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高等院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新时期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是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巩固党的基层政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各级组织部门应当在统一选调思想、改进选拔方法、强化对选调生的基层锻炼和加强对选调生的领导与管理四个方面着手,促进选调生的健康稳健成长,推动选调生工作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25日.是我今生最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以一名选调生的身份来到建始县三里乡政府报到.正式成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弹指一挥间。7年的光阴过去了。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有踏上工作岗位的新鲜.有实现理想的激动,有组织上给予诸多的关爱和基层群众的信任.但感受最深的还是,不论职务高低、“官”位大小,首先要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3年服务期满.即将光荣离任。3年来,他们有收获与成长,也有挫折和遗憾。如今,他们满怀着眷恋和深情,即将各自启程。3年来,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3年后,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人生选择呢?  相似文献   

4.
2001年,我考取了十堰市委组织部选调生。异地分配到竹溪县汇湾乡工作.先后担任过乡办公室秘书、团委书记、组织部研究室主任、人才办副主任等职。回顾8年来的酸甜苦辣,就如何当一名称职的选调生,我有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5.
从高校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接受锻炼。为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增加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输送新的骨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近年来,随着选调力度不断加大,选调生队伍不断壮大.选调生工作正在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选调生队伍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30年,也是湖北反腐倡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回顾总结30年来我省反腐倡廉建设的历程和经验,对于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工作规律,明确前进方向,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海人大》2006,(6):29-30,32
我省于2005年9月出台的《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便》,是国内首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在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中迈出了重要步伐,也使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新起色,取得了新进步为。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参加我省代表团审议时,对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的出台给予了肯定,对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寄予了殷切希望。今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和条便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于7月份向罗干同志呈报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暨〈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汇报》。7月28日,罗干同志做了重要批示。批示的全文是:“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青海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使人民调解工作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希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的其实”。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祖国大陆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台湾岛内政局剧烈动荡,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对台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踏出了一行清晰、扎实的足迹.下面,我从30年的时空跨度里,进行一下纵向的回顾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与一些80后的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年轻干部交流时.大家都有一种倾向性的忧虑,就是在基层究竟有没有“奔头”?现在到底是该“沉下身子”埋头苦干.还是“有的放失”准备“赶考”?笔者认为,年轻干部扎实修好“基层”这一课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广东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文化沙漠”说的自辩到“文化北伐”说的自恋再到“文化广东”论的自信二三个不同阶段。对“文化沙漠”说的驳斥和自辩,具有文化自卑的心理。“文化北伐”论,是内地学人对广东文化的鼓励,对新文化精神出现的期盼,也是对改革开放程度相对不足的内地文化的自我批判和超越;对广东人来说,既有文化自卑心态,也有文化底气上升的自信。“文化广东”的提出,既要回应市场经济的正面冲击和负面影响,也要树立新的广东形象、提振广东文化精神,是广东文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底气十足的自觉选择。当今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新阶段发展的自觉追求: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的融通.成为新的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主力省”、“试验区”、“先行地”.[11成为新的战略目标:其间始终闪耀着文化自觉精神的光芒。广东30年来的巨大成就的取得,是文化精神烛照的结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广东也不能离开文化精神的烛照。在文化精神的烛照下.广东的未来发展将有更为深刻更为人文的跃迁。  相似文献   

11.
1月6日,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秭归举行。会议学习贯彻省委有关会议精神.部署2011年基层党建工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志强主持会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选调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国选调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与选调生政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多年来,选调生政策不断发展演变,其变迁历程经历了酝酿萌芽、适应探索、规范发展、全面建设四个时期。从渐进决策理论视角出发,选调生政策变迁的主要逻辑包括四个方面:基于既有经验的政策渐进调适、由量变到质变的政策目标导向、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政策动态均衡、决策主体非理性因素影响政策变迁效果。基于渐进决策理论展望未来,我国选调生政策亟须进一步推进多方共治,强化政策协同性与连续性;加强政策评估,提高政策执行力;完善选调生综合配套制度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7月8日,我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措施。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楼阳生主持会议并传达了有关精神。  相似文献   

14.
珠海建市30年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珠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推进基层党建创新,通过与时俱进抓党建、围绕发展抓党建、以人为本抓党建,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并为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启示:改革创新是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必须注重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必须重视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选调生政策的推行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选调生政策实施能否突破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理念直接关系到基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面梳理选调生政策与基层党组织建设互动关系,发掘当前选调生政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概括新形势下选调生政策发展的趋势,着重提出切实发挥选调生作用的四维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选调生政策在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通讯员周文斌)3月15日,2017年广西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含选调生)公告正式发布.3月16日起网上报名,4月22日进行笔试,6月15-18日进行面试.今年全区各级机关共计划面向社会考试录用7189个职位、8857名公务员(含选调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2017年,广西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进一步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家庭婚姻生活、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警察也不例外,我校政教部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安干警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从1996~1998年对我省公安干警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试从其中的家庭婚姻生活角度,对基层干警的基本生活状况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6·21”重要讲话精神.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以“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和“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体系、服务群众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民主管理体系、和谐稳定体系、激励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海南人大》2009,(8):42-42
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个辉煌的历史时刻,并以此为契机深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我省民主法制建设和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3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成就,《海南人大》编辑部和“海南人大网”决定举办“见证30年”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20.
《青海人大》2010,(1):52-5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现代化进程的政治动员、中国的双层政治架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引起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政治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路径选择等等。30年来,围绕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城乡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和县(区)乡人大代表选举等内容.基层民主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主要特点和经验有利益的相关性、参与的有序性、环境的适应性和发展的渐进性等。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还必须着力解决三大矛盾,以稳固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