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刚满20岁的我退伍回到家乡,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我决心考上大学学习知识,毕业后回来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我考入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大学毕业,我先供职于贵阳一家公司,干了8个月有了一些积蓄后,我带着挣来的2万余元回到家乡发展大棚蔬菜创业。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德国名城汉诺威,当时父亲正在那里留学,学习机械工程专业。1933年,父亲取得了博士学位,便携母亲和我回到了上海。那时我才4岁。”  相似文献   

3.
1975年,我到昌吉州委组织部工作,在昌吉的十年工作中,我体会到事业要有人接班,思想也要人接班。1983年我回到兵团,选择了创办兵团党校这个工作,也是基于这种想法。  相似文献   

4.
2006年夏,我大学毕业,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报考了“三支一扶”。经过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我回到了革命老区——滕州市滨湖镇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与丈夫结婚两年了,但婚姻生活并不美满,丈夫时常因琐事与我闹气儿出去酗酒,回到家对我又打又骂,我忍无可忍打算用法律保护自己。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在提出离婚要求的同时向法院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吗?  相似文献   

6.
1978年,我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双流县黄水镇扯旗村。经过拜师学艺,第二年在家乡干起了无线电修理,日子过得虽不算富足,倒也轻松自在。  相似文献   

7.
徐涛 《当代贵州》2023,(30):36-37
<正>在独山县下司镇,有一个叫光明谷的农场,农场的主人是来自比利时的Kevin。今年28岁的Kevin,在贵州已经生活了21年,用Kevin的话说:“回到比利时,我像外国人;回到贵州,我就是当地人。”离开家乡起初,来贵州生活,是Kevin母亲Hetty的提议。2000年,Hetty的姐姐每两个月就会到贵州做志愿者,  相似文献   

8.
周碧 《当代党员》2006,(9):27-28
2002年7月8目,我与前夫离婚整整10年了。就在这天.他带着两个女儿从新疆来看我。看着我和我现在的丈夫恩爱有加,我的生意异常火爆.前夫连连称赞:“你有能耐,干得漂亮!”从此。两个女儿也留在了我身边.10天后,前夫只身一人回到了新疆。  相似文献   

9.
大事多、新事多、好事多的1999年,迎来了“五四”运动80周年,倍感喜上加喜。在纪念这个光辉的青年节日的时候,我向全省各界青年朋友致以热烈的节日祝贺!说起来,我与青年是有缘分的。我参加革命工作伊始就做青年工作,那时正值战争的艰苦年代。1947年党派我从西柏坡奔赴东北解放区,我又在一个新天地里同青年们工作、学习、生活在一起。10多年后,我才调转做党务工作。事情就是那么巧合,1990年,在我快要离休的时候,党又安排我做关心下一代工作,再次回到青年中间。可以说,我是从青年中来,又回到青年中去。同青年朋…  相似文献   

10.
田华 《新湘评论》2014,(22):39-39
60年了,弹指一挥间。1954年,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备的时候,我26岁,正随着华北军区文工团组织的演出小分队到部队慰问演出。我还记得我们分队准备了几个戏,一个是《人往高处走》,一个是《妇女代表》。慰问演出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华北军区文工团的总部。  相似文献   

11.
我叫孔令军,是九台市放牛沟镇黑林村二社的一名普通农民,今年27岁。1990年高中毕业后,我带着高考落榜的惆怅,只身到省城长春打工。我曾当过力工、施工工地工长,一干就是4年。我目睹了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认为将来经济发展起来后,经济的繁荣将会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回到农村广阔天地将会大有作为。为了给乡亲们趟出致富的路子,实现人生的价值,我辞了工长职务回到家乡。 经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我发现蔬菜生产的前景比较乐观,还可以带动附近的乡亲一起致富。为了尽快掌握种菜技术,我购买了许多科技书,还经常去城郊向…  相似文献   

12.
正我60岁了。在人的一生中,60岁,算个大日子。每到生日这天,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回首往事。梅子垭就是这么一个不能不回望、更不得不回望的地方。今年又回梅子垭2013年8月18日,我又回到了梅子垭,回到了马家寨,回到了我下乡时的住家户马应江的家。那遍地燃放、震耳欲聋的鞭炮让我下不了车;那热乎烫手的洋芋,吃在嘴里,心里涌起了阵阵热潮;那熟悉又有些生疏的话语,又把我拉回到那些难忘的青  相似文献   

13.
张敏 《廉政瞭望》2009,(11):28-29
2009年3月10日早晨,坐了一夜火车的王恩泰从北京回到西安,见面第一句话就说:“我是跌进苦水井里的人了。”  相似文献   

14.
于亚群 《奋斗》2003,(10):55-55
日前,看到这样一则寓言:公元三世纪,某国君王乔将他的儿子送到朴古大师门下,要求大师教育王子成为杰出的统治者。大师答应了。将王子送到大森林中,要求他一年后回到寺庙时要描述出森林的声音。一年后王子回到寺庙,对大师说:“我听到了杜鹃的歌声,树叶的沙沙声,蟋蟀的……”大师让他回去继续倾听。王  相似文献   

15.
26、我们戴了高帽,挨了批判,爸爸却乐呵呵地说:经风雨见世面嘛1968年初,因北航老找科委领导提出要“勒令”我交待问题。没办法,领导让我跟机关的同志到北京郊区五四营公社参加农业劳动去了。直到麦收之后,我才又回到国防科委机关。1969年10月25日晚,我又随国防科委机关干部被“一锅端”到河南省遂平县莲花湖的“五七”劳动农场。1971年9月13日,林彪自我爆炸以后,我才和同志们由干校一起回到北京。国防科委党委常委在揭批清查林彪集团罪行的过程中,我也被列入了他们所谓的“国际口‘五一六’”的黑名单中。这…  相似文献   

16.
我教了一辈子书。抗日战争沦陷期间我在天津教过几年中学。1949年走出大学的校门又开始进大学教书。1991年,在进入古人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退休。直到1999年春天,我还以“业余爱好者”身份回到课堂讲了一学期课。做为一名老教书匠,不敢说我讲课、写...  相似文献   

17.
1984年元月,我放弃在部队继续服役提干的机会,毅然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八弓镇界牌村,决心改变“有女不嫁界牌郎,天天都是吃杂粮”的界牌旧貌。1995年我当选为界牌村党支部书记。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着力做好四件事。  相似文献   

18.
杨正午 《湘潮》2014,(1):1-1
2005年12月,我从省委书记岗位上卸任退位。从“群众中”来的我,很快回到了群众中。友人、乡亲、故交、旧属,常常发来短信。开始多是“问候”、“祝福”,后来逐步放开。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13,(6):44-45
我叫张婧祎,是蓟县罗庄子镇杨家峪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2011年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像村里其他孩子那样千方百计地留在大城市,而是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回到了罗庄子镇,担任起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职务。有人说我傻,我只是微笑着回答:  相似文献   

20.
2002年9月19日上午.綦江县打通二矿党委会议室,一面鲜艳的党旗格外引人注目。满头白发的王立英老人举起右手,面对台下150余名党员,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党啊!我盼这一天盼了整整50年.您是我的母亲,我是您亲生的女儿,今天,我终于又回到了您的怀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