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住近期《理论动态》上撰文指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是制度。如这几年,地方党委和政府与群众的矛盾有增长的趋势。一些地方有些被认为是应该解决、基层能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却没有解决,而是被老百姓告到了中央。原因何在?就是地方官员漠视老百姓的要求、推诿责任,因为他们即使不去解决这些问题,老百姓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的政治生命不是掌握在老百姓手里,  相似文献   

2.
谈及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应如何对待上级领导和下属群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一些领导干部的不端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说:“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很会做‘领导工作’,但不会做群众工作。”其意是说,时下有一些领导干部,心里时刻装着上级领导,千方百计搞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但对群众做的工作却很少,不把与群众的关系放在心上。习近平这段话,提出了“领导干部心里应时刻装着谁”的执政理念,他的批评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发人深省,催人警醒。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朱成林在与中青年领导干部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强化群众观念,就要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政绩的重要尺度。千奖万奖,不如群众夸奖。”这句话,形象地回答了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上级领导的评价与群众的评价问一般情况下,上级部门对干部的评价与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是一致的。一个干部只有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组织上才会给予肯定,群众也会打心眼里赞许。但在现实中,少数领导干部没有为群众办实事之心,也不在乎群众对他们的评价,但却很在意自己在上级领导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民为天     
“尊重”这个词儿,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是很有分量的。尊而敬之,敬而重之,褒义十分鲜明。同“尊重”这个词相搭配最多的名词是什么呢?也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汇:领导。但是,一谈到“尊重老百姓”,情况就复杂得多了。“老百姓”指谁?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也。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早已解决得彻底而又彻底了。从“人民万岁”的登高一呼,到“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情自谓;从“为人民服务”的党纪党规,到“当人民公仆”的广泛认知。谁敢说“老百姓”半个不字呢?然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落实”到具体的“老百姓”身上,“人民”两个…  相似文献   

5.
“我以为做官和做其他的工作一样,就是分工不同。做官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老百姓服务,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曾有人问我,你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政治工作者,这两者能结合好吗?我告诉他们,诗人不是一个职业,他常常是一个角色,而政治工作可以作为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6.
日前,遇到一位老同志,闲谈中,这位老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的干部常常和老百姓挤在一个炕上睡觉,一袋旱烟你抽来我抽去,亲热得很。遇到问题,谁不是经常去敲敲群众的门?如今,干部的群众观念大不如从前了。 能不能或敢不敢去敲老百姓的门,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对待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有一些领导干部,喜欢高高在上,处处以领导者自居,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动辄就对群众发脾气、摆架子,老百姓十分反感。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对领导干部而言,能够自觉地、经常地、主动地敲敲老百姓的门,…  相似文献   

7.
廖治娟 《当代党员》2006,(10):38-39
1999年3月18日,大木乡干部难忘的一幕。这天,数百名群众集聚到乡政府,骂干部,砸牌子……老百姓咋就这么恨干部?而头一年“还乡”时,37个乡干部到任,老百姓址放着鞭炮像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迎接他们的,说:“8年啊,终于把你们盼回来了!”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群众语言?字面上讲,群众语言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使用的口头语言,尤其是俗语、熟语、谚语、民谣、歇后语、顺口溜等,鲜活、朴素、亲切,表现实际生活,如“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不出自己的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人肚里一条计,三人肚里一本戏”等等,都简单直白却又蕴含无限哲理。学习、积累和运用群众语言,多讲群众语言,才能和老百姓搭上腔、说好话、近距离,才能疏通他们的心结,解除他们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盘县岩博村调研考察时,曾高度评价说:“好干部、能人,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全省第二批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开展,本刊刊发四位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反映他们如何做群众工作,从中发现,只要为群众解决难事,做好事,老百姓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群众工作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1,(15):9-9
如果你干部贪污、腐化。你借助自己的权力去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去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那老百姓就会起来反对你,老百姓就不会跟你同一条心。你得罪了老百姓,伤害了老百姓,你不能团结老百姓同你一起奋斗。你怎么能发展呢?  相似文献   

