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之城     
都市功能拓展区在优化结构调整时,更强调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 作为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参与者,渝北区利用保税港区、两江工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空港工业园区等开放平台,利用铁路、高速、航道、航空等交通便利,如何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做到产城融合发展?市人大代表、渝北区副区长张问伦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2.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鄂东城市群发展、加强武汉与周边城市联合协作”和“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全省”的战略思想,有利于各城市从战略高度寻求合作的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发展武汉都市经济圈是湖北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3.
经过建国以来40多年的建设,武汉已成为我国内地重要的综合性工商业基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展望90年代,我们对武汉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中央适时批准武汉为沿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人代会决定三峡工程上马,为武汉的起飞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促进武汉经济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地发展,使武汉以新的风采走向21世纪,我们确定了前进的目标:要在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素质的前提下,提前二至三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00年,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性都市。  相似文献   

4.
都市农业的发展与城市圈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圈为都市农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都市农业能够促进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从武汉的实际情况看,发展都市农业可以使中心城市成为城市圈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农业会展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对城市圈的建设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忙 《理论月刊》2007,13(12):167-169
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农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武汉都市农业的建设,必须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突出区域与产业特色,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人文之城     
渝中作为全域都市功能核心区,如何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功能价值?市人大代表、渝中区区长、原市规划局局长扈万泰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描绘出一幅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崭新画面,令人神往. 核心竞争力 “要深化都市功能核心区建设,必须统筹全区整体功能布局,重视其发展载体.”扈万泰谈到,对渝中区来说,就是要突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的功能和活力,发挥朝天门和化龙桥商务中心的集聚性和影响力,加快大坪商圈发展,增强产城融合和中心区活力,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都市农业是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自二次大战之后.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都市农业发端于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后又发展到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和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在布局、形态、功能,以及生产诸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1、都市农业是一种"镶嵌"、"插花"型农业人们将城市住宅的阳台、花园,以及街道的小块绿地,看成是市民补充氧气的"城市之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有近一半、发达国家将近70-80%居民生活在城市。于是都市绿化或成块状、或成带状、或成点状向都市的四周扩展、延伸,成为"镶嵌"、"插花型"农业。…  相似文献   

8.
去年第2期,本刊曾刊发了《聚焦武汉新世纪发展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文章;今年的人大、政协会上,“如何提升武汉的综合实力和地位”成为代表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刚刚召开的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罗清泉在报告中强调,将努力增强武汉城市竞争力作为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面对东部城市率先发展,西部城市大力追赶的夹击之势,武汉如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确实是新世纪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立 《学习与实践》2009,(6):148-153
本文结合当前武汉城市建设的实际,认真分析总结了城市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武汉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明确了在新的形势下,武汉城市建设还承担着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提出了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及在城市建设中的一些战略思考;按照“加快城市科学规划、有序建设、依法管理”的要求,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总体发展正处于“广域竞争”阶段的后期,并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第四阶段“超域发展”迈进。其规划战略目标应定位为到2020年将武汉建设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基于这一目标,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五化同城”的原则下,在空间结构上要对“可视静态空间”和“超视流动空间”进行综合规划;在区域发展上应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武汉在中部崛起和国家城市体系中的支点作用;其都市中心区布局要强化优化主城;其产业发展要把现代服务业摆在首位;其城市风貌特色可定位为具有“三通”信息文化优势和滨江滨湖风貌的国际性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1.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解决武汉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面向市场,实行由政府来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体制机制。在发展武汉都市农业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支持和规范化管理,同时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并在这个基础上推进都市农业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江苏政协》2013,(10):11-12
<正>新型城镇化战略,突出了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在城市群、都市圈和城市都市区域一体化的空间体系中,突破行政藩篱,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合理的空间层级体系、交通网络体系和特色性功能区的形成。从我省的情况看,目前在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点困难。一是一线城市经济发展瓶颈初现,转型升级压力巨大。工业园区遍地开花,传统产业、乡镇工业和低端服务业发展较快,出现了主体工业结构失衡、资源消耗总  相似文献   

13.
黄关春 《政策》2002,(9):16-17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新世纪,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武汉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武汉应该也完全有条件实现振兴和崛起,为全国大局做出更大贡献。对外开放作为武汉新世纪两大战略举措之一,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新,做到“开放要有新局面”,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在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的同时,根据时代的特征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开拓一条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即:以人为本、"两型"优先、区域互补、统筹协调。实现这一模式,需要在武汉城市圈内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一体化水平,从而构建新型城市圈体系;需要选择合宜的新型城市化动力机制;以及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5.
将湖北省鄂州市、黄冈市、黄石市进行整合,实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即实施鄂黄黄一体化战略对于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武汉城市圈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通过鄂黄黄"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湖北及武汉东部形成一个新的、与武汉并驾齐驱的大型城市,将有力提升湖北省城市化水平,推动武汉城市圈和鄂东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杜芸 《理论月刊》2005,(9):82-83
都市农业是大中城市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首选模式,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已初具雏形。发展武汉民营经济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压力;有利于市场信息畅通;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武汉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应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条件,为其在法制、融资、政策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武汉作为地处长江中游、居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位置上的中心城市,近些年来与同饮一江水的其他沿江城市一道为开发长江、发展自己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湖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以武汉为龙头,以沿江为重点”的发展战略,要求武汉“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全省”。武汉是湖北的“龙头”,又是长江中游经济带的一个支撑点。 近几年来,武汉依托全省、服务全省,与省内地市州合作项目达2000多个,项目新增产值8亿元以上。同时,武汉又是沿江四大经济协作区之一武汉经济协作区的发起单位、成员单位,武汉经济协作区跨湘、鄂、赣、豫25个地市,人口达1.1亿,沿江的黄石、武汉、岳阳、沙市、石首、宜昌、九江等城市都在这个规划布局上,已逐步形成大运量、大耗水、大耗能为特点的工业群。为呼应、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由沪、宁、汉、渝4市发起,长江沿岸23个中心城市于1985年便开始联合协作,并组成了一个上下结合、纵横结合的经济协调会,沪、宁、汉、渝4市轮流担任主席方;由交通银行总行和沪、宁、汉、渝4市政府发起、沿江31个城市政府、交通银行沿江28个分支机构以及沿江386个大中型企业共同参与组成了长江经济联合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两年  相似文献   

18.
<正> 最近,武汉市人民政府根据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快节奏、全方位、高起点地扩大对外开放,把武汉建成国际性城市的大思路。此举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人心为之振备。武汉是我国中部的特大城市,为什么要把武汉这样的内陆城市建成国际性城市?国际性城市的涵义、特征是什么?它有哪几种模式?武汉如何根据自  相似文献   

19.
资料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根据规划,17年后,作为圈内“龙头”的武汉,将达到中等发达田家的城市水平,有七成人口住在城里,城市圈内的城市基本形成内外快速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公用现代网。专家认为,以武汉为中心的都市密集区优势突出,与周边资源丰富、成本竞争力突出的城市群优势互补,是我国内陆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加快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形成湖北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中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经过努力可以发展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20.
近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征求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省政府参事、省文史馆馆员的意见和建议。党外人士认为,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了战略机遇。湖北党外人士就如何搞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出具体建议:一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