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美韩两国农村工业化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各国农村工业化的实践表明,并不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我国是人口和农业大国,八亿多农民不可能一跃跨入大城市,共同进入现代化建设进程。在现阶段,要充分认识农村工业化对我国的特殊重要意义,认清其长期性和复杂性;要建立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使农村工业生产能力在区域内或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工业化的政策支持,建立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有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市场竞争主体不强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谈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质上是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农业、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主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2004年和2005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提出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要求,2006年的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积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在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推进的过程中,既迎来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引发“质的飞跃”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新旧体制摩擦、社会利益格局大转换、大调整以及市场风险冲击的严峻挑战。农业要顺利驶入市场经济轨道,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势必需要国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与保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还很不发达,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弱质性以及农业在市场交换中的不均等地位决定了国家必须对农业实施重点扶持和利益保护。加快建立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从根本上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  相似文献   

4.
桂家友 《前沿》2005,(12):209-2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政府要提高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加大对农业风险支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提供市场信息,推进“科技兴农”战略,抓好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生产能力;通过减轻税费,还农民迁徙自由,给予农村企业平等的发展机会,增强农民在市场中搏击能力。这些服务措施有利于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的本领,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新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其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农民收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使农业走出反复陷入困境的恶性循环,笔者在分析农民增收难的现状及原因后认为,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创造促使农民收入增长的良好外部环境,要力争在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两方面有大的突破,构建确保农民收入在较长时期持续增长的稳定机制。一、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建立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我国持续十多年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依托非农产业的增长贡献取得,致使农业基础地位有  相似文献   

6.
李力 《当代广西》2006,(6):19-2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区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区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  相似文献   

8.
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是世界各国巩固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政策供给演变来看,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后,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是惠农政策的重点,实现了国家在农村地区重资源“汲取”向“给予”的转变。在对现有惠农政策梳理基础上,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组织建设等五个维度,形成我国惠农政策的框架体系。文章从政策执行角度指出,政策协调性、政策宣传力度、农民政策需求调查是影响惠农政策绩效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过程必须面临的共同课题。因此,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最近指出,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但根本途径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具体而言,必须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小城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等。与此同时,要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约三千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当前则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1.
蔡玲 《理论月刊》2010,(5):138-146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在实现农民主体地位转变的同时,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分化,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从此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城市、城乡一体的发展,经济发展战略由内需、外需、内外需并重但以内需为主的转型,我国农民分化也经历了农民队伍分化、农民身份转换、农民素质提升的过程。湖北农村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家庭经营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下子显现出来。在广大农民转移、分化的过程中,少数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工成了城里人,大约三分之一的"两栖"农民在城乡之间、三次产业之间的往返流动中逐步分化,纯农户中的核心户成为农业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主力。当前,"两圈一带"区域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农民分化的融入效应日益明显,农民分化的制度条件日益成熟,农民分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日益改善。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是利用外来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实现了区域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和区域内农民的身份转换,那么,湖北在新一轮开放开发中,不仅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把经济发展速度搞上去,而且要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进一步加快农民分化,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序管理。  相似文献   

12.
陈志光 《当代广西》2004,(8):31-31,29
党中央、国务院今年初颁布的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一号文件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目标清楚,方针明确,行动统一,步骤具体,是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朱镕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支持农民进城务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民进城,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发展》2013,(4):89-89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村农民是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繁荣农村、致富农民,推动城镇化的关键,是确保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迫切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源潮 《群众》2006,(3):4-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的讲话和新的中央1号文件,集中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新的形势判断、新的指导思想、新的方针政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握新阶段、明确新思路、采取新办法。把握新阶段,就是要充分认识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利用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基础,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回报农民,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明确新思路,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农发展的思路,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新办法,就是要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以工业化来致富农民、以城市化来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来提升农业。  相似文献   

16.
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刚 《地方政府管理》2001,(7):48-48,F00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和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十五计划《纲要》 ,都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利益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农民的利益格局及其利益分配是否能够得到保证 ,不仅关系着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 ,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 ,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使农民利益保护制度化 ,是新世纪农村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也是关系到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全…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经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庐山区半城半乡,统筹城乡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处理好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与推进工业化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不能动摇。统筹城乡发展,既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又要通过农业和…  相似文献   

18.
张好勤 《前沿》2006,(7):189-192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关键是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落实好农村政策,推进农村体制创新;加大对农民的扶贫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化包括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作为农村工业化的两个内容,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化,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吸取新中国历史上农业合作化转变为农业集体化的教训,重构农村合作制度,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开始进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要实现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城乡分割的状况,进一步搞活流通,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开放性,使各种经济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和组合,逐步引导、保护农民兄弟平衡地进入市场经济大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