分的主要原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消除私有制、完善公有制、消灭三大分工 ,才能为逐步消除社会主义的阶级划分现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兴茂 《探索》2007,1(4):117-120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和自己所处时代历史特点的深刻分析,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着重强调阶级斗争的阶级关系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原始社会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间的利益冲突,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动力.但是,这个"斗争"并不是只有直接对抗的一种形式,也有可能采取和平的、合法的形式;同时,阶级斗争只是阶级关系的一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阶级双方的和平共处乃至于互利合作也都是能够实现的.阶级合作的机理是生产力的发展为阶级合作提供可能性;各阶级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自的特殊利益是阶级合作的基础;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并为阶级双方所接受,是阶级合作的必要条件.离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以及物质利益去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在理论上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在实践上则会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问题是理论界近年关注较多的前沿问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有什么必要性?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探究,就人们关注的有关理论问题给予了说明。文章对研究状况做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让所有无产者成为有产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符合宪法和法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和愿望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此问题更应当以新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思考和对待,有了上述的正确认识,就能够坚信党的阶级基础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在新的历史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20年代,“阶级”概念已被中国共产党大量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后来扩大到以“阶级意识”来分析问题,如反对“非无产阶级意识”。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由于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局势,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和党的革命理论发展的需要,“阶级”概念被扩大到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具体阶层,及其在中国革命运动不同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判断,因时局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多次改变。由此中共逐渐建构起一套针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同时,“阶级”概念扩展到党内,成为思想斗争的理论武器。这样,“阶级”概念不但包含了实体性“阶级”本身,而且包含了“意识”意义上的“阶级”。以“阶级”概念为分析起点的阶级理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理论界在阶级阶层问题研究上所提出来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8,(5):30-31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由于礼仪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所以它是人们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存在剥削、阶级和阶级斗争,只是对其要重新界定和科学分析。他们提出,新时期的剥削主要不是源自剩余劳动,而是产生于财产关系的不均和财产分配的不公;新生的官僚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不仅促成新阶级,也使它们拥有过量财富,这就是“阶级-财富”、“阶级-剥削”和“阶级-权力”对应原理;对“阶级构成要素”、“新阶级结构”和“新中间阶级界定”等问题也要做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政治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权力资源或政治资本,其拥有者构成政治阶级。政治阶级并不同源,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发现其内部不同的构造。根据其进入权力体系方式之不同,可将其分为官僚化群体、选举化群体及立法化群体。根据其权力的大小或其掌握政治资本的数量亦可进行纵向的区分。政治阶级的结构分析是精英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全社会都在变动。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导致党的执政基础复杂化。在阶级阶层多样化的背景下加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是当前执政党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文章从新的阶级阶层出现给党执政基础带来的挑战出发,寻找对策,为执政党加强执政基础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