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地方政府是地方现代化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在转型期,地方政府应展开科学执政、民主行政与理性施政,以更好地服务于公民、平抑公共;中突、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优化地方政府治理,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民主治理理念,强化“法治行政”的制度化治理素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整体性改革,优化利益均衡实现的公共政策过程,提升政府综合治理的技术化水平,建设具有公共协同性的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2.
民营经济发展是民族自治地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过程中的自然选择。政府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民营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认识上的落后观念;完善对民族自治地方民营企业法规政策贯彻落实的变通机制;制定有利于实际发展的政策法规,使民族自治地方的民营企业发展得到扶持和帮助;应优先解决“三乱”和与国有企业相同待遇问题,消除所有制歧视。  相似文献   

3.
当代我国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催生了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这一新的研究课题。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利益关系,在实践中又具体表现为利益关系的冲突性博弈与合作性博弈。通过协调地方政府间关系,推动地方政府间从冲突性博弈逐步转向合作性博弈,最终实现共同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光有优惠政策是不行的,因为:1、优惠政策导致了各所有制、各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引发各种弄虚作假行为;2、地方政府滥用优惠政策,导致地方经济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背离;3、优惠政策会导致更多的政企不分。新生代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公平竞争的行业准入要求,提出了开放资金市场的融资要求,提出了建立公平企业价值评估标准的要求,也提出了维护自身利益代言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应当以新的经济职能、宏观管理方式和宏观调控手段来引导、扶持民营经济,为其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发展壮大。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纠正对民营经济的偏见和误解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有些地方对发展民营经济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和偏见,在实践中对发展民营  相似文献   

6.
大部门制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政府自我革命,地方政府在推行大部门制改革的进程中面临路径依赖、职责同构、第三部门缺位、人员分流困难、法律滞后等诸多困境。为此,地方政府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的基本策略是:寻求持续的改革动力,转变政府职能,实施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7.
海洋环境污染是外部性显著的公共产品,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往往涉及到多个地方政府,只有各地方政府通力协作才能达成较好的治污效果。而由于地方政府间的行政壁垒和利益诉求,使得如何协调地方政府间关系成为能否实现共同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的关键。因此,构建地方政府间良好的协调机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指出我国应建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分析了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地方政府间协调的逻辑,并运用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地方政府间协调的利益博弈关系,从技术路径、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三要素视角构建了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的框架,并分析其可行性和缺陷。  相似文献   

8.
大部门制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政府自我革命,地方政府在推行大部门制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着路径依赖、职责同构、第三部门缺位、人员分流困难、法律滞后等诸多困境。为此,地方政府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的基本策略是:寻求持续的改革动力,科学有效实施部门重组,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已经建立,但运行并不平衡,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劳资关系中还存在着在主体缺位与错位、职能缺失等问题。提升和改善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应该立足于政府由管理者向协调者的转变;雇主组织要实现立法决策过程中的对等参与;而工会则应着力克服“上强下弱”的弊病。  相似文献   

10.
政策"碎片化"是政策系统的零散状态,具体表现为政策价值、目标、资源、政策要求与执行的内部碎片化以及部门政策、地方政策、部门与地方政策、先前与后续政策之间的关系碎片化,严重影响政策整体功能优化和政策关系的协调。究其根源有部门功能分工、中央政府政策控制力下降、部门利益追求和官员自身因素限制、政策协调机制缺乏等多方面原因。因而,进行当前碎片化政策的清理,理顺政策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以公共利益为基点寻求多方利益的合法均衡,实现区域层面的政策协调机制,扩大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是防治政策碎片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基于实现本地方利益的需要,会采取组团或个体的方式展开博弈。从结构上看,博弈的目的是从浅层的角色博弈,到深层的利益博弈,每一层次的博弈都有所侧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地方政府之间无休止的博弈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无益的,要引导各地方间进行利益竞合,实现博弈关系的低级治理,再在此基础上达到利益超越,实现博弈关系的高级治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促进发展措施,各级各部门积极为民营经济提供优良环境,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土地征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主体,地方政府、村委会和农民的行为逻辑深刻影响着征地进程和征地后果。通过对三个主体在征地中呈现的发展逻辑、中介逻辑和抗争逻辑较为系统的梳理发现,农地非农化的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土地增值利益,而当前征地冲突的发生也是源于各主体对于增值利益分配的共识难以达成。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村委会和农民的话语权不平等,难以形成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点。为此,土地征收的有序推进与土地利益的合理分配,需要从法律维度、利益维度与主体维度上统筹协调,明晰土地利益关系,找准利益平衡点,缩小主体博弈空间,以达到三重维度间的深度耦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经历了由竞争走向协作,再由协作到合作的曲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和矛盾并存,也曾经走入将协作视为合作的误区。协作以首先满足本地区的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在地区间合作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不可避免的矛盾,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最终会实现整体和地区利益双赢的局面。因此,找到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新路径,是实现地方政府关系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自身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地方政府通过追求任期内政绩工程来实现官员的个人利益,通过机构扩张和预算最大化来实现机构利益,通过获取辖区财政资源来实现辖区共容利益。这种利益的实现是地方政府基于外在监督和内在收益而做出的现实选择。在外在监督缺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导致政府行为的异化和扭曲,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结构,城市治理本身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体系结构,在城市治理的环境中,政府与其他组织和市民社会共同参与管理城市.在此过程中,城市政府必须协调政府内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通过确立合理的利益机制、整合不同的利益关系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论地方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引导民营经济沿着有利于国民经济全局方向发展这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因此,本文以甘肃民营经济发展为个案,提出地方政府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搞活国有经济结合起来,鼓励民营经济吸纳国有企业分流人员,支持民营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优化。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完善投资引导机制,合理调节民营经济的投资方向,运用各种政策组合与政策杠杆,引导民营投资的合理流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为民营经济提供法律保障。全面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和准入条件,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的过程是社会中各利益主体在利益格局的重构中逐步生成、相互矛盾、寻求协调和实现整合的过程。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制度供给的作用。政府公共性是指社会全体成员基于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而对政府存在本身形成的一种价值共识。政府公共性是政府存在的应然状态,但在转型时期政府管理实践中我们面临着因政府的公共性偏离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三条回归政府公共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回顾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的20年历程可知,地方政府在广州民营经济起步与发展中处于主导位置。而当下广州民营经济遭遇发展瓶颈,源于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收窄,战略不明;政府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缺乏制度支持,对本土品牌缺乏扶持,对其核心资源缺乏智力支持。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放宽政策、取消限制,提供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民营经济要素禀赋结构,发挥民营经济比较优势;调整资本结构,在竞争性领域逐步提高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地方利益冲突、地方保护主义与政策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利益是以地方政府官员、地方企业与本地居民为主体形成的共生型集团利益,涉及到地区产业发展、区域市场进入与竞争、公共资源与投资分配等多个方面;地方利益冲突与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利益主体围绕产业、市场、公共资源与投资利益竞争的结果,政绩显示与政治晋升作为地方政府官员行为的基本目标。受其他地方政府官员行为的影响。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协调地方利益冲突与统筹区域发展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