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2,(1):60-61
周敬青在第11期的《小康》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党内潜规则潜伏在党组织的运行全过程。如:党的意识形态中潜规则的典型表现有,理想信念的“不认主义认实惠”潜规则、政党认同的“不认组织认个人”潜规则等;党内决策和执行中潜规则的典型表现有,“百鸟朝凤”式只唯上不唯下型决策潜规则、“现实利益算计”的“玩程序”型决策潜规则、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潜规则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者从党内潜规则的概念,党内潜规则与反腐败、党内文化建设、党内民主运行、党内显规则的关系,党内潜规则的发展演进的历史趋势等不同角度对党内潜规则进行了研究。对党内潜规则的研究是党建研究领域的新课题,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不多,在研究内容上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若干前沿问题有:界定党内潜规则的概念,分析其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探究党内潜规则产生的根源及危害;针对党内潜规则在党内不同领域种种表现形式,对如何治理这些领域的党内潜规则提出对策等。  相似文献   

3.
在计划与市场的体制转换之际,正式制度的滞后与缺陷,成为潜规则充斥的主要原因.古今中外的史实一再证明,腐败现象可以得到遏制和消除,关键是必须揭穿套在腐败行为表面的那层潜规则的"外衣"及其运转方式.这就必须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加强公共权力监督与制约,强化国家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与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4.
据邬焕庆万一李斌等在3月4日、5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报道: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指出,繁多的“潜规则”、招摇的“富豪榜”、流行的“恶俗风”等构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三大暗伤,必须加以警惕。潜规则——对腐败及社会不端行为的群  相似文献   

5.
官场潜规则是指官场中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互动博弈中自发生成,隐匿在正式规定下一些不成文但又被广泛认可,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的内部规则,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和消极的组织文化,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隐蔽性和破坏性.官场潜规则的盛行主要是官员自身利益驱动、正式制度的缺陷和积极行政文化的缺失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潜规则是相对于以法规为核心的显规则而言,又严重侵蚀显规则权威的成例。在我国地方行政行为中,潜规则的滥用是行政失序、失效的主要乱源。整治潜规则是实现法治国家、依法行政和有效行政的一条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指导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再次强调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他说:"要坚持清正严明,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很尖锐也很敏感的问题,那就是党内的"潜规则"。在我们党内、政府内、机关内、单位内,确实存在着很多的"潜规则"。精通和利用这些"潜规则"的人,经常会得到赏识和重用。不懂或不遵守这些"潜规则"的人,往往到处碰壁,受压遇冷。什么叫"潜规则"?顾名思义,就是潜藏在社会角落的规则。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党内潜规则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党的健康发展,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制度建设的不完善是党内潜规则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科学规范党内的权力结构;要按照公开化的要求,合理配置一整套实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机制:要强化对程序执行的监督,加大违规惩罚的力度;要切实推进制度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建宁曾指出,“潜规则”的盛行,是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果“潜规则”成为常态,成为人们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哲学,这个社会的文化将是危险的。时间长了,它会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状况、社会转型特点、利益竞争博弈、封建文化残余影响以及人口膨胀等因素决定了我国当前的潜规则问题呈现一系列突出特点。治理当前的潜规则问题,必须加强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建设,完善民主集中制,强化公权监督,以思想教育和社会协作实施潜规则治理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5,(5)
<正>党内潜规则已成为腐蚀党员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明确提出:"要坚持清正严明,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治理党内潜规则,有利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彰显党规党法权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内潜规则是与党的规章制度对立,并被一些党员干部认可而实际奉行的非正式规则,  相似文献   

12.
破解官场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场潜规则是政治运行的痼疾,官员堕落的催化剂,官场腐败的保护网.其表现为官场的"网络症",纪检部门的"软弱症",制度建设上的"紊乱症".破解官场潜规则要"破网",形成正常的干部关系;要亮权,做到"阳光行政","透明用权";要治软,排除干扰,惩治腐败;要完善健全规章制度,弥补显规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党内潜规则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连芳 《学习论坛》2007,23(9):28-29
党内潜规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研究党内潜规则问题,有助于澄清党员混乱的思想和言行,确立显规则的权威性。从概述党内潜规则的概念入手,进而分析党内潜规则的主要表现、特点、实质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有助于制定清除党内潜规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医药行业商业贿赂行为愈演愈烈,已逐渐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其加剧了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引发了医疗质量下降、医惠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损害了医疗机柏和政府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5.
“执政亚文化是与党的执政理念方略机制等不相适应甚至相背离的思想、观念、态度、潜规则、情感、评价等心理倾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执政亚文化主要包括执政思想亚文化、执政制度亚文化、执政组织亚文化和执政行为亚文化。执政亚文化由于其主体执掌着公共权力,实施执政行为,直接涉及到公共利益,尽管它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但它的影响有别于一般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党内生活中的潜规则正在党内大行其道,严重威胁着党的民主法制建设。执政地位赋予的权力、经济转型期利益的博弈构成了党内潜规则滋生和蔓延的政治经济基础,封建道德的残余和西方道德危机的影响助推了潜规则的盛行,领导体制和制度建设的缺陷使潜规则难以得到有效制约。对于这种社会现象,视而不见或极力否认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地方党代表选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是"选举会议"代表的选举.第二是党代表的提名和正式选举.但在一些地方,"选举会议"代表的选举基本上是按照"潜规则"进行,党代表的提名和正式选举虽然主要是按"显规则"进行,但"潜规则"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这些"潜规则"的存在有其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但"潜规则"的存在表明:一些地方党组织与现代执政党的要求还有距离.在推进党内民主的进程上,与广大党员的要求尚不一致,在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方面还需努力."潜规则"存在和运行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既损害了党章和党内选举条例的权威性,挫伤了广大党员积极性和信任感,又延误了推进党内民主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路径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我国社会诚信的建设,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在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探索并遵循自己的文化路径,注意消除社会生活中拉关系、走后门诸多"潜规则"的消极影响,着力构建社会诚信建设的社会路径和个体路径,着力构建社会体制、群体契约、个体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潜规则”是与正式规则相对应的另类规则,它侵袭着正式规则,是一种隐性的却无时不在发挥作用的行政文化,是滋生哺育腐败的文化基础。“潜规则”行政文化表现为正式组织下的派别集团化、公共权力和价值的异化、行政行为的非程序化等;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人伦情结、行政资源的稀缺、“经济人”理性、监督制约惩罚机制的缺位、积极行政文化的沉沦是其产生的原因。因此需要从制度、合理化行政裁量权、主体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和先进的行政道德理念的培育等方面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20.
陈兴立 《探索》2011,(4):17-2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遵照法律要求,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潜规则”作为非正式法律制度,与法制化要求相悖,它的存在,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彻底打破法制建设中的“潜规则”障碍,就要从源头着手,梳理清法律法规显规则与“潜规则”的关系:从正反两方面,做好不同性质“潜规则”的禁绝、约束、引导和转化工作,消除“潜规则”存在的社会土壤,让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