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荣臣 《党课》2007,(2):10-17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专门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出了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中强调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几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一,推进理论创新,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辩证认识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首先,要坚定思想认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  相似文献   

3.
《求实》1982,(6)
在宪法修改草案《总纲》中不仅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制度也作了极其重要的规定。第六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它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个规定,从经济制度上划清了社会主义和历史上任何私有制社会的界限,指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经济根源,表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规定将指引我国人民沿着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前进,将对我国的四化建设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对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中体现,表明这种基本生产关系具有不可任意改变的客观性。基本制度是不由人的意志支配的,是客观的。基本制度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地存在,并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第二,基本的经济制度对一国的经济体制和与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0,(1)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列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最新概括和提炼,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重要发展和深化,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占统治或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结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它贯穿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始终,决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方面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成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做到两个“毫不动摇” :一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二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性质与经济发展的方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根本性和全局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进行三位一体的新概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的显著优势,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定型。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5·31”讲话中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而必须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的经济制度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人民当家  相似文献   

10.
卫兴华  胡若痴 《前线》2009,(4):18-20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既不搞“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的公有制,又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不能以私有制为主体,搞私有化。要弄清我国提出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及其理论和事实依据.在理论上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上认识我国为什么决不能搞私有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戴胜  关进礼 《世纪桥》2008,(6):28-29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戴胜  关进礼 《世纪桥》2008,(5):28-29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出了重要部署,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创新性内涵以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逻辑、实践要求的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体制“三位一体”的新格局,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趋成熟、稳固和完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挑战、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形成了以制度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要求,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4.
15.
《理论与实践》2002,(11):29-30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写进宪法和党章,我们必须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 (P2 5) 认真研究这一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是当前经济理论界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培育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公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须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公有制。(一 )不断丰富公有制内涵丰富公有制的内涵主要包括 :第一 ,引入和扩大“两个成分” ,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引入公有制范畴。“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回望历史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践的产物,是在长期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等方面体制,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主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炳炎  唐思航 《探索》2008,(2):74-82
对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大命题作了多方面的论证阐述.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基础的内涵,论证了公有制比私有制具有优越性的必然性,从而确认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重要性.指出当前存在公有制主体地位被削弱和动摇的现象及不良后果,就现阶段如何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大力宣传公有制的优越性,批评各种否定公有制的错误观点,搞好下一步国企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当前,全党正在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思想的新高潮,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两大特征是公有制主体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两大特征在宏观上体现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微观上体现为公有资本控股地位的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注重对基本经济制度宏观和微观特征的研究,有利于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