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在“5.31”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和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把政治文明作为独立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目标,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正确理解和认识政治文明及其建设目标,对于我国宪政体制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22日,由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办,中共肇庆市委党校承办的"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讨会"在中共肇庆市委党校召开。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汉卿,中共肇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杨志及省内各级党校、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和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近百人与会。会议设置了主题报告、专家发言和大会分组交流三个环节。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中共广东省  相似文献   

3.
郭秀江 《前沿》2005,(8):97-98
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是哲学理论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本文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的意义、范围等问题所进行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文明观的基本观点;阐明了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历史性贡献;指出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研讨会暨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近日在中共湛江市委党校召开。来自全省党校、高校、科研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教授和学者4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解放思想、敞开思路、畅所欲言、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观点。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育长、省科社学会会长郑楚宣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他在全面回顾建国55年以来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走过的曲折道路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毛…  相似文献   

6.
郭丽兰 《岭南学刊》2014,(1):129-130
<正>2013年9月26日上午,由广东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广东省委党校工作站和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联合主办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专题研讨会"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原冬平秘书长,广东省政协秘书长、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杨懂会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苟志效副校长,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广东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广东省委党校工作站郑楚宣主任出席了会议,广东省人民政协的相关领导,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中共广东省党校工作站、中山大学工作站、广东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认识的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反映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理论的新发展,进入了新境界;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来稿摘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国南京市委党校陈仕龙教授认为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论述,突出地表明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占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上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的战略目标,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论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活动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集中体现在民主政治上。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根据中国国情,建设好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我国多年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党明确提出和创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 ,这不仅是对马克思政治文明理论的继承 ,而且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加强法制建设是当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重要构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12.
13.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田麦久1940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2年获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科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体育博士.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动训练学会主任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于清华大学等21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6.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具有必然性。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层级构造模型”课程体系形成于20世纪中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经历了8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素质教育”取向的课程改革,但仍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架。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真正从专业教育模式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就必须重新改造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全新的“板块构造模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存在一种从道义上否定核武器的观点。不少学者认为核武器违背战争与伦理本质,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是绝对的恶。这种观点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上是有害的。核武器的善恶是人们对研制、使用核武器目的、效果的道德判断,当它被用于善的目的并取得善的效果时,它就是善的。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是善,因为它体现了我国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9.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入影响与渗透,社区正日益成为每一位市民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同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在许多居民生活小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样的标语牌随处可见,反映出人们已开始意识到社区居民同社区之间的双向依存关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游离于社区建设之外,缺乏对社区的亲近感与责任感;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存在某种偏见,激发不起工作热情;而有些确实愿意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居民,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上述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