11.
“群众的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的需要是第一选择,群众的利益是第一考虑,群众是否满意是第一标准。”这是四川省开江县的党员干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中提出的口号,也是他们衡量自己工作的准则。他们按照“三个代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一片片真情送到了老百姓的心窝里。心中装着贫困户开江县委的主要领导除抓好全面工作以外,星期天和节假日基本都去了自己的联系村、镇,给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群众遇到困难,首先见到的是县领导。2…  相似文献   

12.
圆号 《党课》2006,(7):56-57
时下,有一些领导干部抱着“少管闲事”的处世哲学,遇事推来挡去,被群众戏称为“推官”。对于“推官”的“推法”,老百姓归纳为三类:一是“民不举,官不究”。明知下属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只要群众不向上反映,便装聋作哑,不管也不问。二是“新官不理旧事”。机构改革,班子调整,一些新任领导对以往领导遗留下来的难题,懒得管,不愿办。三是“一调百事了”。  相似文献   

13.
执政为官,必须有政绩。庸碌无·为,不是好干部。出政绩,是群众对干部的最起码要求,也是每个干部应有的工作意识。一个时期以来,少数领导干部在追求”政绩”中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倾向:追求政绩不是为群众谋利益,而是以捞取政治资本、升官发财为目的,他们做事是为了给上级领导看,怎么”显眼”怎么做,怎  相似文献   

14.
修养撷英     
《前线》1998,(12)
跟群众分不开抗日战争中,有一次朱德率部驻扎在山西省五台县的一个村子里。老百姓开始不了解这是支什么队伍,心里不禁有些害怕。一天下午,朱德和战士一起打篮球,群众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兵也在打球,觉得稀奇,便围上去看。有个老百姓指着“老兵”说:“他还跑得动吗?...  相似文献   

15.
“找工作去哪?台儿庄路!”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话。在计划经济时代,招工、找工作都是有指标的,几乎都要靠国家分配,所以,台儿庄路的一个劳务市场给那些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劳务市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当年的天津市劳务市场早已从台儿庄路搬到了河西区九龙路,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道多福社区考察时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工业基地前些年下岗人员相对集中,党和政府要切实关心他们及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加强社区服务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让在就业创业上需要帮助的群众都得到帮助、在生活上需要保障的群众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9,(12):56-57
朱四倍在2009年第19期的《半月谈》上撰文指出:9月11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干部座谈中谈到,党员干部要主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他说,如果党员干部不主动关心群众。干群关系就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了。一个“为上级服务”的帖子曾广为流传:“我是一个县级市的基层官员。我们的一切,从升迁到工资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不由得我们不为上级领导服务。得罪了百姓,他们顶多骂我们几句,  相似文献   

18.
陈毅请客     
“陈毅请客,来人吃来物”,这是流传在江苏阜宁县的歇后语。 事情是这样的:1942年,皖南事变后重建的新四军军部驻在阜宁县城50里外的汪朱乡停翅港。指战员都住在老百姓家里,他们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农忙时还帮助群众干农活,深受老百姓的爱戴。群众说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老百姓的军队,当地群众也常常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13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在“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中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让群众得宪惠。事实上.近年来有不少省份开展了干部下乡驻村活动。有人认为。如借下基层之机游山玩水,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加基层负担,无疑是扰民。干部下乡老百姓究竟有何评价?基层干部又有什么样的感受?请跟随本刊记者一起走进洪雅。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查处的大要案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违法乱纪的党员领导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阅历丰富,有长期工作经验,胆识过人,能力超群。他们曾经是走马灯似的挽救几个亏损企业的功臣,或者是使老城市旧貌变新颜的市长,或者是舍生忘死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的公安干警,甚至是国内外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是在上级的赏识和群众的赞扬声中佳绩累累,步步高升的。但是善良的人们是否知道,他们背后的非法收入与人前的政绩同创新高。这不仅从他们价值不菲的穿戴上能看出来,还从他们挥霍无度、二奶成群的奢靡生活中毫不掩饰地体现出来。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